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清明節作文
2024-08-14 00:31:10 1
導語:又是一年清明時,起風了。思緒隨著風兒愈飄愈遠,或許談不上傷感,或許談不上離愁。小編收集感悟清明節的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感悟清明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年的這個節氣,我們都會在心裡默默地吟誦這首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來表達我們對先人的思念之情。放置一束鮮花,燒上一些紙錢,藉以表達我們對親人的思念和祝福,並在心裡默默地為他們祈禱,祝福他們在天堂的那一邊能夠和我們一樣,幸福和快樂地生活著。此時,我們不禁會回憶起他們曾經和我們共同度過的那些歲月,那些畫面仿佛還歷歷在目,想到這些,我不禁悽然淚下。
時間永是流逝,信念未曾更改。多少年來,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一直被人們傳誦。不管時代如何變遷,先烈們捨生忘死,前赴後繼、為他人謀幸福的高尚品德不應該被遺忘,他們的無謂和奉獻精神萬古長青。讓我們永遠記得去珍惜生命,珍惜親情,真愛生活中一切美好的東西,為他人帶來快樂,這才是青年人學習英雄緬懷先烈的真諦!
每逢清明節這個時候,上墳祭祀的人成群結隊,像潮水般湧上去,人們習慣用燒紙錢,放鞭炮的傳統方式寄託親人的思念,清明節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習慣,道德風尚和宗教觀念,也寄託著整個民族的憧憬,承載著人們的美好希望和祝福,清明祭祀是個人情感的追求,也是中華民族高尚的品德。我們手握白花步入墓區,懷著崇敬的心情去緬懷死難的烈士們。一位位烈士的圖像出現在我們的面前,仿佛在訴說著他們的鬥爭過程。為了人民他們拋頭臚灑熱血通往直前。為了解放中國,他們捨棄小家,聚在一起,才換來了今天大家的安寧,我們把手中的鮮花獻給了烈士表達我們對烈士們那份崇高的敬意和緬懷之情,墳前的小草綠綠的,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氣息,好像烈士對我們說著一句句鼓勵的話語。使我們對未來充滿了信心,有仗不完的勁,最後我們繞了一個圈子,離開陵園,門口的柱子上幾個「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在陽光的照耀下更光彩奪目。這道光激發了我們心中的愛國信念。
敬愛的革命烈士們,您用青春和生命為民族解放而英勇抗爭的光輝業績令我們敬仰;您留給後人崇高的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它將永遠鼓舞我們進取、向上;您播下的思想種子,已經在我們心中生根、發芽,成為帶領我們走向美好明天的旗幟。敬愛的革命烈士們,經過你們不懈努力和艱苦卓越的奮鬥,當年被帝國主義列強辱罵為「東亞病夫」的中國人已經站起來了,今天,我們接過從您手中傳過來的接力棒,決心要更新觀念,擴大視野,掌握一技之長,全面完善自我,為中華民族的興旺出一份小小的力量。敬愛的革命烈士們,此時此刻,我們只想用一朵小花寄託我們的哀思,我們只想用一個花環表明我們的心意,我們只想用一座石碑表達我們的敬仰……但是,我們更明白,最好的方式只有一個,那就是:繼承您的意志,弘揚您的精神,讓我們的明天更加輝煌,讓我們的祖國更加富強。
我們要珍惜這金色的童年,這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我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讓九泉之下的烈士安息,如果他們看見了,會欣慰的說:「我的努力沒有白費!
第二篇:感悟清明節
又是一年清明時,起風了。思緒隨著風兒愈飄愈遠,或許談不上傷感,或許談不上離愁。只是在這懷念的季節裡,想起了已故的人和已逝的往事。於是,淡淡的哀愁隨著清波蕩開,蕩開……
清明時節雨紛紛。瞧,飄飄灑灑,悽悽冷冷,絲絲細雨,溼潤了心頭,也喚醒了我。滴滴答答,似乎很雜亂,又似乎很有律動力——正像我的心情,不悲不喜。我輕輕地走在這林間小路上,享受著這難得的安靜。低頭沉思,想起了那個他——在很久以前,他也像我一樣,沉醉於這清明小雨之中。清明,雖然是柳綠花紅、春光明媚的時節,但細雨紛紛,讓人感受到了那種「做冷欺花,將煙困柳」的悽迷而又美麗的境界。於是,他寫下了雨中行路者的心情——清明時節雨紛紛。他就是杜牧。
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裡,我理所當然地想起了已故的親人。他們走了,卻永遠留在我們心中。但卻免不了多愁善感幾回。身在雨絲風片之中,紛紛灑灑,冒雨趲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悽迷紛亂了。杜牧或許與我同樣的心情。看那春雨溼衫,行人孤身趕路,觸景傷懷,心頭的滋味複雜。偏偏又趕上細雨紛紛,又平添了一層愁緒。於是,他寫下了這句千古名句——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雨不知不覺小了,我的愁緒仿佛收斂回來了。人生自古誰無死,何必傷感離愁,抽刀斷水水更流,人生亦如此。杜牧或許明白人世間分分離離,故寫下了「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一絕句。行人也不願繼續哀愁下去,或許想散散心頭愁緒,於是借問酒家何處,而遙指杏花村卻令所有人豁然開朗。或許人生總有那麼一些死結,需要別人幫我們解開,而杜牧這句,寫得實在深得人心,一語驚醒我這個夢中人。
喜歡,很是喜歡。喜歡寫這首詩的高明的詩人,寫得自如之極,興味隱躍,餘韻邈然,耐人尋味。
喜歡清明,那種感覺,很是輕鬆很是愜意。楊柳拂過心頭,悄悄地蕩開了那顆憂愁的心……
第三篇:感悟清明節
又是一年清明節,天下著細細的小雨,我們走在鄉間泥濘的小路上,雖然雨讓人感到一絲涼意,但我想到爺爺墳前祭拜的心卻更迫切了。
路上的行人很多,許多人都帶著祭祀品,我不禁想起晚唐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在清明節這個傳統節日裡,大家風雨無阻,一年又一年,一輩又一輩去祭拜自己已故的親人,此情,此景,無以言表......
山間不時傳來「噼裡啪啦」的鞭炮聲,我們趕路的步子更快了。爸爸一周前就打電話告訴在農村的么爸,今天大家要一起去給爺爺上墳。我們終於趕到了么爸家,早先趕到的大伯讓每家帶上各自的祭祀品馬上出發去給爺爺上墳。
大家來到爺爺墳前。么爸先用鋤頭把爺爺墳墓周圍的雜草剷除了,還給墳添了一些新土,使墳墓看上去更大了一些,么爸說:「這墳似乎比以前長高了一點,證明這個地風水很好,我們後人一定會更旺,說不定後輩中還會出個大人物呢。」這時么媽在墳前擺上他們家準備的「刀頭肉」,一杯白酒,幾個蘋果,還點燃兩支蠟燭和三支香插在墳前。么爸點燃了一圈大鞭炮,我們小孩趕緊用雙手蒙住自己的耳朵,但仍然能感覺到那鞭炮聲巨大的威力,泥土飛濺,鼻孔裡鑽進的都是刺激的火藥味。在鞭炮聲中,么爸拿出他們買的一大捆紙錢,跪在墳前燒起來,嘴裡在默默地說著什麼。他們足足燒了20多分鐘才把買的紙錢燒完了。然後,大伯一家又去祭拜爺爺,大伯說爺爺生前最喜歡抽菸,於是他點燃一支香菸放在爺爺墳前,大媽把他們一家買的祭祀品擺在墳前,他們的祭祀品與眾不同,讓我們大開眼界,不僅有紙做的金元寶,一萬億一張的冥幣,還有紙做的手機,飲水機,筆記本電腦,冰箱,數字高畫質電視,更有不可思議的「天地銀行卡」,「天地居民身份證」,「天地通行證」。弄得我們暈頭轉向,眼花繚亂。大伯拿著紙手機說:「她爺爺,你老人家有什麼想說的,就給我們投個夢,我專門給你買了個手機,方便你老人家聯繫用,你可不要象生前那樣節約捨不得電話費,我們今天要燒幾萬億給你。」大媽拿著「數字高畫質電視」說:「她爺爺,你每天寂寞時,就把電視打開看,別捨不得電費,我們今天還要燒好多金元寶和銀行卡給你,你用天地身份證就可以去取錢。」姐姐拿著「冰箱」和「飲水機」說:「爺爺,你口渴就放飲水機裡的礦泉水喝。夏天熱了,就拿冰箱裡的冰淇淋來吃。」他們一家說完這些,就把所有祭祀品堆放在一起,大伯用打火機把祭祀品點燃,然後一家三口就跪在爺爺墳前磕頭作揖,熊熊的火光把他們的臉照得通紅。燒的紙錢灰隨著熱氣漫天飛舞。最後,我們一家「閃亮」登場,爸爸手捧一大束鮮花站在中間,我和媽媽分別站在兩邊。爸爸說:「他爺爺,今天我們一家來看你老人家了,有我們在,你永遠不寂寞。」爸爸把鮮花放在墳前,我們一起跪下給爺爺磕了三個頭,把各自心裡想說的話,都默默地告訴了九泉之下的爺爺。然後,媽媽拿出精心準備的一株小樹苗,爸爸用鋤頭挖了個小坑,媽媽把小樹放在坑中央,我小心翼翼地用土把樹坑覆蓋好,我們一家用心種上了這棵「親情樹」,我們希望這棵樹在我們祖祖輩輩的滋潤和呵護下茁壯成長,早日長成參天大樹,成為爺爺墳前的"守護神",成為國家有用的棟梁。
給爺爺上完墳,爸爸帶著我們去看他們小時候種的樹,那些美國松樹已經長成林子了。有的已經長到89米高,有碗口那麼大。爸爸望著他的「傑作」眉飛色舞地和我們講他小時候「輝煌」的過去,我們姊妹卻沒有心思聽這些老掉牙的「黃曆」,大家在林子裡玩了起來,你用泥土打我一下,我迅速還擊你一個松果「炮彈」。鄉下的孩子們也來與我們一起玩,他們展示了高超的爬樹功夫,一個個象猴子一樣敏捷,讓我們瞪目結舌。我和姐姐拿出糖來與他們分享,他們則帶著我們在樹林裡捉迷藏,嬉戲歡笑聲響遍了樹林。
中午,么爸的餐桌上擺滿了綠色食品,那青菜綠得發亮,散發出誘人的清香,那老南瓜,金黃得耀眼,那土雞湯飄出的香味,讓人讒得直流口水......
大伯喝了一口酒說:「農村就是好,什麼綠色產品都可以吃到,空氣也新鮮,我老了,也回這裡來居住。」
我插嘴說:「大伯,您老了,這裡已經不再這麼美了。」大伯問我為什麼?
我說:「農村不也面臨著環境汙染嗎?」
大伯說:「農村的環境的確也在受到一些汙染,但是比起大城市小多了,我老了,這裡的環境一定還是不錯的!」
我說「大伯,你們今天給爺爺燒了那麼多祭祀品,花掉您好幾百元錢,您的心意爺爺肯定收到了,但似乎也給空氣和資源環境帶來了些麻煩吧?」
大伯說:「我明白了,這次我們買的祭祀品是有點花哨和不注重環保,當時只是想彌補你爺爺生前沒有過上好日子的遺憾,剛才我也收到你倩昕姐姐從國外發來的簡訊,她在網上給你爺爺祭祀,還讓我們有時間上網去看看。」
大伯沉思了片刻說;「為了環保,我們明年就幾家合夥買點錢紙和鮮花來祭拜你爺爺,大家覺得怎麼樣?」
我們不約而同地說:「好主意,同意!」
我不禁想起人民文學家老舍寫下的詩句:「清明到了,處處桃紅柳綠,且別忙著燒紙,還是給逝者獻花吧......
是的,我們掃墓的觀念也應該與時代同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