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著烈士的足跡前進國旗下講話稿
2024-01-20 07:16:15 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很快就要到清明節了,說起清明節,我們不禁回想起中華民族艱難跋涉的過去。小編收集了踏著烈士的足跡前進國旗下講話稿,歡迎閱讀。
踏著烈士的足跡前進國旗下講話稿【一】
老師們,同學們,大家上午好:
在這個開滿鮮花,一片爛漫的季節,本周我們將迎來4月5日的清明節。4月是一個緬懷烈士的節日。不記得歷史,就是一種背叛。
面對春天,不禁回想起當年無數烈士們以自己的一腔熱血,保衛家鄉,捍衛熱土的悲壯場面。是烈士們用自己的生命和鮮血澆灌了中華沃土,裝點了春天的中國!是先烈們用自己的鮮血染紅了國旗,用自己寶貴的生命為共和國奠基。先烈的功績是不朽的,他們的精神是永存的,共和國不會忘記他們,人民不會忘記他們,我們青少年兒童更不會忘記他們。
歷史,讓一批又一批有膽有識的英雄兒女們將鮮血灑在了戰場。他們的無畏與堅定的信念,為抵禦外來侵略築起了一堵厚硬的牆。他們不朽的靈魂好像是指路明燈,引領著後輩走向勝利的彼岸;他們的精神好像一根擎天巨柱,支撐著中華民族千秋萬代!烈士們,我們不會忘了你們。你們的英勇事跡將被炎黃子孫、華夏兒女,一代一代地傳頌下去。我們永遠不忘歷史,永遠不忘給我們帶來春天的烈士們。
緬懷先烈的豐功偉績,憧憬著美好的將來,我們必定會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證明一切。時光漫漫,許多東西都會如同過眼浮雲,稍縱即逝,祭掃烈士墓所激發出來的堅定信念,永遠銘刻在心,終生不滅!
烈士們的生命雖然短暫,匆匆而來,匆匆而去。但是,又怎麼能以生命的長短來評價一個人的榮辱呢?我們來到了這裡,一年又一年,我們對烈士的祭奠,已經說明了一切。革命烈士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
烈士們的鮮血沒有白流,它們澆灌的鮮花正在綻放,並將豔麗無比,我們的祖國正在發展,正在騰飛,烈士們可以含笑九泉了。
同學們,讓我們踏著烈士的足跡前進,勤奮學習,以優異的成績報效祖國。
踏著烈士的足跡前進國旗下講話稿【二】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清明節——重拾忠孝美德》。
前天4月4日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節。每當這時,人們都會去祭祖焚香,踏青掃墓,以表達對先人賜予後人生命的不盡感恩,對逝去生命的綿綿不絕的哀思和對先賢道德風範的深切緬懷。
在中國,祭祖是和孝道聯在一起的。孔子說:「慎終追遠,明德歸厚。」我們不能簡單地把祭祖掃墓說成是迷信,把孝道斥之為封建糟粕。孝,狹義說就是善事父母,廣義說就是報國愛國。漢字的「教」字就是一個「孝」字加一個「文」字,意思是教育首要的就是要人懂得孝道,即所謂「百善孝為先。」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一個連父母都不敬的人,恐怕連動物都不如。對我們來說,怎樣孝敬父母是個很現實的話題。我們是學生,在物質上還不能回報父母,但在其他方面,我們其實有很多可以做的。比如:不讓父母擔心,「好勇鬥狠,以危父母,此不孝也。」我們不能讓父母因為我們而一輩子都抬不起頭;再如:不讓父母太過操心,現在我們物質生活豐富,不需要我們去打工補貼家用,因此,我們在思想上行為上就應當充分尊重父母長輩的意見和教導。又如:學會讓父母寬心,「自古子孝父寬心。」孝敬父母最重要的就是要理解父母的期望,將來報答父母。那父母最大的心願是什麼呢?是自己的子女能夠過得好,過得幸福。因此,我們作為子女應該好好做人,刻苦學習,將來在實現個人價值的同時,報答父母,同時奉獻社會,服務國家。
同學們,當我們津津樂道於西方的節日時,請不要忘記我國傳統節日所蘊含的精神對我們做人處事的指導,那麼,讓我們借清明節,再一次通過敬仰先賢獲得一次精神的洗禮,通過追憶英烈獲得一次思想的淨化。
「淸明前後,種瓜種豆。」清明是播種的季節,也必將是收穫的開始。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踏著烈士的足跡前進國旗下講話稿【三】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不忘歷史,踏著先烈的足跡前進》。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很快就要到清明節了,說起清明節,我們不禁回想起中華民族艱難跋涉的過去。
在鴉片戰爭之後的一百多年間,中國在列強的船堅炮利、統治者的黑暗腐朽、軍閥勢力的割據、恐怖中飽受摧殘和凌辱;然而,再兇的侵略者徵服不了我們民族追求自由的決心,再重的包袱壓不跨中國人民不屈的脊梁,於是,千百萬英雄的中華兒女前僕後繼,不懼艱險,他們用自己的汗水、鮮血甚至生命架起中華民族再次崛起的橋梁。
崢嶸歲月已遠去,但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卻長存我們心底。我們緬懷他們,就是要繼承烈士遺志,傳承烈士美德,為祖國的復興、民族的昌盛盡職、盡責。在此,我建議同學們做到以下幾點:
1、牢固樹立愛國主義思想
誰不愛自己的親人,誰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但是革命先烈能夠為追求祖國獨立和民族解放毅然捨棄親人和生命,這需要多麼大的勇氣和多麼強烈的愛國心啊!我們應該學習先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始終將自己的命運和祖國的命運聯繫在一起。有同學說,我現在還小,而且也沒有戰爭,怎麼愛國呀?其實,愛國首先是信念,然後是行動。對於我們小學生來講,最好的愛國形式就是好好學習,努力鍛造實力,為將來建設祖國儲備更多的知識和能力。
2、要有強烈的進取心和責任意識
革命艱難曲折,荊棘遍布,沒有革命者憂國憂民的責任意識和矢志不移的進取心,哪會有抗日戰爭的勝利?哪兒會有新中國的誕生?沒有新中國的誕生,哪有今天幸福的生活?有的同學說:道理我都懂。但是,在學習中一遇困難就想退縮,一提勞動就拈輕怕重,這是有進取心的表現嗎?還有,學校三令五申不要隨地丟垃圾,要保持校園的整潔,但是,我們看到的是廢紙、塑膠袋滿天飛,但很少看到哪位同學主動把它撿起送進垃圾箱。素不知,責任心要從身邊的小事培養,要從愛護我們的校園做起啊!
3、要緊密團結,齊心協力
革命成功並非一個人的功勞,同樣,大到建設祖國,小到愛學校、愛班級也要依靠團體的力量。在學習與生活中,同學們要學習革命先烈緊密團結,為共同目標而齊心協力的優良作風,多付出,多幫助,團結互助,攜手共進。
同學們,歷史漸漸遠去,但革命志士的事跡已化作民族精神在我們心中深深紮根,我們一定會繼承和發揚他們優秀的革命傳統,沿著他們指引的方向不斷的前進。我的講話完了,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