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嶽飛傳翻譯
2024-08-24 21:36:10 1
1、嶽飛,字鵬舉,相州湯陰人,世代務農。其父嶽和,常節省糧食周濟窮人。鄉人耕種侵佔他家土地,他便割地讓給人家;鄰居向他借錢,他從不去強迫人家還債。嶽飛出生時,有天鵝般的大鳥,在屋頂上飛過並鳴叫,因此父母便為他取名「嶽飛」。嶽飛出生不足一月,黃河在內黃這個地方決堤,洪水暴至,嶽飛的母親姚氏抱著嶽飛坐進一個大缸,被河水衝到岸邊得以活命,鄉人都為此感到神奇。年少時的嶽飛就有氣節,沉默忠厚,很少言語,家裡雖窮但他勤奮好學,特別喜歡讀《左氏春秋》、孫臏吳起的兵法。天生有驚人的力量,不到二十歲,嶽飛就能拉開三百斤的大弓和八石重的硬弩,他向名師周同學習射箭,學到了周同的所有本領,可以左右開弓。周同死後,嶽飛每月初一和十五都到周同墓前擺上供品祭奠。嶽和認為兒子為人仁義,說:「如果你將來能夠為國家效力,應該會為國、為正義而獻身吧!」
2、 紹興七年,嶽飛面君,宋高宗從容地問:「你是否得到良馬?」嶽飛答覆說:「我本來有兩匹良馬。它們每天要吃潔淨的草料小豆數鬥,要喝清澈的泉水一斛。若不是乾淨良好的食料或飲料,它們寧可挨餓而不接受。裝上鞍甲,騎著它起跑,初時並不是很快,等到跑上百裡,才奔馳奮進。從中午跑到黃昏,還可以多跑兩百裡。此時卸下鞍甲,它既不喘氣,也不出汗,展現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這是因為它們度量大卻不貪隨便之食,精力充沛卻不逞一時之勇。它們是跑遠路的良駒啊!可是,不幸的是,它們在歷次戰役中已相繼死了。目前我所騎的馬就差多了。它每天吃的糧食只有數升,對食料從不挑剔,對飲用的水也不作選擇。拉住韁繩還未坐穩,就跳躍起來迅速奔跑,剛剛百裡,就力氣用盡流汗喘息,幾乎像要死了一樣。這是因為它度量小,所以攝取的食物雖少卻容易飽和,喜愛逞強但卻外強而中幹。它只是平庸低劣的馬而已!」
3、 嶽飛十分孝順,母親留在黃河以北地區,他派人去探望母親,並且把母親迎接歸來。他的母親有很難治癒的疾病,要餵藥一定要親自來。他的母親過世之後,他不喝水不吃飯三天。他的家裡沒有姬妾陪侍。吳玠向來佩服嶽飛,想要和他結交,便妝扮了有名的女子送給嶽飛。嶽飛說:「現在皇上到了很晚的時候還因憂心天下而沒睡,怎麼會是我們當大將的人享受安樂的時候?」嶽飛推辭不肯接受,吳玠更加尊敬佩服他了。嶽飛年輕時候喜歡大量喝酒,皇帝告誡他說:「你在某天到達河朔的時候,才可以痛快喝酒。」嶽飛就再也不喝酒了,皇帝當初想為嶽飛建造府邸,嶽飛推辭說:「敵人還沒有被消滅,憑什麼安家立業呢?」有的人問天下什麼時候太平,嶽飛說:「文臣不吝惜錢,武臣不吝惜死,天下就太平了。」嶽飛的部隊每次安營紮寨的時候,(他)命令將士急馳下陡坡跳戰壕,將士們都穿著厚重的鎧甲練習。(嶽飛的)兒子嶽雲曾經練習下陡坡,馬失蹄了,(嶽飛)憤怒地拿鞭子抽他。兵卒裡有人拿百姓一縷麻用來綁草垛,(嶽飛)立刻斬首示眾。士兵們晚上休息,百姓開了自家的門願意接納他們,沒有兵卒敢進入。(嶽飛部隊的)軍號是「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
4、(嶽飛)擅長用少數人攻擊很多人。(他)想要有所舉動的時候,就全部招集各個統制來一起謀劃,決定了計謀以後再戰鬥,所以只有勝利沒有失敗。他突然遇到敵人的時候,就按兵不動。所以敵人說他們是:「撼山易,撼嶽家軍難。」張俊曾經問(他)用兵之術,(他)說:「仁義、智慧、信心、勇氣、嚴格,缺少一樣都不可以。」每當調配軍糧,(他)一定會皺著眉頭說:「東南地區的民力,消耗凋敝得很嚴重。」荊湖平定,招募農民經營田地,又作為屯田,每年節省一半的漕運。皇帝親手書寫曹操、諸葛亮、羊祜三人的事跡賞賜給他。 嶽飛在文章後題跋,單單指出曹操是奸賊所以鄙視他,特別被秦檜所討厭。李寶從楚地來歸順,韓世忠留下他,李寶痛哭著要歸順嶽飛,韓世忠寫書信來告訴(嶽飛),嶽飛答覆說:「都是為了國家,何必分你我呢?」韓世忠讚嘆佩服。嶽飛尊重賢能禮遇士人,瀏覽經史典籍,平時唱唱雅詩,玩玩投壺遊戲,謙遜謹慎得像個讀書人。嶽飛每次辭謝立功後朝廷給他加官時,一定說:「這是將士們貢獻的力量,我嶽飛又有什麼功勞呢?」但是他忠心憂憤,壯懷激烈,發表議論堅持正義,談論問題都沒有給人留餘地,終於因為這點惹了禍患。
關鍵詞: 宋史 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