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長徵賞析簡短
2024-02-05 14:35:15 3
《七律長徵》賞析:
1、首聯。
「紅軍不怕遠徵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以豪縱的語勢,概括地寫出紅軍在長徵中的英勇無畏、樂觀豪邁、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等閒」是「尋常、平常」之意,顯示了詩人視自然之敵若梯米,玩社會之敵於股掌的統帥風度。「只」加強了堅定的語氣,具有強烈的感情色彩。「不怕」、「等閒」構成了全詩的主旋律。
2、頷聯。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這一聯是寫山,也是寫紅軍對山的徵服。從紅軍的視覺寫出,將五嶺、烏蒙這兩大高峻、廣袤的山脈化小,一如粼粼細浪,一如滾動泥丸,正因其小,則反襯出紅軍形象的高大與萬難不懼的精神。五嶺、烏蒙本是客觀的存在物,但當它進入詩人的視野,也就成了審美的對象。所以它不再是單純的山,而是被感情化了的對象。
3、頸聯。
「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這一聯是寫水,也是寫紅軍對水的徵服。紅軍渡過金沙江和大渡河在長徵史上有著重要的意義。金沙江寬闊而湍急,蔣介石夢想利用這一天險圍殲紅軍於川、滇、黔邊境。1935年5月紅軍巧渡金沙江。如果說巧渡金沙江是紅軍戰略戰術最富有智慧、最成功的一次戰鬥,那麼強渡大渡河則是紅軍表現最勇敢、最頑強的一次戰鬥。
4、尾聯。
「更喜岷山千裡雪,三軍過後盡開顏。」直抒紅軍徵服大雪山之後的歡樂心情。是對首聯的回應。開端言「不怕」,結尾壓「更喜」,強化了主題,升華了詩旨。「更喜」承上文而來,也是對上文的感情收束。紅軍過五嶺、越烏蒙、度金沙、搶大渡,從敵人的重圍中殺出一條血路,自然令人欣喜。這是一首革命英雄主義的宏偉樂章,是對紅軍長徵勝利的最為輝煌的美學總結。
關鍵詞: 七律 長徵 賞析 簡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