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經濟四大挑戰:中國發展低碳經濟面臨四大挑戰
2023-03-31 05:38:01 1
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汙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是人類社會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後的又一次重大進步。低碳經濟實質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潔能源開發、追求綠色GDP的問題,核心是能源技術和減排技術創新、產業結構和制度創新以及人類生存發展觀念的根本性轉變。
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帶來能源消費的持續增長。「高碳」特徵突出的「發展排放」,成為中國可持續發展的一大制約。怎樣既確保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又不重複西方發達國家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謀發展的老路,是中國必須面對的難題。
發展低碳經濟面臨挑戰二
「富煤、少氣、缺油」的資源條件,決定了中國能源結構以煤為主,低碳能源資源的選擇有限。電力中,水電佔比只有20%左右,火電佔比達77%以上,「高碳」佔絕對的統治地位。據計算,每燃燒一噸煤炭會產生4.12噸的二氧化碳氣體,比石油和天然氣每噸多30%和70%,而據估算,未來20年中國能源部門電力投資將達1.8萬億美元。火電的大規模發展對環境的威脅,不可忽視。
發展低碳經濟面臨挑戰三
中國經濟的主體是第二產業,這決定了能源消費的主要部門是工業,而工業生產技術水平落後,又加重了中國經濟的高碳特徵。資料顯示,1993—2005年,中國工業能源消費年均增長5.8%,工業能源消費佔能源消費總量約70%。採掘、鋼鐵、建材水泥、電力等高耗能工業行業,2005年能源消費量佔了工業能源消費的64.4%。調整經濟結構,提升工業生產技術和能源利用水平,是一個重大課題。
發展低碳經濟面臨挑戰四
作為發展中國家,中國經濟由「高碳」向「低碳」轉變的最大制約,是整體科技水平落後,技術研發能力有限。儘管《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規定,發達國家有義務向發展中國家提供技術轉讓,但實際情況與之相去甚遠,中國不得不主要依靠商業渠道引進。據估計,以2006年的GDP計算,中國由高碳經濟向低碳經濟轉變,年需資金250億美元。這樣一個巨額投入,顯然是尚不富裕的發展中中國的沉重負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