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主要分布在哪個省 苗族的傳統節日和風俗
2024-02-05 05:00:17 1
苗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貴州、四川、雲南、廣西、海南等七個省區。苗族的傳統節日有苗年、四月八、龍舟節、吃新節、趕秋節等,風俗也有很多,吃油茶、山泥鰍、青菜,住吊腳樓,用火爐等,與漢族習俗有很大區別。
一、苗族主要分布在哪個省
苗族,一個古老的民族,其祖先是蚩尤,最先居住於黃河中下遊地區,目前主要分布於中國的湖南、湖北、貴州、四川、雲南、廣西、海南等七個省區。另外,苗族還散布在世界各地,除了中國外,還分布在東南亞的寮國、越南、泰國等國家和地區。
二、苗族的傳統節日和風俗
(1)苗族的傳統節日
苗族的傳統節日比較多,有苗年、四月八、龍舟節、吃新節、趕秋節、鬥馬節等,其中以過苗年最為隆重,龍舟節最為熱鬧。
節日:苗年,相當於漢族的春節
時間:秋後舉行
內容:節日早晨,苗族人將做好的美味佳餚擺在火塘邊的灶上祭祖,在牛鼻子上抹酒以示對其辛苦勞作一年的酬謝,盛裝的青年男女跳起踩堂舞。
節日:龍舟節,水面划船比賽
時間:每年的農曆五月五日,或二十四日至二十七日這五天
地點:貴州的臺江、施秉兩縣交界處的清水江兩岸,和注入這段河的臺江巴拉河兩岸
內容:居住在河兩岸的苗族群眾(在這裡的平寨、廖洞等六七十個苗族村寨,每家都有一至兩條划船比賽用的龍船),輪流舉行盛大而隆重的龍舟競賽。
(2)苗族的傳統風俗
苗族的傳統風俗在吃、穿、住上,與漢族很大不同:
1、吃:苗族的油茶很出名,油茶是將油炸後的爆花米,摻水煮成的待客茶,客人喝了,主人高興,不喝,則視為瞧不起主人;另外還有吃山泥鰍(晰蜴,統稱四腳蛇),將處理後的山泥鰍加少量米粉,一起醃入罈子內,用來招待貴客;最後還有吃青菜,苗族人農曆過年喜歡吃青菜,一般不切碎。
2、穿:苗族老人一般穿無領斜扣大襟衣,束腰帶,穿褲腳,打綁腿;中年人和青年人,穿開襟上衣,短而小,布料多是自產的「家機斑衣」;婦女服飾另具風格,上身穿無領鑲邊繡花衣,綴欄插花瓣與其間,下身著鑲邊、繡花或數紗寬腳褲。
3、住:苗族常住吊腳樓,吊腳一般2-3屋,上層為人居住,下層用來貯藏糧食,存放農具、堆放柴草、土灰,或圈牛、羊、豬及廁所等;苗族人家裡常用火爐,形狀為方形,上面周圍用木板蓋好,四周用磚、石砌好,中間圍成正方形火塘,用來燒火做飯,周圍下層為空間,用以關雞、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