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道德的行為作文
2024-08-17 13:08:11 2
讓我們的生活中多一些謙讓,多一些關心,多一些愛護,讓不道德的行為在我們的生活中消失,下面是小編收集不道德的行為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不道德的行為
《假文盲》這幅漫畫有很強的諷刺性。圖中畫著在一個候車室,立了一個牌子,上面清清楚楚地寫著「母子上車處」。如果不是文盲或是瞎子都能看得到。但是,在牌子後面,卻站著一對強壯高大的男人,一位婦女抱著一個孩子,因為能力不夠,所以站在了牌子後面。這位婦女眼中充滿著極大的憤怒,她眼睛瞅著這些高大的男人,希望其中的哪一位能讓給她位置。看吧!這些男人們是那樣的冷酷,連看都不看那位婦女一眼,他們只顧著自己的利益,卻暴露了他們不道德的行為。
漫畫反映的是在現實社會中隨處可見的現象。這幅漫畫中不僅諷刺了這些男人,而且諷刺了現在社會上許許多多不講道德的人們。
比如在公園裡,有綠色的草坪,上面寫著「請不要入內,小草在睡覺。」可一個個「文盲」仍然在草坪上嬉戲、打鬧。本來小草綠油油的,她裝點著整個公園,好似公園中的綠色明珠,多美麗!可被那些「文盲」給糟蹋了。再比如,某汽車維修公司旁,有一條小河,河水清澈,魚兒在河裡自由自在地遊著,河岸旁立著一塊牌子,上面寫著「不準釣魚,禁止入內」八個非常醒目的字,還用欄杆圍起來。可一些「文盲」為了吃上鮮美的魚肉,仍拿著魚杆,翻進欄杆內去釣魚。像這樣的事例真是太多了,數也數不完。難道幹這些事的人都是文盲嗎?不是,是因為告示牌的能力不夠嗎?也不是。是因為現在還有一些人不講文明,不講道德。如果讓世界上永遠不再出現漫畫中的這種現象,生活中,人們互相謙讓,鄰裡之間互相幫助,同學之間互相關心,那世界該多麼美好!
讓我們的生活中多一些謙讓,多一些關心,多一些愛護,讓這樣的漫畫徹底從我們的生活中消失,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加美好吧!
噓……!哨聲吹響了,道德比賽開始了!
第二篇:不道德的行為
其一:
「這種肥料很好,灑在土裡不會招蟲子啊!」「是呀,要麼我們拿點回去?放在向日葵裡。」「好!」她們這樣說著於是便彎下腰做著什麼。
偷是什麼?是沒經過別人的同意便拿走別人的東西,借是什麼?是與對方商量後有借有還的得到別人的東西。
放學了,學生像水一樣「灑」了出去。我啃著烤腸,走在waytohome。突然,兩位婦女在做著什麼,我好奇,於是便走上前去。不忍一問:「請問,兩位『小姐』,你們在幹嘛?」那位高個子的婦女說「我們借小區的化肥種花。」那個「借」說的是多麼的輕飄飄。我忍不住說:「阿姨啊,我想問你個問題,我犯了個錯誤,希望阿姨你幫我揭開。」阿姨很熱心地問我:「好啊,小朋友,有什麼問題儘管問。」阿姨,我最近犯了個錯誤我很鬱悶吶,我拿了同學的橡皮沒跟他說,我怎麼辦吶?這算什麼行為呢?」那個阿姨面紅耳赤無言以對。
其二:
「哎呦,真他媽的晦氣,又踩到狗屎了,不知是那家的狗亂大便?我要是找到他我一定XX他(她)」人們抱怨著,還時不時地冒出令人毛忽悚然的詞彙。放眼望去,一泡狗屎正靜靜的臥在人行道上。這時,又一隻野狗走了過來,肆無忌憚的在電線桿下放下了一顆核彈。然後便掃掃尾巴,若無其事地走了。
這種社會現象不是值得我們探討嗎?這兩個小故事雖然事情很小,但卻很典型、很深刻。我們的2010世博會要召開了,國民的素質教育問題是不是也應該引起各方面的重視呢?如果我們不做好衛生新行動的話這不是給外國的友人門看笑話嗎?所以保護環境不是重要任務嗎?在這樣的環境下(在世博會即將開幕的時候),那些破壞者不該蒙心自問嗎?
第三篇:不道德的行為
法律時時刻刻伴隨在我們的身邊,法律保護著我們,同時我們也被法律約束著。
在此,問一句什麼是法,法的作用又是什麼,怎樣才能做到成為一個遵紀守法的人!
法律不單單只是人人都要墨守陳規的一個個規矩,更不是一條條限制人身自由的條例,它的存在同樣是為了讓我們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質和行為思想或是列舉出處事中我們不應有的錯誤應對方法。林肯就這樣說過「法律是顯露的道德,道德是隱藏的法律。」不要因為一件違背自己道德的事在法網包圍之外就肆意為之;不要因為一件違背自己道德的事被見者視而不見就認為此事被所有人的道德所接納。法,是所有良好道德與行為的囊括,是幫世人解決矛盾的橋梁,而不是能被人輕易跨過它的界限的裝飾品或是「打擾」到我們正常生活的幹擾者。這是一名守法者應有的覺悟。
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在校中我們何嘗沒有校規、班規!而在這些條例中,我想大家應有的反應應當是覺得沒有一件是會讓人覺得做起來很困難的,因為這其中的規則都是我們——作為一名中學生應該做到的或所能養成的習慣,或是說是應有的品德、行為而已。然而有意違法、違規者,在我的眼中,就是已經拋自身於不顧,放棄一個做人該有的道德理念。法律,它是一個我們行為的標準,就像是一個生活之中的楷模,儘管或許我們不能做到盡善盡美,但我們始終都要學習這位「楷模」所帶給我們的道德修養。因為「法者,乃天下之程式也。萬事之儀表也」執法無論是寬還是嚴,最重要的是要自身的清正嚴明。
如今在校園或是放眼社會,行不端者不在少數,其道德的深淺便在其一言一行中表露無遺——衣冠不整、動作散漫、神情輕浮……這所有的一切都表現出一個人的思想的低下,更對於中學生而言,是否對自己的發色與行為做出過反思,自身所做的一切是否已漸漸划過自身道德(法律)的邊線……而這便定為拋自身於不顧,放棄一個做人該有的道德理念的行為,無疑眾人會以蔑視相加,鞭撻相
以對。而遵法者不單是不違法,更是要擁有自身的良好道德,讓他人生活的更好,讓自己無愧於心,鞭策自己不與不正之風相聯繫,這種感受是一名真正的守法者應有的感覺。
此乃守法者也。了解何為法,怎樣遵法,做一個名副其實的守法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