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機會面前作文【精選】
2024-08-21 09:51:10
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最大的一穗拿在手中,這才是實實在在的。小編收集了在機會面前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在機會面前
在人生的旅途中,每個人都會遇到很多成功的機會。在機會面前每個人的態度是不相同的。有的人把握住機會,努力發展;有的人和機會擦肩而過,視而不見;有的人尋求機會,捕捉超越的空間;有的人不思進取,坐等機會的到來。我們應以積極的態度,尋求機會,把握機遇,為自己尋找一片翱翔的豔陽天。
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霍英東就是一位善於把握機會的全能企業家。90年代初,他已是擁有億萬家產的富翁,他的財產和他的地位足以讓人傾倒,但是,人們更敬佩他的捕捉機遇的戰略眼光和開拓精神。當建築業缺沙時,他開拓了海底大規模撈沙的創舉。當香港房地產出現「山窮水盡」的蕭條景象時,他能高瞻遠矚地預見到「柳暗花明」的美好前程。試想,他若把握不住一次次發展的契機,不去分析研究變化了的市場行情,能成為企業界的楷模嗎?
美國的比爾·蓋茨,也是一位善於捕捉機遇的精英。他看到了世界計算機軟體開發的廣闊的發展空間,帶領科技人員悉心進行作業系統的研製,瞄準了世界計算機發展的佳辰良機,他的微軟公司以驚人的速度發展,據有關部分統計,他的個人資產已超過千億,一躍登上了世界首富的寶座,世人無不刮目相看。試想,他若沒有遠見卓識的戰略眼光,不去超越國界捕捉機遇,能創造出如此輝煌的業績嗎?
需要著重指出的是:駕馭機會需要知識,需要韜略和綜合能力。黨的改革開放政策給有些人提供了插翅騰飛的機遇。他們興致勃勃地辦企業,當上了經理廠長,後來漸漸地力不從心,時隔不久,他們和他們的企業一同名落孫山,究其原因主要是他們缺少現代化企業管理的知識和經驗,缺少推動企業發展的能力。
一位詩人說得好,「天生我才必有用」。作為一名新世紀的青年,只有認真學好基礎知識,注意培養自己的綜合能力,才能在機會面前抓住機遇,創造出輝煌業績。
第二篇:在機會面前
上天創造了「機會這個東西是有用意的」。有句名言說:「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它的意思是:如果你有了真才實學不必但心懷才不遇,總有一天幸運之神會降臨在你身上。
我在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就很想當一名中隊委員。那時班級裡已經很民主了,中隊長的選舉是由想當的同學自己上臺演講或自我介紹,然後由同學們選出。
一天,班主任拿著一摞紙笑嘻嘻地對我們說:「這節課中隊長改選,請想當中隊長的同學上臺作簡短的演講。」老師顯然對我們充滿了期待。老師話音剛落,班長久帶頭站了起來,說道:「我已經和大家相處了三年了,我們不陌生了,俗話說,人無完人,所以我會在以後的學習中改正我的缺點,請支持我的同學投我一票!」他一說完,我心裡很是羨慕,不一會兒,考了班級第一的××也站起來了。這時,我的腦子裡好像有兩個小人在吵架,一個說:「快快快,上去演講啊!在拖就來不及了!」另一個說:「太可怕了,太可怕了!還是不要去演講了!」「什麼啊!你又不懂!你不是想當的嗎?幹嗎退縮?」他們在我耳朵裡吵得不可開交。「叮鈴鈴!」下課了,我再想上去也沒機會了,我好後悔!剛剛上去的好多人都當上了中隊長,我自己嘲笑自己:「剛剛你也不是沒有機會啊!誰讓你不去把握?」我只好等待下次了,但是機會不是等待得到的,我一定要加倍努力學習,這樣才能為下一次做好準備!
機會像是久埋於地下深處的金礦,更像是風帆航行時的一陣順風。我們不但要緊握鋤頭尋找機會,更要在機會降臨時張開風帆去迎接它,把握它。
第三篇:在機會面前
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最大的一穗拿在手中,這才是實實在在的。
——選自《最大的麥穗》
今天,我看了一篇小短文——《最大的麥穗》,裡面講了蘇格拉底帶著自己的學生來到麥地,要求他們尋找最大的一顆麥穗,但前提是:「只許進不許退」。於是,學生們陸續地向麥地走去。
但蘇格拉底的學生在麥地裡看看這顆,覺得不滿意,看看那顆,覺得最大的還在前面,直到他們走到麥地的盡頭,結果還是兩手空空,一無所獲……
做人和拾麥穗一樣,機會便是人生路上大大小小的麥穗。「機會不會上門來找你,只有人去找機會。」
我想起了學過的一篇短文:一個英國青年和一個猶太青年,一同去找工作的路上,兩人看見地上有一枚硬幣,英國青年毫不理睬,猶太青年卻激動地將它撿起。不久,他們來到了一家小公司,工資低,條件又差。英國青年走了!猶太青年卻高興地留了下來。
四年後,兩人再次相遇,猶太青年已成為一家公司的老闆,而英國青年還在找工作。英國青年問猶太青年成功的秘訣時,猶太青年說:「因為我沒像你那樣紳士般地從一枚硬幣上邁過去。你連一枚硬幣都不要,怎麼會發大財呢?」
機會對於不能利用它的人是沒有任何用處的,正如風只對於能利用它的人才是動力。所以,我們要懂得珍惜眼前的機會,不要讓這些機會白白的從身邊溜走。就像達爾文說的:「機會面前每個人都是相等的,只是許多人沒有抓住它而已」,事實確實如此。
要抓住眼前的機會,不好高騖遠,從扎紮實實的第一步邁開,從普普通通的小事做起,機會就牢牢地握在了我們的手中。
成就自己的,永遠不是別人,只能是自己。機會只青睞有準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