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騙你的雙眼!裸眼3D技術原理全解析
2024-09-07 10:55:11 1
泡泡網液晶顯示器頻道4月15日 常見的3D顯示設備都是需要眼鏡的,眼鏡的作用就是通過技術手段讓左眼看到左圖像、右眼看到右圖像,根據兩幅圖像之間微小的視察,就能給人腦模擬出立體的感覺。裸眼3D要做的就是把眼鏡所實現的功能轉移到屏幕上,下面就來詳細解讀。
我們知道3D眼鏡有紅藍、快門、偏振這幾種技術,而裸眼3D同樣分為三種技術:視差屏障、柱狀透鏡、指向光源。
一. 視差障礙:
視差屏障技術利用液晶層和偏振膜製造出一系列明暗相間的條紋(視差柵欄)。在立體顯示模式下視差柵欄會被激活,雙眼的間距產生的微小視差會導致不透光條紋遮擋左右眼,使得左眼和右眼看到的像素並不相同。
視差屏障技術與既有的LCD液晶工藝兼容,只在自屏幕表面額外鍍一層膜,再對屏幕驅動電路做一些改造與匹配即可,因此在量產性和成本上較具優勢,但由於擋光,其畫面亮度只有2D屏的1/4。
二.柱狀透鏡
柱狀透鏡技術的原理是在液晶顯示屏的前面加上一層柱狀透鏡,並使液晶屏的像平面位於透鏡的焦平面上,這樣柱狀透鏡就能以不同的方向投影每個子像素。於是雙眼從不同的角度觀看顯示屏,就看到不同的子像素。
其實柱狀透鏡技術我們小時候就體驗過了,那種從不同角度可以看到不同圖案的塑料直尺,他們的原理是基本相同的。柱狀透鏡技術的畫面亮度基本不受到影響,3D顯示效果更好,但其相關製造與現有LCD液晶工藝不兼容,需要投資新的設備和生產線,生產成本比較高。
三.指向光源
指向光源3D技術搭配分布在左右兩側的兩組不同角度的LED,配合高刷新率的LCD面板和反射稜鏡模塊,讓畫面以奇偶幀交錯排序方式,分別反射給左右眼。
指向光源技術中最表層的匯聚透鏡與柱狀透鏡類似,但內層還設有三稜鏡、導光板和兩組不同的光源,因此結構更加複雜成本也很高,目前還停留在研究室當中。
三種裸眼三D技術總結:
視差屏障與柱狀透鏡技術上類似於偏振式3D眼鏡,都是通過將液晶面板的不同區域顯示不同內容,然後各自輸出給左右眼來實現,也叫空間多功裸眼3D技術。這種技術的缺點是會犧牲解析度,如果液晶面板的物理解析度是1920x1080,那麼透過偏振式3D眼鏡看到的實際解析度是1920x540(橫向拆分),而視差屏障與柱狀透鏡裸眼3D的實際解析度是960x1080(縱向拆分)。
指向光源則類似於快門式3D眼鏡,通過將液晶面板不同時刻顯示不同內容輸出給雙眼來實現,也叫時分多功裸眼3D技術。這種技術不會犧牲液晶面板的解析度,但會犧牲刷新率,必須使用120Hz的面板才能保證左右眼獲得的圖像都是60Hz。
總的來說,不管眼鏡還是裸眼,時分法還是空分法,都是用複雜的光學原理來欺騙人眼,讓左右眼分別看到有一定位移差的圖像,從而產生距離感和立體感。
目前眼鏡式3D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了,偏振式解析度不高的缺點可以通過4K高分屏來彌補,快門式刷新率不高的缺點可以通過高刷新率的面板來彌補。而裸眼3D目前所存在的問題不僅僅在解析度和刷新率方面,主要還是難以保證反射到左右眼的圖像一定是事先匹配好的。根據筆者實際體驗來看,裸眼3D對觀看者的距離、方位、角度有著較為嚴格的要求,一旦有某一項不能滿足,就會出現部分區域立體感明顯而另外的區域顯示錯亂的問題,觀眾數量較多時更容易出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