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東芝事件:35億賣給蘇聯4臺工具機,卻害了美國海軍
2024-01-26 16:03:19 1
導語:日本東芝公司在美蘇冷戰時期以35億日元的高價走私了4臺數控工具機給蘇聯,讓美國海軍瞬間就失去了探測蘇聯水聲的優勢,日本最後迫於壓力對東芝公司展開檢查並抓獲所有涉案人員,連首相都出面道歉,並在美國的50多家報紙上刊登了「悔罪廣告」,下面就跟著探秘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日本東芝事件經過
相信大家都知道蘇聯和美國的關係,一直都很僵,特別是冷戰時期,雖然沒有發生像一樣的戰鬥,但是在這樣一個特殊時期,各國之間也是暗流湧動,蘇聯曾在1970年,與義大利達涅利公司談判,希望購買加工船隻螺旋槳的數控工具機,但是被美國從中作梗阻止了,蘇聯卻並沒有就此罷休,他們又找到了日本東芝公司,用35億日元的高價買走了4臺高精度的數控工具機,日本東芝公司都不敢相信,四臺小小的工具機竟然買到了如此高價,但是在這場交易中,蘇聯才是最大的得利方,他們所獲得的根本無法用金錢來衡量。
由於巴黎統籌委員會的禁運規定,日本將挪威作為轉運地,因為挪威是「北約」國家,這樣不會違反禁令。於是在1983年的一個深夜,日本芝浦碼頭運走了數十箱工具機部件,這就是震驚全球的「東芝事件」。其實挪威早就和蘇聯建立了貨物的特殊運送渠道,挪威還為蘇聯提供過火炮自動瞄準計算機,而這其實也是「巴統」明令禁止的。
工具機對於蘇聯到底有多重要?
蘇聯其實在1957年就造出了第一艘核動力潛艇「列寧共青團號」,但是由於技術落後,核潛艇的噪聲巨大,一直以來都是蘇聯海軍的一個心病,原因也十分簡單,就是蘇聯的加工技術水平低於西方的同期產品的製造,就比如蘇聯當時創造的「阿爾法號」,當它在挪威海域活動時,引起的噪音在大西洋的另一側也就是美國海軍的監聽站都能聽到,而這顯然是十分不利於戰鬥的。
蘇聯就是由於缺少高精度的螺旋槳加工技術,才沒有辦法造出噪音小的潛艇,而日本東芝公司提供的這種工具機就剛好可以達到這種技術,這樣一來造出的潛艇就很難使美國的聲吶察覺到。這也就是蘇聯不惜花費35億日元,購買這小小的4臺工具機的最關鍵原因。
東芝事件的嚴重影響
本來東芝公司的報價出奇的高,10億日元一臺,按照當時的匯率,也就是500萬美元,因為東芝公司也知道這筆交易的風險極大,要是蘇聯殺價太狠就不達成交易,但沒想到的是蘇聯提出購買4臺,並且超量購買零件,而且也只砍了兩成的價,最終以87折成交,東芝差點笑出聲,但是表面上還是要表現的不願同意,並說「任何資本主義國家都不會有這種膽量」,也是吊住了蘇聯人的胃口。
最終這4臺小小的工具機,改變了美國和蘇聯的局勢,讓美國海軍瞬間就失去了探測蘇聯水聲的優勢。本來蘇聯和東芝的交易可以說做的天衣無縫,但是從那之後,北約各國探查到的蘇聯潛艇的噪音,越來越小,這使美國的追蹤難度加大了不少,於是美國就開始懷疑,直到日本公司的職員發生糾紛辭職,並一怒之下向「巴統」揭發了此事,真相才浮出水面,但是東芝公司對此矢口否認,直到1987年,美國完全掌握這件事的證據時,日本才被迫道歉。
於是在證據的壓力之下,日本警視廳才開始對東芝公司進行了突擊檢查,並抓捕了東芝公司所有的涉案人員,但是美國的強大大家也是知道的,就比如,所以最後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不得不向美國道歉,並花費一億日元在美國的50多家報紙上刊登了「悔罪廣告」。就連「轉運站」挪威也心驚膽戰,向美國保證再也不會發生此類事件了,並且不久後,還以竊取情報為由,驅逐了蘇聯外交官和貿易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