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陽節思鄉的作文600字
2023-11-01 02:45:37
九九重陽節在秋風送爽,天高雲淡的季節。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了重陽節思鄉的作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九九重陽節思鄉的作文1: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是王維膾炙人口的佳句,也是重陽節最好的代名詞。
「重陽節,又叫老人節,在這一天裡,人們通常都要……」我對著電腦,一字一句的念道。
「哎,登高,我怎麼沒想到呢?」媽媽一拍腦袋,說道,「我們帶奶奶去爬山吧!」
「好好好!我跳了起來,正好我們也好久沒出去活動活動了!」
經過一番準備,我們出發了。
「真熱鬧呀!到底什麼事情啊?」我伸長脖子,企圖望到那人海的盡頭。
「吳山廟會,」奶奶說著,指了指路邊的一塊牌子。
這時,只聽媽媽在背後衝我喊道:「喂,別落下,快上山吧!」
「來了來了!」我忙喊道,「奶奶,我們走吧!」
「走吧!」
……
「哎,那是什麼?」我望著綠蔭中的一個雪白的小巧身影,感到萬分驚喜。
「是……鴿子?」
「對,就是鴿子!」我叫了起來,連忙買了袋鴿食拉著奶奶來到了餵養區。
「奶奶,你敢拿手餵它們嗎?」
「這有什麼不敢?你看我」只見奶奶拿起幾顆放在手上毫不畏懼的伸了出去,幾隻可愛的信鴿低下頭來,啄食著奶奶手上的玉米粒。奶奶臉上浮現出了笑容,她臉上那歲月的刻痕,此事仿佛也減少許多。不知這一群聖潔的天使使她想起了什麼呢?是自己曾經的年輕歲月?還是……這時,一陣風颳過,鴿群「唰」的一下飛了起來,潔白的翅膀連綴成了一片雪白的屏障,飛向遠方。回頭望去,只見奶奶目送著那群鴿子,眼神中帶著幾分迷離。此刻,她是否把自己的思念也寄托在了那一層雪白的屏障之中了呢?有人寄情於明月,寄情於山水,唯獨她,把自己的思鄉之情,寄託於鴿群白羽間……
重陽節,敬老節,思鄉節……
九九重陽節思鄉的作文2:
九月九日重陽節到了。大院的重陽節有一種傳統,喜歡晚餐湊在一起吃。幾家約好,把吃食端到一桌上。夜幕降臨,燈光閃耀,人們飲著菊花酒、二鍋頭,吃著豐盛的飯菜,歡聚暢談,交流情感。一張張笑臉,一陣陣笑語衝出狹小的房間,大家互相祝福著健康長壽、事事平安,大雜院處處洋溢著祥和的氣氛。
重陽那天,人們有敬老的風習,各家晚輩都要給上了年紀的老人多一些體貼。除了專給他們做些可口的吃食外,分家另過的親屬須慰問老者,出了嫁的閨女一早要回娘家探望父母,以報答養育之恩。有條件的人家,還要陪老人去看看熱鬧兒逛逛公園,這樣會讓老人心胸更加開闊,便於長壽。
賞菊花是市民多年傳統風俗,戴菊花防災去病也是人們舊時一大習慣。重陽節到來各大公園將舉辦菊花展,北海、天壇、紫竹院、植物園名聲最大。
重陽節之時,北京正值秋風送爽,天高雲淡的季節。到空曠之處放風箏,不但簡便易行,也是很受人喜歡的一種娛樂活動。清代時老北京人放飛之舉極為熱鬧盛行,店鋪集市都出售各種紙鳶,花市賣的風箏種類最全質量上乘。
如今,曾經住過的大雜院早已變遷,昔日重陽節又見花糕處處忙的景象也已不見。但時逢佳節吉日,不由得又想起老鄰居在庭院吃著花糕,喝著清茶說笑聊天的溫馨,思念童年一起歡笑玩耍的小夥伴。不知不覺當中想起毛澤東的詩詞: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裡霜。
九九重陽節思鄉的作文3: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在這收穫的黃金季節裡,我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陽節,後天就是我們中國傳統的老人節——重陽節了。我想,此時,陳少華的那首《九月九的酒》會自然的縈繞的我們的耳畔:
又是九月九重陽夜難聚首
思鄉的人兒飄流在外頭
又是九月九愁更愁情更憂
回家的打算始終在心頭
走走走走走啊走
他鄉沒有烈酒沒有問候
家中才有自由才有九月九
親人和朋友舉起杯倒滿酒
飲盡這鄉愁醉倒在家門口
家中才有自由才有九月九
是啊,哪個流浪在外的人不想回家看看?哪個做父母的會不想他們的兒女回家看看?
此刻,不禁又讓我想起那位曾經訂購敲門聲的老人。老人的老伴去世了,兒子出國了,他便孤苦伶仃地獨居。雖然老人從不看報,可他卻一直堅持訂購報紙,而且還把報箱的入口故意堵死,他要求投遞員每天送報紙時要敲他的門,然後把報紙遞到他的手中。原來老人只是想要每天聽到那短暫的卻能讓他排遣寂寞的敲門聲,還有就是在他命歸西天后,不至於沒人發現。
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有很多老人都是這樣的處境。在兒女們需要時,他們總會衝在前面:子女生孩子了,老人要去帶孩子;兒女出國了,老人要去看房子……更有甚者,兩位老人要分頭行動,一個去兒子那裡幫忙照顧家,一個去女兒那裡幫忙照顧孩子。可當兒女們一但沒了這些需要,老人也就徹底地「退休」,只有「享受」寂寞的份兒了。有些兒女為了事業,為了工作,為了照顧孩子學習……一個月、兩個月、半年、一年,甚至幾年沒有回家看望父母,父母即便是重病纏身,也只會向孩子們報平安。
曾經有位孤苦的老人在敬老院的磚牆上寫下了這樣的一段留言:
孩子,當你還很小的時候,我花了很多很多的時間,教你慢慢地用湯匙,用筷子吃東西;教你穿衣服、綁鞋帶、系扣子;教你洗臉、梳頭;教你擦鼻涕、擦屁股……
這些和你在一起的點點滴滴,是多麼令我懷念不已!
所以,當我想不起來、接不上話時,請給我點時間,等我一下,讓我再想一想……極可能最後連要說什麼,我也一併忘記,請體諒我,讓我繼續沉醉在這些回憶中吧!
孩子,你是否記得,我們練習了好幾百回才學會的第一首兒歌?
你是否還記得,你每天都逼著我絞盡腦汁回答你是從哪裡冒出來的?
所以,如果我羅羅嗦嗦重複一些老掉牙的故事,如果我情不自禁地哼出我孩提時代的兒歌,請不要怪罪我。
現在,我已經忘記系扣子、綁鞋帶,吃飯時經常弄髒衣服,梳頭時手還會不停地顫抖……不要催我,不要發脾氣,請對我多一點耐心,只要有你在眼前,我的心頭就會有那麼多的溫暖。我的孩子!
如今,我的腳站也站不穩,走也走不動,所以,請你緊緊地握著我的手,陪著我,慢慢地向前走,就象當年我牽著你一樣……
我也不記得是在什麼地方看到這段話,只是被它感動,於是我就把它抄寫在日記本上,時常翻閱一下,以告戒自己不要忘記給年邁的父母打個電話,時常回去看看他們。每次讀完這段話,我都會淚眼婆娑,今天寫下它,更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我們應該清楚,相比錢物,老人更需要的是兒女的那聲問候,那聲叮嚀,一次團聚,一個笑容,一次牽手,一個擁抱……
常言說得好,錢花完了,可以再賺;情人沒了,可以再找;惟有父母走了,永遠不會再回來的,即使這邊再好,那邊再壞。
親愛的朋友們,敬老、愛老、養老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也是我們做人的本份和義務。如果你的父母還健在的話,那麼請別忘記,常回家看看他們,好好的愛他們吧,別讓自己留下「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如果父母已經不幸地永遠離開了,那麼也請記住,天下惟有父母的愛才是徹底無條件的大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