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來提筆,臨心感悟高中生作文
2024-09-03 00:11:11 1
文學於我與其說是熱愛,不如說是必需。
小的時候便對文學表現出近乎執著的痴愛,如若無人打攪,書讀到廢寢忘食是常有的事。只是一開始痴迷的不是傳頌千古的經典之作,而是不入流的青春小說。我不否認這類文學風花雪月的遣詞造句,但也令我得以在細膩的文字裡自如地穿梭,雖無波瀾壯闊可言,卻有幾絲年少清新的餘味。後來,成長帶來思想汲取的不滿足,經典名著也逐漸取代了青春文學,開始留意散文在光影聲色中那感性一瞥,尚不辨其味的哲學思想也在頭腦裡囫圇交錯。
我不認為某些人天生對文學有著異於常人的天賦,文學底蘊的積累只是來源於對文學有多少渴望,多少痴狂。對於文學的熱愛不會是要一拼高下,而是喜歡沉淪於文學帶來的靜謐,徜徉在一方世界摘星攬月無人打攪。
作文需要的是言由心生。不為了寫作而寫作,在文學之路上一直努力懷著這樣坦然的心境前行。儘管求學道路上,太多條框限制的寫作任務令人乏憊,題目的黑白字體抑制了思維的發散。「高考體」盛行的時代,創新將近蕩然無存,過多的局限制約了文採的飛揚,千篇一律的文體索然無味,筆頭落下的與內心所想的背道而馳,明知違背了本心卻束手無策。也曾為了提高作文考試的分數而生搬硬套他人的文思,失去獨自思考的能力,平日裡的隨筆有時也會敷衍了事,或是羞於表達。但更多的時候,不願苟且於這樣的束縛,喜歡閒來提筆,試圖捕捉瞬間的火花,找回提筆落字的酣暢淋漓之感,尋回情感宣洩的肆意,寫出讓自己心靈共鳴的文字。
作文需要自由表達。記錄細小入微之感,不經意間瞥見的景物,表達最真實最誠摯的情感,令天性迸發,讓靈感泉湧。不羞於言辭的稚嫩,也不囿於思想的輕淺,不苛求遺世獨立的思想,不拘泥天馬行空的想像,而是率性而為,隨內心遊走,隨真情訴說。
作文要靠日積月累的積澱,需植根於厚重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生活實踐。「行萬裡路、讀萬卷書」,十幾年間,遊學的足跡遍布國內十幾個省市、臺灣地區以及韓國、瑞士等地。用經歷豐富閱歷,用閱歷提高視界,以我手寫我心,讓心靈與文字融為一體,也融通感悟了「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的為學為文之道。
從痴愛,到積澱,到提筆,文學之旅自然隨心。或許是少了些急就的倉促,或許是少了些逼迫的負累,或許我也未可知,惟願在文學之路上矢志不渝的前進成為你我共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