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是黃金作文
2024-09-06 11:33:10 1
金融危機席捲全球之際,中國領導人的一句「信心比黃金更重要」,成了大家耳熟能詳的名言。經濟發展這樣的大事情講信心,學生的學習和成長也同樣要講信心。作為家長,該怎樣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呢?我的看法是,以下幾個方面尤其值得關注。
第一,把真誠的表揚奉送給孩子。卡爾〃威特認為:「我在教育兒子的時候發現,不斷誇獎他的良好行為,他就會繼續這樣做下去,從而形成良好的習慣。」表揚是一副靈丹妙藥,大人「吃」了也開心,何況是孩子。有的家長對孩子的要求過高,總是覺得孩子沒有什麼可值得表揚的;或者是怕孩子容易翹尾巴,故意少表揚或不表揚。我可不是這樣想,只要吳敵有進步,只要他取得了成績,哪怕是微小的成績,我也要好好地表揚他一番。記得吳敵讀小學時,有一次他和幾名同學一起到市裡參加數學比賽,同學中有人拿了一等獎,他得的是三等獎。他對自己的成績不滿意,回家後悶悶不樂。我卻很高興,對他說:「吳敵,你第一次參加市裡的比賽,就獲獎了,真不簡單!爸爸念書時還從來沒有參加過什麼比賽呢。」事實也確實如此,作為一所普通農村小學的學生,能夠在市級比賽中獲獎,家長有什麼理由不表揚他呢。反過來,如果我對他的要求過高,批評他「人家拿了一等獎,你只得了一個三等獎,真丟臉」,那此後他學習數學的信心可能就要大打折扣。吳敵見我們家長為他獲獎感到高興,也就轉憂為喜。後來,他的數學學習一直保持了良好的狀態。讀初中時,在省級數學比賽中拿了一個一等獎、一個三等獎。
還有一件事,我至今記憶猶新。吳敵剛開始練習跳繩時,手腳不協調,繩子總不能從腳底下繞過去。我不急不躁,一邊當技術指導,一邊在瞅機會,待他終於跳成功了一次,便立馬豎起大拇指,誇獎他「天下無敵」。以後的一段時間,他跳繩成功的次數由每分鐘個位數發展到十位數,再由十位數發展到百位數,其間他的每一次進步,都讓我們覺得很開心。在我們家長的讚揚與激勵聲中,他的跳繩技術也越來越好,最後這個項目在體育中考中拿了滿分。
第二,努力為孩子創設成功的機會,讓成功來進一步提升孩子的信心指數。自信心與成功是相輔相成的關係,自信者容易成功,成功者更加自信。對孩子來說,體驗成功,是增強自信心的一種好辦法。小時候的吳敵很喜歡玩具飛機、汽車、軍艦和奧特曼機器人,我就有意買這些方面的玩具拼裝件給他。拼裝的難度都不大,每一次拼裝成功,他都仿佛完成了一件傑作,歡呼雀躍,感到一種勝利的喜悅。上小學和初中時,為了進一步增強他寫好作文的信心,我把他寫得最好的作文挑出來,投寄給本地的一家報刊。當看到自己的文章變成鉛字時,吳敵寫作文的勁頭也就更足了。
第三,用孩子過去取得的成績來激勵孩子。吳敵從上幼兒園到高中畢業,前
後14年時間(吳敵直接讀幼兒園中班,沒有讀幼兒園小班。--作者注),獲得了許許多多獎狀和證書。剛開始讀書的那幾年,我們把他的「好孩子」、「三好生」獎狀貼在家中最顯眼的地方。後來榮譽多了,我們就把他獲得的每一張獎狀、每一本證書收藏好。我們這樣做,並不是為了炫耀什麼,而是要讓孩子的「光輝歷程」成為激勵他繼續奮進的力量之源,使他獲得更多的自信,取得更大的成功。第四,用合適的方式對孩子進行激勵。吳敵不是個好動的孩子,小學四年級時,他的同學大多數都會騎自行車,但他就是不會,而且還不想學,擔心會摔倒。我們就說:「你放心好了,爸爸媽媽扶你會讓你摔著的嗎?小時候你不是會騎那三個輪子的童車嗎,這就是基礎呀,學車肯定比你小時候學走路容易得多。」經過我們耐心的勸說,他終於答應開始學自行車。說實話,吳敵這方面的表現確實一般,剛上去時連坐也坐不穩,還非常緊張,我們兩個人扶他,都覺得很吃力。但我們還是鼓勵他,說:「還可以嘛,比我們剛學車的時候好多了。」經過我們的鼓勵,他漸漸地不再那麼緊張了。就這樣,經過一個星期的努力,他終於可以騎車上路了。
吳敵讀初一時,有一天,我們聊到學習的話題,吳敵說他的記性不夠好,流露出幾分失望的情緒。在我的印象中,吳敵的記憶力是比較好的,或許是他對自己的要求太高了,才說出這樣的話來。如果往後他一直把自己的記憶力定位在「不夠好」這個層次上,那對他的學習和發展無疑會帶來不利的影響。於是,我以十分肯定的語氣告訴他:「你的記性絕對比老爸的記性好得多!」我還舉出一些例子來,證明我的這個判斷是正確無誤的。為了進一步打消他自我否定的念頭,增強他對自身記憶力的信心,我回憶起多年前學過的有關心理學知識,「販賣」了一通有意記憶、無意記憶以及遺忘曲線等理論。後來的事實證明,吳敵的記憶力不是「不夠好」,而是比一般人好不少。
進入高三以後,吳敵的自我激勵格言是「我能很強大」。這句格言寫在一張小紙片上,粘貼在他的課桌一角。高考開考第一天的早晨,我在家裡給吳敵的手機發去了一條簡訊,寫道:「老爸確信:過去你很強大,今天你更強大,明天你最強大!」
在我看來,不少時候,學生考試比的就是心態,誰信心足,誰的臨場發揮就可能更好一些。逢到一些重要的考試,我喜歡用手機簡訊這種無聲的語言給他激勵,就是想給他的信心之火再添一把柴。
第五,用身邊的人和事來教育孩子樹立自信心。陪吳敵到清華參加自主招生面試時,我利用途中時間,講起我自己工作調動的事情。那時候,我沒有多少與人打交道的經驗,不知道跨省調動有多少繁瑣的手續要辦,在想調往的城市也沒有任何社會關係。在很多人看來,我這次調動簡直就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面對困難和不足,我沒有退縮,而是滿懷信心地邁出了調動的第一步,最後終於圓了
跨省調動的夢。搞調動的那一年多時間裡,波折不斷,如果不是有一種信心一直在支撐我的話,那我的這次調動早就偃旗息鼓了。我講這些,並不是在自我表揚,而是想通過我自己的親身經歷和體驗,讓吳敵認識到樹立自信心對取得成功的重要性。或許是我的引導產生了一定的激勵作用,在此後的自主招生面試中,吳敵表現出色,取得了成功。
增強孩子自信心的方法和途徑還有很多,有的在本書的其他文章中已經提及,這裡就不再重複了。總之,培養孩子的自信心,要結合孩子的自身特點,因材施教,因人制宜,這樣才會取得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