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信網:專項整治期是互金平臺做好內功的好時機
2024-09-07 20:54:10
進入2016年,網際網路金融監管風向突變,政策導向從過去的溫暖和煦變成疾風驟雨。四月份,一場力度空前的網際網路金融專項整治拉開大幕,在決策層和市場主體的共同推動下,中國網際網路金融格局和業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金信網也認為,這對於走過野蠻生長階段的網際網路金融平臺而言,或許是一個練好內功的好機會。
決策層專項整治落地
4月14日, 國務院組織14個部委召開電視會議,將在全國範圍內啟動有關網際網路金融領域的專項整治,為期一年。當日,國務院批覆並印發與整治工作配套的相關文件。據悉,文件由央行牽頭、十餘個部委參與起草。這代表了政策層對網際網路金融產業發展的態度,也是自2015年7月央行聯合10部委出臺《關於促進網際網路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來,首次展開全國範圍的監管大行動。
在這份統領性文件之下,按照「誰家孩子誰抱走」的原則,共有七個分項整治子方案,涉及多個部委,其中央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將分別發布網絡支付、網絡借貸、股權眾籌和網際網路保險等領域的專項整治細則,個別部委負責兩個分項整治方案。由於此次整治涉及打擊非法集資等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公安機關將密切配合參與其中。
據了解背景的權威人士介紹,這場專項整治行動是針對網際網路金融在迅速發展過程中的各種亂象,經過廣泛徵集意見,醞釀近一年之久,後因計劃調整至今。此間,監管從未止步,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正式掛牌成立,打破了金融分業監管的格局,引導網際網路金融企業規範經營;今年以來,北京、上海以及深圳等地先後暫停有關網際網路金融公司、金融投資類企業的註冊;相關地方政府部門主導的打擊非法集資活動一直在進行中。
專項整治行雷霆之勢,有業內人士擔心這會限制行業發展空間,甚至可能會殃及所有的網際網路金融平臺。擔心不無道理,畢竟當一個行業泥沙俱下,會造成良莠不齊的現象,劣幣驅逐良幣擾亂整個市場。可是,表面上看整治會給行業「施壓」,實質上卻能給優秀平臺「鬆綁「,當政策風暴來臨,優質、合規、符合市場定位和具備創新能力的平臺將獲得更好的成長環境,更高速發展的機會。
互金企業合規中做內功
國家對網際網路金融特別是P2P行業出重拳,並非偶然。自2007年P2P平臺出現以來,互金在中國發展有9年的時間,那麼,用一組簡單卻觸目驚心的數字來詮釋這幾乎是「裸奔」了9年的行業積澱:截至2016年4月底,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數量為2431家,累計停業及問題平臺達到1598家,P2P網貸行業累計平臺數量超過4000家,達到4029家(含停業及問題平臺)。(數據來源:網貸之家聯合盈燦諮詢發布的《P2P網貸行業2016年4月月報》)
對目前正常運營的平臺來說,要調整並適應監管政策,甚至在監管整治期更好的養精蓄銳、鍛鍊內功,就應重新審視自身的模式和平臺價值。那麼,如何更好地利用合規年整治期的大好時光做大做強而不只是被動應對?
一、提升風控維度和深度。這幾年國內的實踐證明,網際網路金融花樣翻新很快,常常是監管政策尚未落地,行業便會迅速「變種」。網際網路金融在注重用戶體驗和追求極致效率的過程中,容易忽視金融安全與風險控制,偏離金融的本源。
風控始終是金融行業的核心競爭力,企業可以通過自身積累多年的行業數據基礎再加上與第三方徵信機構深入合作,甚至同保險等企業合作,全方位的保證用戶的帳戶安全和投資安全,提升風控維度和深度,打造企業專業化的金融和風控服務,確保發展穩步有力。
金信網自成立以來一直恪守行業紅線、強化平臺自律、嚴控風控標準,不僅通過建立獨特的O2O安全閉環風控模式,將線下實地信審與線上大數據風控結合,還通過將風險準備金提升至億元級別等措施對風控體系建設不斷完善;今年年初平臺還正式接入央行旗下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的網際網路金融風險信息共享系統,成為網際網路金融風險信息共享平臺的成員之一,金信大風控再添利器。
二、加強技術投入和創新。網際網路金融雖然脫不開傳統金融屬性,但濃厚的網際網路色彩決定了她對IT技術的依賴,可以說IT技術已經成為網際網路金融發展的重要支撐。近些年,隨著物聯網、社交網絡、搜尋引擎、雲計算、大數據、移動網際網路等新興信息技術不斷湧現,傳統的信息產生、傳播、加工利用的方式被改變,信息不對稱程度大幅下降,信息的獲取和處理成本大幅減少,資源的配置效率大幅提升,對金融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進一步打破了時間和空間對於用戶的禁錮,大大提高了金融交易的可獲得性,釋放了部分被束縛的需求。金信網目前在技術方面已達千萬級自有資金投入信息系統建設,擁有業內一流的系統架構和領先的研發能力,能夠快速適應多樣化的開發環境,與外部數據接口實現高效對接。基於此,金信網此前正式接入央行旗下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的網際網路金融信息共享系統,技術獲肯的同時也時刻踐行技術自律,用最前沿的科技手段搭建更高級別的安全系統框架,保證用戶的帳戶、個人全方位信息安全。在專項整治期做好技術內功、提升技術打造和創新能力,不失為發展中具前瞻性的大布局。
三、完善產品,創新場景金融。作為時刻以創新為發展內驅的網際網路金融信息服務平臺,金信網在完善的風控體系支撐和千萬級技術投入支持下,在對行業和用戶的深度調研後,2年內研發1個月-24個月期限不同七款產品,歷史年化收益率在5.8%-12.7%不等。為適應移動網際網路+的時代潮流,打造移動客戶端金信寶APP,並發布金信寶APP專屬的加息寶產品,初步完成了在移動金融上的布局。在場景金融層面,金信網也與滴滴出行、本來生活、愛奇藝等多家知名網際網路品牌進行跨界合作,探索將網際網路金融與用戶的生活消費相融合,為用戶創造了豐富的網際網路金融新體驗。在迎接專項整治的監管期間,金信網將更進一步完善系列產品,深度探索場景金融的創新,更適應、滿足用戶的金融信息服務需求。
四、做好品牌建設和用戶連接。品牌建設過程中加強了用戶連接,用戶連接進一步提升企業品牌價值。金信網品牌建設中,專注更專業、便捷和金融信息服務,始終將用戶價值放在首位,短短兩年半的時間裡,贏得了超過150萬註冊用戶。同時,金信網通過每月策劃不同的主題活動、跨界合作和用戶互動等方式在平臺和用戶之間形成連接,構建了用戶、場景、平臺三方關係鏈,最終達成優質資產、金融場景和財富管理的相互匹配。監管層專項整治期間,平臺更應該完善用戶的維繫、互動和專業知識的傳達,在培養用戶、潤澤行業的過程中不斷提昇平臺的魅力。
五、堅持普惠金融和小額分散。普惠金融可以說是網際網路金融的「初心」,也是監管層期待和給予的定位。金信網作為普惠金融的踐行者,一直秉承「金融人人可為」的品牌價值觀,致力於為用戶提供信息交互、撮合和資信評估等金融服務。迄今為止,金信網已經為超過8萬的小微企業主提供了融資服務。其實,秉承普惠金融理念也是金信網提升風險控制的有效方式,小額標的更有利於平臺進行風險控制,也更符合金信網信息中介的定位。在這方面,金信網始終堅持「小額分散」的經營原則,單筆借款平均額度不超過13萬元。
當然,加強以上內功都離不開合規之下的創新精髓,創新是行業進步的動力之源,這裡不再贅述。金信網也認為,此次專項整治可以說是網際網路金融行業一次「監管洗禮」,但對於符合監管政策正規運作、秉承嚴格風控標準、堅持用戶價值至上的平臺,這是一次難得的發展機會,抓住機遇,做好內功,平臺將在網際網路金融的道路上「方得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