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全國愛國衛生運動月演講稿[推薦]
2024-01-31 17:03:15
4月份是「全國愛國衛生運動月」這個時候很多學校會舉辦演講比賽。下面為大家準備演講稿,歡迎大家參考。
第1篇:愛國衛生月演講稿
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說說愛國衛生月」。
同學們,四月是個春暖花開的季節,可你還知道四月是個什麼月嗎?告訴你吧,四月是全國愛國衛生月。因為衛生工作關係到每一個人,所以請大家在日常工作、學習、生活中積極主動做好衛生工作,保持良好的正確的衛生習慣,促進健康成長。
1、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注意飲食衛生,不在路邊小攤隨便購買食品。在個人衛生習慣中,養成飯前便後要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不隨便使用別人的生活用品,如毛巾、衣服、拖鞋、餐具等。遵守作息時間,做到起居有規律。
2、均衡飲食,隨氣候變化而增減衣服,定期運動,充足休息。在日常生活中同學們應該按照生活規律,定時用膳,三餐飯做到定量,特別是早晨,我們有的同學就往往因為睡懶覺而未吃早餐,這對身體健康和學習精力都是不利的。另外隨著天氣變化而適當增減衣服,當心著涼。
3、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避免前往空氣流通不暢、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隨著天氣逐漸轉熱,教室、宿舍一定要保持通風狀態,讓門窗敞開,使空氣對流,把人體呼出的二氧化碳等氣體隨著空氣排到外面去,避免造成室內有異味存在。
同學們,美麗的環境需要我們共同營造,文明的習慣靠我們平時一點一滴地養成。讓我們行動起來,借「愛國衛生月」的契機,人人動手,為創一個乾淨,清潔的校園一起努力!
第2篇:愛國衛生月演講稿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能站在國旗下演講,感到非常高興。我演講的題目是「講文明,講衛生,爭做文明小衛士」。
四月份是「全國愛國衛生運動月。大家都知道,地球是我們人類的母親,大自然是我們最親近的朋友,學校是我們的家園。
可是,在這美麗的校園,卻有著許多不協調的地方,在亮堂堂的水泥路上舞動著一張張紙屑,在碧綠的冬青中時常可見各式各樣的包裝袋.....這些紙屑,這些包裝袋,從何而來呢?天上自己掉下來的嗎?地上自己長出來的嗎?同學們肯定回答「不是」。這是個別同學的所作所為。在我們這個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的美麗校園裡,仍有個別同學隨地吐痰、亂扔果皮、紙屑,這些都是不文明行為。
不久前,曾看到這樣一則報導,說的是新加坡,新加坡是一個通用英語的國家,這個國家的公共場所的各種標語大多是用英語書寫。但其中的一些文明禮貌的標語,如「不準隨地吐痰」、「禁止吸菸」、「不準進入草坪」等卻用中文書寫。為什麼呢?人家回答:「因為有這些不文明行為的大多數是中國大陸的遊客。」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學校長語重心長地說:「不文明行為也是國恥。」
以上的事例表明,文明其實是由細節構成的,反思我們的所作所為可見文明離我們還有一段距離。在我們身邊,在一部分同學身上,還存在著一些不文明的行為。例如,在我們的校園內、樓梯上總能見到與我們美麗的校園極不和諧的紙屑,尤其是周六、周日教室裡、校園內食品袋、方便麵盒隨處可見,甚至有的同學認為:反正有值日的同學打掃,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學在教室走廊上追逐打鬧,走路推推搡搡習以為常;還有部分同學相互之間講髒話、粗話,隨意攀爬樓梯扶手,甚至還有個別同學故意損壞學校的公共財物。我們很多同學把文化知識的學習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會公德的培養,文明習慣的養成,而這恰恰從本質上展現出一個人的思想品質。事實上,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保證我們順利學習的前提,也是樹立健康人格的基礎。在學校沒有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同學就可能目無紀律,不講衛生,擾亂班級的學習環境。相反,如果我們養成了文明的行為習慣,學習環境就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現在,我們正處於人生中最關鍵的成長時期,我們在這個時期的所作所為,將影響到我們自身的素質,而文明的行為就在幫助我們提高自身的素質。所以,我們首先應該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一個懂文明、有禮貌的謙謙君子,然後才是成才,不能做一部單純掌握知識技能的機器,而要成為一個身心和諧發展的人。
現在是手足口病的高發期,我們一定要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多通風,不吃生冷食品,保證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我們一定要愛護公共環境,並經常把看到的一些紙屑、塑膠袋撿到垃圾桶裡去。
為了我們的健康,我們應杜絕一切危害健康、汙染環境的不文明行為,希望大家:從我做起,從小做起,從現在做起,爭做「文明小衛士」,讓一切疾病遠離我們,讓我們擁有更加文明、衛生、健康的生活,我們的校園將變得更加美麗。
第3篇:愛國衛生月演講稿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早上好!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說說愛國衛生月」
同學們,四月是個春暖花開的季節,四月也是全國愛國衛生月。剛剛過去的4月7日是世界衛生日。每年的這一天,世界各地的人們都要舉行各種紀念活動,來強調健康對於勞動創造和幸福生活的重要性。因為衛生工作關係到每一個人的生活,所以大家在日常工作、學習、生活中積極主動地做好衛生工作,保持良好的正確的衛生習慣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跟大家講一講日常生活中要特別注意的幾點:
1.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要經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是接觸公共物品後先洗手再觸摸自己的眼睛、鼻子、嘴巴和食物。
2.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遮住口鼻,然後將紙巾丟進垃圾桶。
3.儘量少去人流大量聚集的地方。
4.避免接觸流感樣症狀(發熱,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
5.平時要注意鍛鍊身體,早睡早起並保證充足睡眠,攝取足夠營養,增強自身對抗各種疾病的能力。
6、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要注意飲食衛生,尤其不要在路邊小攤隨便購買食品,因為路邊攤是不衛生的,各種塵埃、蒼蠅、不乾淨的食品用具等都隱藏著很多有害細菌。
7、在個人衛生習慣中,還要養成飯前便後要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不隨便使用別人的生活用品,如毛巾、衣服、拖鞋、餐具等。遵守作息時間,做到起居有規律。
8、均衡飲食,隨氣候變化而增減衣服,定期運動,充足休息。在日常生活中同學們應該按照生活規律,三餐做到定時定量,不暴飲暴食,特別是必須要吃早餐,不吃早飯對身體健康和學習精力都是不利的而且容易導致膽結石等疾病。另外隨著天氣變化而適當增減衣服,不要著涼,俗話說春捂秋冬,醫務室發現最近很多身體不舒服的同學就是因為衣服穿得太少造成的。
9、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隨著天氣逐漸轉熱,教室一定要保持通風狀態,讓門窗敞開,使空氣對流,避免造成室內有異味存在。我們平時發現絕大部分教室都是門窗緊閉,這不僅對健康不利還影響大家的大腦思考能力。希望從今天起能看到每個教室的門窗都是保持在通風狀態。
特別要提醒大家的是,一旦發現傳染病要立即隔離送醫院就診並報告學校,班級內感冒發燒超過5人務必要報告學校醫務室,並在醫務室的指導下實施防禦措施。同學一旦覺得身體不適也要及時告知老師和家長,及時就診,不要延誤病情。
同學們,美麗的環境需要我們共同營造,文明的習慣靠我們平時一點一滴地養成。讓我們行動起來,借「愛國衛生月」的契機,為創造一個美麗、清潔、健康的校園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