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與尊嚴高二作文
2024-08-23 22:13:11
有尊嚴的活著,能讓你坦然面對真實的自己,尊嚴與活著休戚與共。小編收集了生存與尊嚴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生存與尊嚴
有尊嚴,是我們活著的最基本標準,是我們生命的意義的關鍵所在。做一個有尊嚴的人,無論你是否貧窮,是否困苦,是否碌碌無為,但一定要有尊嚴,尊嚴無關乎地位財富相貌家世,它不被世俗的標準來衡量,你自覺地維護你的尊嚴時,你的生命便也會發出奪目的光彩。
夏日炎炎,大家都玩累了,便鑽到附近的亭子裡小憩,正聊得起勁,忽然,旁邊的一個7、8歲的小姑娘吸引了我的注意力,瞧,那黝黑的皮膚,短短的頭髮,還有那雙大眼睛,給人以健康自然的感覺。
聽亭子裡的幾個老人介紹:這個小姑娘是江西人,暑假裡,父母出來打工,她也跟了出來,父母要幹活,她就每天都出來撿空的飲料瓶,僅為了貼補家用……我頓時感慨萬分,多麼懂事的孩子啊!我端詳著她,那雙大眼睛好像也在訴說著一切。
不知為什麼,我們的帶隊老師故意地走到垃圾筒前,向小姑娘招手,說那裡有空的飲料瓶,這明明就是戲弄小姑娘嗎!那孩子大概也明白,她不露聲色地向那邊一瞥,但遲遲不動。
後來我們老師弄到了一個空瓶子,站在遠處大叫:「快過來,這裡有空瓶子!!」亭子裡的老人也笑著鼓動小姑娘快去。大家都認為她會為了這一點點的利益,而像小狗一樣奔過去。可是我們都錯了,她依然紋絲不動,我清楚地看見,那固執的小臉上憤然地寫著「尊嚴」二字。在我原本對她的同情中又增加了一絲佩服。看著她旁邊滿滿一袋子空瓶子,我覺得她是如此高大。
此刻,我的心靈受到了強烈的衝擊與震撼。原來尊嚴如此重要。這時,一幕幕在腦中掠過:曾經,尊嚴是江姐走上刑場上那一襲樸素的旗袍;曾經,尊嚴是朱自清對美國救濟糧的不屑;曾經,尊嚴是失去國土的人不惜用生命交換的代價。而如今呢?尊嚴是申奧成功後的淚水與歡笑,是楊利偉在宇宙的揮手與問候,是世界對中國人民的刮目相看,是……
有尊嚴的活著,能讓你坦然面對真實的自己,尊嚴與活著休戚與共。你有著生命的同時也同樣擁有尊嚴,他們相互纏繞,唇齒相依般不可分開、剝離。若你狠心將尊嚴從生命上拔出,生命便也失去了存在的意義了。
第二篇:生存與尊嚴
五一勞動節,走在川流不息的街頭,仰著頭看城市的燈紅柳綠,低頭就見在這個城市的角落,在一個有些荒僻卻又讓人無法忽視的街角——一群乞丐。
就算國家再怎麼發展,永遠也少不了窮人。我搖著頭走向他們,晃蕩著口袋裡譁譁作響的零錢,挨個扔了個硬幣。其中也有些不是乞丐,但混在這一堆的人誰又會拒絕意外之財?錢永遠不會嫌多。
凡事都有個例外。
我被叫住了,儘管來來往往的人很多,可我覺得他是在叫我,我過身,還沒從人堆認清一個人是誰,一個硬幣在空中畫了個銀色的拋物線,砸到我身上,又掉落到地上,當我正詫異的不知作何反應,有一個人向我揮了揮攤在地上的牌子,我剛剛還真沒注意,現在定眼一看,牌子上寫仨大字:打短工。
我腦子裡千迴路,他這是什麼意思?瞧不起我給的一塊錢?我平時可是只給一毛的!嘖嘖,現在的乞丐喲,我都不怕被坑了,竟還有猖狂到不要硬幣的?
正想著,一個輕朗的聲音,帶著晚風的涼氣掛進我耳朵裡:「我不是要飯的。」聲音平平的就像在陳述一個事實。也許他不是乞丐,只是穿得有些邋遢,大大咧咧的靠著一群乞丐坐,但我還是納悶:這年頭還有人和錢過不去!我有種甩上百元大鈔的衝動,看他裝什麼清高!
也許我的目光有些怪異,他又問我:要短工嗎,還帶點淡淡的鄉音。」不,不需要。「我突然有些郝然,抓抓頭快步走開了。
雖然離那個街口很遠了,但我一直在想剛剛的事,我不由的摸上那個硬幣咋回來的落腳點,居然有些疼痛,當然這是幻覺,那疼痛不是在皮肉傷,我知道,那是內傷。
我覺得悲哀的事,當一個有尊嚴的人立在我面前,我的的第一反應竟是這人真裝,真虛偽!生存和尊嚴,有些人會先選擇生存下來其次是尊嚴。那個人用生存的尊嚴,只是用它的選擇砸在了我的軟肋上。
第三篇:生存與尊嚴
她的目光集中在面前用油桶改造而成的火爐上,用戴著焦黑帆布手套的手在泥腔溫火之中細細翻烤著幾塊山芋。看著眼前川流不息的人群來來往往,搬進推出,她的眼中充滿希望,企盼著有人在經過自己的時候,可以駐足。
她三十多歲,相貌清秀。這裡的小販們都很尊重她,因為她有文化,又為人忠厚。無論是誰,只要有事需臨時離開一下,都願意把攤攤委託給她照料。而她,也總是會把別人的生意經營得分毫不差,並且會對新加入者呵護有加。在她的意識當中,全然沒有競爭二字。
「不要著急每天把掙得錢換成整的,要想著存些零票票。剛開始時還好啦,以後慢慢找零會不夠用的哩」。人們經常開玩笑地學說她那生硬的普通話。
她來自皖北農村,這裡沒人會對她的身世感興趣。周圍人們看到的,是她一身秋裝,鬢髮不亂,從早到晚站在初冬的朔朔寒風之下「愛俏不穿棉」,而只有從手套裡鑽出的因不適應北方的氣候,被早早凍得似胡蘿蔔般紅腫發亮的手指,才多少透露出一些真像,——那是冰火交融的結果。她自己心裡清楚:婆婆年邁,丈夫病重,孩子上學,面前這一口爐灶承載了全家的期望,而家裡很窮。
她確實很窮,窮得每天有兩頓飯是靠自家的烤山芋果腹,而晚餐,則一般是操著南腔北調的小販們送來的賣剩下的炒麵、涼粉,有時甚至會有炒菜!她堅持等價交換,從不利用人家的善意而少還半分。好心的人們似乎也在心照不宣地維護著她以物易物的原則,漸漸喜歡上了烤山芋的焦香。
雖然跟其他一些生意人相比,她每日所得顯得實在微不足道,但仍堅持守法經營,每月同樣以「罰款」名義付出的400元「市場管理費」分文不少。
「幹嘛不使小稱?這的人都是匆匆忙忙趕著辦事的過路客,拉泡屎包一包都能賣出去,沒人會在乎你一塊山芋是幾斤幾兩!」同行們為她的木訥而焦急。
「還是老實一點的好,不然會臉紅的」。她總會笑笑回答。
前不久,市場管委會的頭頭找到她,說有一個絕好的位置騰出來了,可以考慮照顧一下讓她挪過去。她聽了以後頓覺好心好報,一時間風和日麗,暖流湧動。但隨後當那人提出晚上要帶她出去找個地方好好聊聊,交個朋友的時候,她拒絕了:
「在這裡已經很好了,有大家的照顧。」
於是她知道,等價交換,以物易物的原則,或許不只是她一人的專利,而這一
時近正午,生意出奇地差。儘管她已將攤子橫移十幾米,身處人流量最大的道路丁字交叉點,但路口亦是風口,面對昨夜開始的一場狂風,人們經過這裡時,都收緊領口,匆匆離開,甚至來不及注意到她的存在。
「誰讓你到這兒來的?好好的地方不呆,不想幹了是吧?!」一聲斷喝,隨之爐子翻倒,山芋們無論生熟,飛向四方。
人們終於肯停下腳步,從各處聚攏過來。他們好奇地想了解,七八個身著制服的壯漢,是因何被這樣一個身材瘦小的女子所激怒。
此刻的她,讓人確信絕未想到什麼人權乃至生存權,她或許是在自責不應該在不經意中擾亂了這裡的規則和秩序,或者,只是在嘆憐執法者的營生一如自己般艱辛。也許,她應該仍是在慶幸自己沒有象同伴那樣,因耐不住初來乍到的寒冷,在夜裡貿然將賴以謀生的火爐移到狹小潮溼的平房內,而最終全家人一起在幸福而溫暖的夢境之中被煤氣送歸天國……
因為她始終沒有再抬頭看上一眼,而只是低眉順目,心靜如水,默默地揀回那些滿地翻滾的山芋,甚至在其中一人將她即將到手的一塊重又一腳踢向路心,被過往的汽車碾碎的一霎那,也只有片刻的遲疑。
圍觀者眾,大家同樣默默地注視著這一幕,有關的,怕砸了自家飯碗,無關的,終是無關。
「我累了」。回到她的「領地」之後,她滿面疲憊地對旁邊賣粥的大姐低聲說。
「我現在真的好累,必須睡覺,請你幫我照看一下……」。隨後的話,仿佛是在噥噥自語:
「我昨夜兩點鐘起來騎三輪車跑出二十多裡去上貨,回來以後點火,洗山芋,為老公燒一天的飯菜……。今晚回去的路上要記得去為婆婆買藥,到家要糊窗、洗衣、縫被子、再為老家的孩子釘幾個本本……」;話音未落,便已手攬爐火,臉貼著桶邊,坐在冰冷的大理石臺階上沉沉睡去......
一覺醒來,日已偏西。大姐遞上了一小沓替她賣貨掙來的零錢,存車處的大爺端來了熱水,賣飲料香菸的東北小夥,也手拎一小包據說是治凍傷頗有奇效的草藥「兀朮魚」來到面前,不厭其煩地教她使用方法:「擀碎加水熬開,泡手泡腳,保你三天全消,賊好使」……
收工之時,她忍不住推著三輪車走到大姐身邊,興奮地拉著她的手,從懷裡掏出一隻小小的塑料發卡,託在掌心說:「好看嗎?這是我老公給我買的,他很疼我......;以前他能扛二百斤的貨,而我現在也能扛動一百斤了......;兒子明年上中學,非常懂事,學習好得很......;今天原以為東西會剩,可最後來了三個男孩子,把最難看的幾塊烤山芋統統買了去;太好了,不然明天要扔掉了。還有,這麼多的好心人幫我……;今天我真的好高興!」
那一刻,她雙目放光,滿面緋紅,似乎深深地沉醉於幸福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