成語不負眾望和不孚眾望的意思分別是什麼
2024-08-19 22:53:10
1、不負眾望,漢語詞語,讀音為bù fù zhòng wàng,意思是指為人所信服,很爭氣,不辜負大家的期望。出自《詩經·大雅·下武》。
2、不孚眾望,漢語成語,拼音是bù fú zhòng wàng。孚:信服。意思是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出自於《詩經·大雅·下武》。
3、「不負眾望」與「不孚眾望」只有一字之差,且「負」與「孚」讀音還相近,所以,有人在使用時,往往會將二者混為一談。「負」是個會意字,篆書的「負」字,為上面一個人字,下面一個貝字,許慎《說文》的解釋是:「負,恃也。從人守貝,有所恃也。」
4、「負」的正體字為負,其上為一個刀字,意為持刀搶劫;其下為一個貝字,貝就是古代的錢,在此代表東西。所以,負,就是把別人的東西搶來歸已所有。其後,負又引申為「辜負」、「對不起他人」,如《增廣賢文》中的「寧可人負我,切莫我負人」之負,即是。「不負眾望」之「負」亦然。
5、而「孚」字則義指「信用」、「使人信服」。「孚,一曰信也(《說文》)。」比如《左傳·莊公十年》節選之《曹劌論戰》中的「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意思就是說「小的信用不能取得神靈的信任,神靈是不會保佑您的」。「孚」字因為「信用」之義,所以,常常被用作名字。「不孚」的意思,就是不能使人信服。
關鍵詞: 成語 不負眾望 眾望 意思 別是 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