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的樹觀後感1500
2024-08-04 21:47:11 1
第一篇:
《雨中的樹》以萬源市原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李林森事跡改編的。主人翁李林森的事跡和傳遞出的林森精神讓人感動。人社局幹部職工圍繞李林森精神,暢所欲言,談了自己的感想。
李飛同志動情地說:「林森同志是萬源市家喻戶曉的好領導、好幹部,電影《雨中的樹》一幕幕生動的場景、一段段質樸的對白、一個個感人的故事,再現了林森同志光榮而短暫的一生。看了電影,除了感動,更有鞭策和激勵,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必將勤懇敬業,就像源潮部長講的那樣,立志做一個有乾淨心靈、清白名聲的人,有高尚追求、努力工作的人,無愧於組織信任的人。」
「李林森將是我永遠學習的榜樣,在他身上把矛盾進行了完美的結合,工作上講原則但又不講原則,生活上摳門但又不摳門……」大學生馮照宇如是說。
秦曉婷淚流滿面:「觀看完《雨中的樹》後,李林森兢兢業業、實實在在為群眾服務的高度形象再一次地呈現在我的面前,揮之不去。以後我將在行動中、在平凡的崗位上把林森精神傳承下去。」
會上,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林春洪要求全局幹部職工要以這次觀看影片為契機,在人社系統掀起學習李林森同志的新高潮,學習他淡泊名利、視金錢如糞土,學習他關心群眾疾苦、獻真情,學習他勇於開拓、求創新,學習他嚴格要求、舉忠誠,並要認真結合自己的工作,寫好觀後感、心得體會等材料,努力做一名素質高、能力強、作風實、服務優、形象好的人社幹部。
「共產黨的幹部,得豁得出去,要對得起組織,對得起群眾,要懂得報恩」、「老百姓的命就是我們的命」……李林森同志用實際行動踐行了自己一名共產黨員的錚錚誓言:50雙膠鞋、泥濘的山路、鄉村小飯館,哪山哪樹,見證了他深入基層,走進萬源的每一個鄉鎮、每一個村落,及時幫助群眾解決困難,於危難中救群眾於水火的印跡!李林森同志真言真行,讓我看到了一名組織部長愛民如子、視群眾如親人的真情真意,真正彰顯出了共產黨員體恤民情,關心群眾疾苦的光榮傳統,讓我們看到了民族的脊梁!
「不能讓老實人吃虧」,在提拔重用多年如一日堅守在偏遠鄉鎮的鄉黨委書記的市委常委會上,李林森同志堅持要提拔重用的理由是哪樣的簡潔、樸實而又讓人信服。「不能讓老實人吃虧」,讓哪些跑官、要官的人多麼汗顏!讓哪些吃、拿、卡、要的貪官多麼的自形慚愧!「不能讓老實人吃虧」,讓哪些長期在工作崗位默默作奉獻、甘當綠色襯紅花的一般幹部感受到了組織春天般的溫暖,增添了立足崗位作奉獻的動力和熱情!「不能讓老實人吃虧」,讓廣大社會群眾看到了我們共產黨人的優良品質和優秀情操!彰現了組工幹部的高尚職業操守和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光輝形象!
威嚴、不苟言笑,高不可攀……,雖然我也是一名普通的組工幹事,但腦海中總不揮不去對組織部長這樣掌握著幹部升降大權的職位的敬畏,在日常生活中更是對這類「大領導」避而走之,沒有去關注過他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影片中體現李林森與父親、妻子、兒子之間真摯情感的場面,讓我真實地感受到李林森是一名組織部長,更是一名愛家愛妻愛子愛父母的普通人!組織部長也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感情的平凡人!是一個有喜有悲的同事!是一個當群眾有困難,會與你一同奮鬥、共同直面問題的戰友!
李林森,一個平凡又普通的人,就在我們身邊;李林森一個卓越的人,有太多的事跡值得我們學習;李林森一個優秀的人,永遠活在人們心中。
第二篇:
前幾天,我與單位黨員老師們一起在大劇院觀看了《雨中的樹》這部電影,很受感動,並被劇中的情節感動,一次次留下了激動的眼淚。
他,身先士卒衝在抗洪第一線,搶救被困的百姓,只因擁有「老百姓的命就是我們的命」這樣的認知;他,手握大權卻兩袖清風,走後留個妻子的除了無盡的心痛還有一張張借條,只因秉承著「共產黨員絕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的信念;他,公正用權不謀私,提拔重用數年如一日堅守偏遠鄉鎮的鄉黨委書記,只因堅持「不能讓老實人吃虧」這樣的職業操守;他,把服務作為一種責任,燃盡生命寫忠誠,嘔心瀝血鑄黨魂,只因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了自己的畢生追求……他,就是李林森,一個平凡而又卓越的共產黨員,一名「講黨性,重品行,做表率」的組工幹部。他的事跡,為新時代黨員幹部樹起了一面「生命不息,服務不止」的鮮豔旗幟,一座「對黨和人民無限忠誠」的不朽豐碑。
李林森卻似乎不愛惜身體,他號稱「拼命三郎」,周末擠火車去住院,周一繼續上班,輸液時偷偷把速度調快,以至於醫務人員議論他是不是「不怕死」。李林森真的不怕死嗎?他告訴同事,自己也「怕死」,他告訴家人,自己有許多「捨不得」,但正如他告誡年輕人所言,人的眼裡不能只看到自己,還要放著別人;要抓住短暫的青春,做好人、做好事,愛父母,愛老婆,愛老公,愛孩子,這才是對生命的真正珍惜。這是他在生命盡頭對人生的感悟,掏心掏肺,感人至深。
李林森是這樣想的,更是這樣做的。為官,他愛護每個幹部、心系每個群眾。洪水滔天,他看到的是等待救援的群眾,甚至是群眾的行李、牲口,看不到的是自己疲憊的身體。默默無聞在艱苦山區工作的老實人,他敬佩其「不撂挑子不叫苦」,力排眾議給予重用;初出茅廬的年輕人,他以心交心,鼓勵他們用智慧和青春為家鄉做貢獻;甚至是急功近利的跑官者,嚴厲斥責的同時,他仍一字字細讀其論文,肯定其才華。他手頭不寬裕,仍時常自掏腰包扶貧濟困;父母還在鄉下住著破舊的老房子,卻四處奔走為老黨員改建房屋;忙得經常加班到深夜,卻始終熱情地為每一個上門的基層幹部沏上熱茶,臨走時再送到樓梯口。為人子、為人夫、為人父,他細心呵護家人。拖著癌症晚期的身體背受傷的父親上醫院,跌倒在臺階時,他流淚檢討自己對父母照顧不周;不給妹妹託關係轉正,理雖直,卻終生心有愧意;他希望能在暑假去世,好讓兒子有時間調整心情,好好上學;彌留之際,他呼喚妻子「我的仙女」,安撫兒子「不要怕」……
這就是我們新時期的優秀組工幹部,錚錚鐵骨下有柔情萬縷,志在白雲又始終根植沃土,堅持原則又常為百姓「心太軟」。李林森,他只是眾生中普通的那個,「平常得如同森林中的一草一木」,他又是眾生中最美的那個,捧著一顆「乾淨的心」,虔誠地「把人間最美的畫卷頌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