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或超微軟年內成美國市值最大公司
2024-09-06 01:20:10 1
泡泡網資訊頻道5月19日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蘋果公司(Apple)已成為美國股票市值第三大公司。過去三年中,蘋果股價上漲一倍有餘,而市值排名第二的微軟和業內知名的埃克 森美孚股價都略有下挫。如果這樣的趨勢持續下去,蘋果到今年年底就會成為美國最大的公司。這無疑會是史上最具戲劇性的公司大轉身。13年前賈伯斯 (Steve Jobs)再次出山任執行長,微軟又投資1.5億美元,為蘋果提供了新的運營資金,位於加州Cupertino的蘋果公司倒也沒到破產邊緣,雖然有時 有此傳言。不過當時蘋果的前景還是疑雲重重。
位於「矽谷」的蘋果公司總部
戴爾(Michael Dell)在1997年對由數千名IT行業經理組成的聽眾說,要我說,蘋果乾脆關門大吉,把錢還給股東得了。如今,以戴爾名字命名的電腦生產商戴爾公司股票市值在美國公司中排名第78位。蘋果差不多相當於八個戴爾公司。
當然,蘋果的規模排名取決於規模如何定義。如果銷售額比股票市值更好地衡量了經濟(銷量的變化肯定沒那麼無常),那麼蘋果排在第42位,比戴爾落後四位。不過這種比較或許不公平。蘋果一美元銷售收入中有0.29美元轉化為營業利潤,而戴爾只有0.05美元。不過即便以淨利潤計,蘋果也排不上美國公司前十名。
這一點引發了有關股票的一個常見問題:蘋果股票的受追捧程度和價格是否跑在了其基本經濟價值的前面?對一些人來說,蘋果股票看上去價格太高。不過華爾街的預測人士卻不這樣想。湯姆森(Thomson)的一項調查顯示,43位薦股分析師中有37位目前建議投資者買進。其中有15位強烈建議買進。
如果上述分析師的壓倒多數意見是正確的,蘋果真的成了美國最大的公司,那會是極具吸引力的轉變。上世紀80年代的龍頭老大是IBM,AT&T也曾一度佔據這個位置。
90年代這一頭銜大多為通用電氣(General Electric)或埃克森佔據,直到上世紀最後的兩年,科技股的急劇上漲令微軟一躍居首。2006年以來,隨著石油類股大幅上漲,埃克森又以很大優勢領先。
蘋果與上述公司不同,理由至少有三。首先,蘋果產品絕大多數銷售給了個人顧客,企業、政府部門和機構在蘋果銷量中發揮的作用很小。第二,蘋果公司在大多數重要市場不僅缺乏壟斷性的控制,連領先的市場份額都不具備。第三,蘋果公司的產品並不是我們所必需的──以宗教般的狂熱為蘋果辯護的蘋果粉絲請原諒我這麼說。
也就是說,還有其他產品與蘋果具備同樣的功能,而且價格低得多。舉例來說,我有一臺MacBook Pro筆記本電腦,它漂亮靈動,但價格要比同樣配置的戴爾筆記本貴數百美元,後者略顯笨重,但軟體配備同樣強勁。
此前的美國頭號公司都曾扮演過十分重大的角色,要麼是讓美國的大型計算機運轉、讓全美的電話通暢、讓美國的汽車得以上路行駛,或者讓眾多家用和商用電腦運行同樣的系統。另一方面,蘋果發揮的作用是令瀏覽網際網路、管理媒體信息和打電話變得稍微輕鬆了一些,也更酷了。
蘋果的奇蹟不僅僅在於曾經一度被競爭對手打壓的電腦生產商現在差點成了美國最大的公司,而在於它做到這一點憑藉的是人們對其產品的喜好,而非是產品的必需性。■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