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上帝教為什麼會在廣西興起?原因是什麼
2023-04-01 13:03:25 1
拜上帝教的創始人洪秀全和馮雲山都是廣東人,但這兩位鬱郁不得志的落魄書生,卻率先在廣西打出一片天。
人們不禁要問:為什麼是廣西?為什麼一群中國人,打著西方宗教旗號,竟能聚攏大批教眾與清廷爭奪江山?
教科書一般總結為:階級矛盾;外國侵略;自然災害。
這個適合所有晚清起義的答案自然不能說錯,但忽略了至關重要的一點,那就是:西方基督教在廣西的同步傳播!
眾所周知,自康熙尤其是雍正實施全面禁教以後,基督教無時無刻不想重返中國市場。因此,當中國大門被強行打開,傳教士逐步獲得傳教權力後,他們便迫不及待地湧向各地,建教堂、辦學校、設醫院、搞慈善,恨不能讓上帝福音一夜間傳遍華夏大地。
除了親自傳教外,西方傳教士還發明了一種新式的傳教方法,即訓練華人教徒向中國人傳教,藉此消除種族之間的陌生感。最著名者,即為德國傳教士郭士立於1844年在香港創辦的福漢會。
郭士立,也叫郭實臘,在華時間長達20多年,是近代史上十分著名的來華傳教士,對中國影響很大。他認為,要將福音傳遍中國,「只能由中國人自己勸導」。
福漢會,顧名思義,「欲漢人信道得福」。該會創辦時,只有會員21人,只有郭士立和羅孝全兩個外國人。羅孝全,就是後來在廣州給洪秀全講述基督教義的那位。
說白了,福漢會並非傳統的教堂,而是華人牧師的訓練中心。經過簡單培訓,皈依基督教的華人,即可奔赴內地開展布道工作。該會發展迅速,短短幾年間,會員數量已達幾千人,在中國各地建立起傳道分站。
廣西,恰恰是福漢會極為看重的地方,至1846年,已設有桂林、柳州、梧州、桂平、南寧、太平等六個分站。
有關史料顯示,在洪秀全、馮雲山從廣東轉到廣西進行拜上帝教的宣傳後,許多福漢會會員紛紛加入拜上帝教,對早期的太平天國產生重要影響。
英國軍艦神使號艦長費旭班曾回憶說,他和很多太平軍談過話,這些太平軍說曾在香港上過學,並說首領羅大綱也是福漢會會員。
《太平軍及其補救之道》一文中,則記載一位前太平軍在上海訪問麥都思時說過的話:「我們經常出入他(郭士立)的家,聽他談話;而且在廣西有很多拜耶穌的人準備加入他們(太平軍)裡面。」
後來,額爾金率領英國艦隊沿長江上溯時,他曾在報告中說,郭士立在叛亂者中深負盛名。他的翻譯則這樣記載:
「在蕪湖時,我從他們中的一些人得知,他們把開始學習教義歸因於已故的郭士立博士,這一事實我以前從未聽說過。但我認為,這位精力極為旺盛的人通過他當地的福漢會的幫助,在建立拜上帝會方面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是非常可能的。」
其實,洪秀全後來到廣州讀到的《新約》,就是郭士立翻譯的。也有外國人說:「大概馮雲山於1848年曾訪問郭士立於香港,且有可能受其洗禮。」但現存福漢會文件中,有一份曾接受郭士立洗禮的名單,上面並沒有馮雲山的名字。
應該可以肯定,福漢會與拜上帝教之間存在密切關係,洪秀全、馮雲山的很多基督教知識也確實來自於郭士立,而拜上帝教之所以能在廣西打開局面,同樣與福漢會在廣西所做的工作分不開。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儘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