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作文:我難忘的元宵節
2024-09-08 20:33:10
篇一:我難忘的元宵節
外婆一大早就去超市買回了三大袋湯圓;媽媽知道我喜歡吃湯圓,也去買了四袋;爸爸工作忙,下班時才想起今天是元宵節,也去便利店買回三大袋!這樣一來就有十包湯圓了!怎麼消滅呢?大廚媽媽前思後想,終於果斷下令:「吃!」於是,傍晚時,我、爸爸、外公早早地坐在桌前,愁眉苦臉地等待大廚的「虐待」。
「上菜嘍!」媽媽殷勤地大呼小叫著端出了兩大碗湯圓。我一會兒工夫便吃了十四個湯圓。我忙對爸爸說:「我吃完了!」爸爸卻皺著眉頭說:「我這碗起碼有20個,是不是多了些兒?」外公含糊不清地說:「二十個?我這碗最少有三十個!」唉!我正準備跑走,卻被媽媽逮了個正著,「乖,再吃一碗!」轉眼間,我們三人面前又各多一碗湯圓。「天哪!我吃不下了,媽媽!」可惡,這招一點也不生效。媽媽繼續煮。時間一點點地流逝,我們終於撐不下了,成了「殘兵敗將」。這時,我的肚子又一陣「翻江倒海」,哇!好痛啊!看來吃壞了胃。可衛生間裡還有人,肯定是爸爸和外公佔著了!
在三位食客的抗議下大廚終於收兵了。當大伙兒坐在沙發上看電視,媽媽突然說:「今晚吃的還不錯吧!」「行,行!」我們小雞啄米似地點頭說。「那一定很難忘吧?」「難忘極了!」我苦笑著,心中卻想:廢話,吃這麼多能不難忘嗎?最後,老媽甩出了一句令人吐血的話:「要不,我再做點湯圓去吧?」我們全倒。
天啊!有沒有搞錯啊!
篇二:常州的元宵節
常州的元宵節在農曆正月半,又名燈節、上元節。下面就讓我給你介紹具體風俗吧。
這一天,各家晚餐都吃米粉糰子。小粒無餡的為「糖圓」,大顆有餡如百果、棗泥、油水的稱「元宵」。晚間家宴後,外出賞月觀燈。
入夜,火樹銀花,大街小巷到處彩燈遊動,令人目不暇接。處處敲鑼打鼓,鈸鐃蕭管齊奏鬧元宵。女士結對出遊「晾街」,正是「邀月客邀邀月客,看燈人看看燈人」,熱鬧非凡。當時有首兒歌描述常州燈市的盛況:「甘棠橋,對鼓橋,鼓樓對著廟門口,鏜鏜鏜!燈來哩!燈來哩!嗲個燈?一團和氣燈,二龍戲珠燈,三元及第燈,四面如意燈,五子奪魁燈,六角鳳菱燈,七子八婿燈,八仙過海燈,九蓮燈,十面芙蓉燈,鏜鏜鏜,燈來哩!後面還有一條老龍燈,一跳跳出二十四個小猢猻,嚇得娘娘小姐呆瞪瞪。」
太平軍攻克常州後,每逢元宵節,「聖兵」敲起「太平軍鑼」歡慶元宵。青雲坊兩側戲樓上,太平軍男女「聖兵」化裝演唱灘簧,軍民同樂,往往通宵達旦。這天,街頭巷尾常有五至七人在一起,手提鑼鼓,邊敲邊行,俗稱「浪街元宵」。來迴路線不能重複,稱「走三橋」;有的途中摘一把初出葉的菜,拭衣領,稱為「解發膩」,鄉間姑娘還把禿帚、竹枝等用麻莖紮成一丈來高的蘆炬,在田間焚燒,謂「照田財」,以佔卜乾旱和雨水的情況。
這就是常州的元宵節。
篇三:元宵節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媽媽說這一天就意味著這個年就算過完了。
要開始收心了。因為馬上就要是新學期了。元宵節家人要在一起吃元宵或吃湯圓,表示要團團圓圓。中午去奶奶家還看見小區的中心廣場裡還有點燈籠猜燈謎的活動呢!我還準備去參加呢,猜對了謎語還有獎品呢!中午在奶奶家吃了餃子,下午還在奶奶家吃湯圓兒和元宵呢!
篇四:元宵節的晚上
元宵節到了,一輪明月掛在天邊。外面非常的熱鬧,平房上掛著燈籠貼著福字和對聯,家家戶戶都吃著元宵和湯圓。有一個男孩在點火放煙花,一個女孩非常想看,就捂著耳朵蹲在旁邊看。譁——煙花點燃了,五彩繽紛的煙花飛上了天,真好看!另外兩個小朋友提著燈籠,念著:「燈籠會,燈籠會,燈籠滅了回家睡。」大人在家看著元宵晚會。
12點到了,大人們催促著孩子們快回家睡覺,院子裡沒人了,但是,大家都非常開心!元宵節真快樂,我永遠喜歡元宵節!
篇五:元宵節的夜晚
今年元宵節的夜晚,一輪黃黃的明月掛在當空。家家戶戶都張燈結彩,貼上了對聯,牆角的兩棵梅花樹上的梅花全開了,發出一陣陣的幽香。
大門外,小朋友們在開心地玩耍。看,丁丁和東東在放炮,丁丁有些害怕,一個手捂著耳朵,一個手點炮,一會兒放鞭炮,一會兒放花炮,夜空中時不時伴著「咚咚」聲,出現一個個五彩的火花。奇奇和亮亮提著燈籠走來了,他們倆看見東東和丁丁在放炮,連忙跑過來說:「丁丁,東東,我們能和你們一起放炮嗎?」丁丁說:「可以呀!一起來玩吧!」這時,院子裡飄出了湯圓的香氣,小朋友們都跑回家吃團圓飯了。
元宵節的夜晚真是又美麗又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