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另一個角度思考作文
2024-08-13 13:33:10 4
導語:換一種思維,換一個角度,就能開闢出一片新的天地。我們不一定是在同一個角度思考的。小編整理從另一個角度思考的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從另一個角度思考
換一種思維,換一個角度,就能開闢出一片新的天地。平時我們在做題的時候常常會遇到絞盡腦計,也找不到一點苗頭的題,而我們為何不去換個角度去思考呢?當「山重水複疑無路」時,不妨換個角度。追不到太陽,那就去追星星,把問題繞一個彎去想,所發現的就是不一樣。
我曾聽媽媽講過這樣一個故事:有兩個觀光團去日本伊豆半島遊玩,路上坑坑窪窪,有一個導遊不停的道歉,說這路面就這樣,他一定讓公司整修。然而另一位導遊卻詩意盎然的對遊客們說:「親愛的遊客們,我們現在正走在赫赫有名的『依鬥迷人酒窩大道』」。遊客因此對這段路有了新的認識。不同的兩句話,留給了遊客們不同的印象,也給予遊客們截然不同的心情。
許多大事,若從小處著手可能就會做得更好。《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裡要拍攝一個吊車轟然倒下的場景,攝影師的身體盡力向後仰,以便拍出最大的仰角。可導演馮小剛卻不滿意。最後怒氣衝衝的導演拿起鐵鍬在地上挖了一個大坑,然後說:「跳進去再拍攝一個。」說完,攝影師跳進坑裡,輕輕鬆鬆地用了一個小角度,拍攝了一個大仰角。導演平靜的說:「這就是我要的大仰角。」換一種眼光,和思維看問題,相信你一定能化逆境為順境。在學習中換一個角度去思考問題,會幫助你取得成功。
第二篇:從另一個角度思考
古希臘神話中的普羅米修斯是一位善良而又勇敢的神。他為人類去盜聖火,卻遭到宙斯的批評。在宙斯的眼裡,他是一個觸犯天規的壞神,應當受到懲罰。在人們的眼裡,他是一個善良勇敢,充滿正義的神。所以,人們敬仰他。
「盜」字,我們一般用在那些偷竊別人東西的壞人身上,而把盜字用在為人類盜火的普羅米修斯身上是對他的不敬,取笑嗎?不,反而對他充滿了感激,敬仰。同一個「盜」字,用在不同人身上它的意義就截然不同!
我想起小時候看過的一個故事:在一個國家,國王突發奇想:把全國大大小小的路上都鋪上布,這樣鞋不就乾淨了嗎!他命令一位大臣去辦這件事兒,期限一個月。這位大臣苦思冥想,也沒有想出辦法來,誰也不可能在一個月裡把全國的路都鋪上布呀!他和國王一說,國王很不高興,把他的官位降了三級。國王又命令另一位大臣去辦這件事兒。這位大臣換了一個角度思考就發明了一種鞋套。只要把鞋套上布,走過的路不就是不布了嗎?他把這個想法告訴了國王。國王不但沒有懲罰他,還獎勵了他。同樣的一件事,換了一個角度去思考,所得的結果也就不一樣了。
不管是什麼事物,不論對與錯,好和壞,美與醜。只要換一個角度思考,所得出的結論,看法也都不一樣了。正如大文豪蘇東坡寫的「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個不同。」所以我們在對待事物的同時。也要用全面,多個角度看問題。
第三篇:從另一個角度思考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換個角度來看,你會發現生活中的另一種美。
不同的環境,不同的人生觀,不同的思考方式——不同的身份決定了思考角度的不同。同是一朵花擺在面前,會有「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的感懷,也會有「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舂泥更護花」的深刻。你不能苛責寄人籬下的林妹妹的傷懷,你也不能否認落紅護花的事實。你能做的只有學會換位思考,去體會一朵花的豐富內涵。之後,你會發現生活是如此的豐富。
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難免會發生矛盾。怎樣才能緩解這些摩擦呢?要知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遇事不能總以自我為中心,要站在對方的角度,多替他人著想。畢竟,每一個人在其他人眼中也是「別人」。堅持換位思考,你會發現,生活是如此和諧。
「換位思考」並不是什麼深刻的東西,它在生活中隨處可見,伴隨在我們的左右。日常生活中需要換位思考,工作中更需要換位思考。松下公司對一位員工的重大事故並未作出開除或是降薪的處罰,而是耐心的和他分析事故的原因,因為公司領導知道,如果他是那位員工,一定會對自己的失誤造成公司巨大的經濟損失而懊悔。這樣的換位思考,使松下凝聚力大大提高。甚至在公司效益下滑——金融危機最嚴重的時刻,員工集體主動要求降薪。因為我們換位思考,人與人之間增進了了解,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誼。因為我們換位思考,我們在交往與合作中才會變得愉快。因為有了「換位思考」,我們會發現生活是如此的充滿人情味兒。
生活是需要「換位思考」的。因為「換位思考」能幫助我們打開觀察世界的多稜鏡,讓我們更好的讀懂別人,讀懂生活,讀懂社會,此刻的我們便學會用單純而善感的心去感受世界多角度的斑斕,體味生活中別樣的美。
第四篇:從另一個角度思考
人生就像一朵鮮花,有時開,有時敗,有時微笑有時低頭不語,其實生命就是這樣,無論當你是成還是敗時,都應打開心靈的另一扇窗。
古之開窗之人甚多,大多乃聖人也,乃如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而作《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韓信困秦而作《說難》《孤奮》;詩三百篇,大抵聖賢之所發憤所作也。
《史記》作者司馬遷因被小人殘害而受極刑,但他打開了自己心靈的另一扇窗,為了完成父親的遺願,他享受到了寫成《史記》一書後的喜悅,他拋棄了別人對他的種種不善看法,最終寫成了究天人之際、通古今變的《史記》。所以當你困獲時,打開心靈的另一扇窗,去換個角度看生命,生命是非常美好的,你也會因此而成功的。
貝多芬一生貧寒,疾病始終困繞在他身邊打轉,但貝多芬成功大開了自己生命中的音樂之窗,感受到了音樂之美,忘卻了自己的種種不幸,最終以一首《命運》道出了他的心靈世界。
美國著名女作家海倫。凱樂從小就生活在無聲的世界之中,但在她的老師蘇裡文的指點下,凱樂心靈的美好之窗被點開了,海倫。凱樂也因此以一種新奇的眼光去看世界,最終成了當代著名作家。
世界上這樣的聖人有很多,他們都是克服了挫折,打開自己心靈的另一扇窗,最終取得了成功,他們都是以一種積極、樂觀的態度去看世界的。
第五篇:從另一個角度思考
暑假裡,我和爸爸一起去西華園看魚。
這一天,我們一大早就準備去看魚。大家一定有疑問:「魚有什麼好看的?我家多得是。」等一下你們就知道了。
不一會兒,我和爸爸終於到了西華園的門口,一抬頭就讓我眼前一亮:「這不是古代人們的房子嗎?」金黃色的瓦片,大紅色的兩根柱子撐著瓦房,真有一派古代的氣勢。
西華園裡有許多大片的湖,碧綠的湖面像鏡子一樣平靜,像熟睡的嬰兒,甜甜地做著美夢。湖中有一個用石頭雕刻成的河馬,栩栩如生。我奇怪地問爸爸:「你不是說來看魚的嗎?這裡連個魚影也沒有。」爸爸小聲地說:「你瞧魚在那裡呢!」我一轉頭,突然看見有N多隻金魚在向我們這邊遊來,有幾隻還不停地跳出水面搖擺著輕巧的尾巴,像特意來歡迎我們似的。這時,我看得目瞪口呆。
到了中午,我看得有點煩了,便問爸爸:「這裡能有魚嗎?」爸爸說:「有啊,就在那邊。」我順著爸爸指的方向望去,果然有一個小池塘,裡面還有許多魚呢!
我便跑了過去拿起了魚竿漫不經心地釣起魚來,那時我還不會釣魚,只是看著人家很輕鬆地就把魚釣上來了,我覺得我也一定能行。過了十多分鐘,我看見還沒有釣上魚來,有些不耐煩了,便說:「我不想釣了。」爸爸回應道:「噓,小聲點,你瞧魚遊過來了。」我一看,果真有一條魚在我的魚餌四週遊來遊去,便又等了一分鐘,這條「受害者」終於上鉤了。我高興得又蹦又跳,爸爸臉上也露出了笑容。
這時,我終於感覺到看魚不如釣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