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徵文800字
2024-02-17 21:45:15 1
第一篇:
那是一段永遠滾燙的歷史,
那是一個令人窒息的時刻,
八年抗戰,中華民族終於贏來了最後的勝利。
一個甲子的輪迴,六十年的滄海桑田,歲月的冷冷風塵,仍不能讓這段歷史冷卻下來。
戰地的黃花在硝煙中盛開,含淚的笑臉在勝利後縱情綻放。
今天,讓我們的視線再度穿越歷史,回視那段烽火歲月,我們回視,不光是一次歷史的回味,更重要的是領回屬於我們的悲壯與勝利,苦難與光榮。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的槍聲拉開了中國人民14年艱苦抗戰的序幕。
雖然在許多曾遭受侵略者鐵蹄踐踏的城市和村莊中究竟發生過什麼,我們永遠無法了解清楚。但,一張張黑白的圖片上,被砍下的人頭,被刺刀剖開的肚腸,慘烈的畫面令人眩暈;偌大的廣場上,數萬名年輕人被包圍著,然後被日軍用機槍掃射,有的則被當作刺刀練習的活靶子,或是被澆上汽油活活燒死。他們臉上扭曲的痛苦令人刻骨難忘。
整整14年的時間裡,一個多災多難的民族在戰爭中掙扎,在戰火中奮起,終於從泥濘中站了起來。
勝利源於民族的覺醒,源於中華兒女築成的血肉長城。
從一盤散沙到萬眾一心,巨大的民族覺醒和空前的民族團結,決定了戰爭的過程和結局,是中華民族走向振興的重要標誌。
「東亞病夫居然奮起了,睡獅果然醒了。從前只是一大塊沃土,一大盤散沙的死中國,現在是有血有肉的活中國了……」66年前的7月7日,41歲的朱自清以「這一天」為題寫下了一段激情洋益的文字。
這一天,是「七七事變」兩周年紀念日。覺醒了中華民族抗戰的烽火,正以燎原之勢席捲全國。
沒有比「中華民族」四個字更讓炎黃子孫熱血沸騰了,沒有哪一次戰爭像抗日戰爭這樣牽動華夏兒女了,張自忠、左權、楊靖宇、彭雪楓……無數英烈用鮮血和生命,在中華大地寫下可歌可泣的壯歌。
讓我們捧杯在手。
這是慶祝抗戰勝利70周年的酒,也是祭奠抗戰英烈的酒,九泉下的先烈們,3500萬為抵抗日寇付出生命的同胞們,你們可品嘗到勝利瓊漿的甘甜?
熱血從未冷卻,70年後的今天,當年的金戈鐵馬、熱血時光時時縈繞在中華兒女的心頭。昔日的屈辱與血淚,讓我們時時警醒。昔日的抗爭和榮光,讓我們昂然挺立。因為中華民族那顆奔騰的心有著一個永遠的夢想——和平、尊嚴、正義。而它,將永遠照亮中華民族!
第二篇:
歷史不必全記得,全記得就難以拋下昨天;但歷史更不能全忘記,全忘記就意味著背叛。
六十年有多久?
六十年可以讓一個豆蔻女子成為一個耄耋老人;六十年可以讓一個呀呀學語的孩童成為已過花甲的老人;六十年可以讓兩代人先後走過「而立」……
抗日戰爭勝利六十年了。六十年的時間,21900天,525700小時……
這會不會太久了?對於一個人來講,也許久了些,但對於歷史來講呢?
1937~1945年,至今令許多人記憶猶新,那是一個炎黃子孫應該永遠銘記於心的血淚史,也是有史以來,中華民族所經歷的最大浩劫。
從「九·一八」事變到「七·七」事變,從東三省的陷落到日軍的全面侵華,在日本建立「大東亞共榮圈」的「豪言壯語」下,中華民族遭遇了滅頂之災。《淞滬停戰協定》、《塘活協定》、《秦土條約》、《何梅協定》一個又一個喪權辱國的協定讓中國陷入逆境,而國民政府在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的錯誤方針下,反而對共產党進行瘋狂攻擊。
日軍逼近北平、天津、華北。「西安事變」的發生以及美國加入反法西斯戰爭,促使蔣介石聯共抗日。接著,臺兒莊戰役、平型關大捷、百團大戰,一次次血肉橫飛、死屍遍野的戰役,打敗了「皇軍不可戰勝」的狂言。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國主義宣布無條件投降。
9月2日,在東京灣美艦「密蘇裡號」上舉行日本正式投降的籤字儀式。
9月9日,侵華日軍指揮官陸軍大將岡村寧次在投降書上簽字。
這段歷史,日本人民怎麼能忘記?中國人民怎麼能忘記?世界人民怎麼能忘記?
六十年過去了,或許今天的我們更應該慶祝勝利而不是回味苦難。因為世界是尊重強者,而不是同情弱者。
當金色的陽光再次普照大地的時候,當我們享受這先輩們用青春熱血換來的和平時。我們有更多的是感動。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要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和平,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在抗日戰爭中所表現出來的民族精神,努力掌握現代科學知識,像革命前輩一樣,擔負起振興中華的重任,讓我們中華民族永遠立於世界優秀民族之林!
前進,不願落後挨打的同胞們!
前進,珍惜幸福生活的同胞們!
前進,為中華民族強盛繁榮的同胞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