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城芒碭山西漢古墓群
2023-04-01 20:40:27 3
永城芒碭山西漢梁王陵墓群,漢墓中出土的金縷玉衣、青銅器、玉器、鎏金車馬器等大批文物,具有較高的考古科研價值。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永城芒碭山西漢古墓群
出土地點
永城芒碭山
所屬年代
西漢
目錄
1歷史
2文物價值
摺疊編輯本段歷史
芒碭山歷史悠久,屬皖北丘陵西延部分,形成於中生代,距今約0.8-1.37億年。春秋時期屬宋國,秦初置碭縣,又置碭郡,以有碭山故名,碭郡城址至今猶存。西漢時期置芒、碭二縣,碭縣屬梁國,芒縣屬沛郡,東漢時芒縣改稱臨睢縣。區內文物古蹟眾多,最令人嘆為觀止的是西漢梁王陵墓群,數量之多,規模之大,價值之高,分布之集中,可謂世界罕見,全國獨一無二。漢墓中出土的金縷玉衣、青銅器、玉器、鎏金車馬器等大批文物,堪稱稀世珍寶,具有較高的考古科研價值。漢墓中所遺存的"四神壁畫",早於敦煌壁畫600餘年,被世人譽為"敦煌前的敦煌,敦煌外之敦煌"。西漢梁王陵墓群以其龐大的規模與非凡的價值,於199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旅遊區內,不同時代的文物古蹟幾乎涵概了中國歷史演變的全過程。
合併圖冊
合併圖冊
最令人嘆為觀止和富有考古欣賞價值的當屬西漢梁國王室陵墓。西漢分封諸王、芒碭山屬梁國,梁王劉武建梁苑三百裡,把芒碭山視為不可多得的風水寶地,不惜巨金在此修築陵墓,此後梁國八代九王、王后、大臣死後均葬於此,形成規模宏大的地下宮殿群。1996年,芒碭山西漢梁王墓群 被評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迄今已發現西漢王室墓葬二十二處,已發掘並對外開放的梁孝王陵、梁孝王王后陵及梁共王劉買陵,"斬山為槨,穿石為藏",結構複雜、氣勢恢宏,令人為之震驚。
特別是梁孝王王后陵,總面積1600多平方米,容積6500多立方米。由東宮、西宮及三十四間貯藏室組成,猶如龐大的地下宮殿,其年代早於北京十三陵1300年之久,規模大於定陵兩倍之多,被中外考古界譽為"天下第一石室王陵",墓內有構築絕妙的坐便、冰窖、壁櫃等。這是地下漢文明的代表作,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王后陵中還有一條長達53米的相思甬道,相傳便是梁王與王后地下相會的通道。
摺疊編輯本段文物價值
梁共王劉買陵內遺存的《四神壁畫》,早於敦煌壁畫630餘年,被國內外考古專家讚譽為"敦煌前之敦煌,敦煌外之敦煌"。僖山漢墓出土的金縷玉衣,作為"國之瑰寶"先後赴美國、日本、新加坡各國巡迴展出,為古老悠久的中原文化增添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