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什麼是中華民族共同的價值追求(中華民族和合理念的價值追求)

2023-10-16 10:44:46

什麼是中華民族共同的價值追求?作者:徐碩和合理念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蘊含著極其深刻的哲學思辨與中國智慧殷周時期,「和」與「合」已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單獨成字「和合」二字合用,最早出自於春秋時期的《國語·鄭語》「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於百姓者也」,意指商契能和合「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教,進而能使百姓安居樂業縱觀中華文化整體發展脈絡,和合理念一直貫穿其中,融合於各個時期、各個學派的思想體系,滲透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既是人們內心的德行追求,又是處理各種關係的價值準則在《之江新語》中指出:「『和』指的是和諧、和平、中和等,『合』指的是匯合、融合、聯合等這種『貴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載物、和而不同』的寬容品格,是我們民族所追求的一種文化理念」,精準闡述了和合理念的文化要義與民族品格,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於什麼是中華民族共同的價值追求?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什麼是中華民族共同的價值追求

作者:徐碩

和合理念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蘊含著極其深刻的哲學思辨與中國智慧。殷周時期,「和」與「合」已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單獨成字。「和合」二字合用,最早出自於春秋時期的《國語·鄭語》「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於百姓者也」,意指商契能和合「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教,進而能使百姓安居樂業。縱觀中華文化整體發展脈絡,和合理念一直貫穿其中,融合於各個時期、各個學派的思想體系,滲透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既是人們內心的德行追求,又是處理各種關係的價值準則。在《之江新語》中指出:「『和』指的是和諧、和平、中和等,『合』指的是匯合、融合、聯合等。這種『貴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載物、和而不同』的寬容品格,是我們民族所追求的一種文化理念」,精準闡述了和合理念的文化要義與民族品格。

天人合一 和諧共生

青山綠水,山巒峰谷,是自然的和諧;天有其時,地有其財,人有其治,天人合一,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天人合一、和諧共生觀念的形成在中國古代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發展階段。在人類文明早期,由於認識水平有限,人類對大自然懷有極強的畏懼之心,認為天是一種至高無上的存在,世間萬物的生殺予奪皆由上天主宰。《詩經·大雅》中記載:「帝遷明德,串夷載路。天立厥配,受命既固。」意思是說,國家之所以穩固,全因上天為其派來了明德之君,且此明德之君的一切行為皆受於天命。至周朝以後,天的神秘性有所弱化。孔子有言:「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在他看來,即使天不言不語,四季皆照常運行,萬物皆正常生長。在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中,「天人合一」是一種至高的境界追求,人們期望天與物與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人與自然能夠融和一體、和諧共生。孔子主張人所具有的仁愛本性與天命是相合一的,應以仁愛之心善待天地萬物。孟子也提出:「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道家同樣對自然持敬畏之心。老子主張「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指出順應自然才是人類生存之道。莊子進一步提出「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主張人應與自然萬物融為一體,不要刻意去追求「自我」的欲求,以致破壞自然之道,充分彰顯了對人與自然和合共生的生命體悟。天人合一、和諧共生觀念逐步成為中國傳統社會主流文化價值觀念的重要內容。

以和為貴 協和萬邦

中華民族歷來是一個愛好和平的民族。在處理國與國之間的關係時,講求「以和為貴」「協和萬邦」。「以和為貴」出自《論語·學而》,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協和萬邦」出自《尚書·堯典》,其中記載「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這是堯帝在處理各部族關係時所遵循的政治理念。這裡的「協」意為「協調」,其目的在於「和」。「協和萬邦」就是強調為政者要明智揚德,使家族親密和睦,百姓和諧相處,進而協調萬邦諸侯能夠和諧合作、友好往來,這樣國家才能安穩平定、天下太平。在五千多年歷史長河中,無論是儒家的「親仁善鄰」「四海之內若一家」,道家的「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還是墨家的「兼相愛、交相利」「兼愛」「非攻」,其中蘊含的「以和為貴」「協和萬邦」理念一直為歷代政治家和思想家所傳承與推崇,成為中華民族處理國家、民族關系所遵循的重要價值理念。

和而不同 求同存異

在中國古代哲學思想中,「和而不同」是和合理念的重要體現,也是一種重要的為政治國、為人處世的價值觀念。早在西周末年,古代先哲就提出了「和同之辯」的哲學命題。據《國語·鄭語》記載,西周史伯與鄭桓公論政,批評周幽王喜歡邪惡奸佞、愚昧淺薄之人,指出這種行為是「去和而取同。夫和實生物,同則不繼」。在他看來,「和」是一種差異性、多樣性的統一,萬物生長都以「和」為基礎。只有不同事物在和諧統一中才會產生新事物,如果事物完全相同則無法繼續發展。晏子答齊景公問話時進一步闡釋了「和」與「同」的辯證關係,據《左傳·昭公二十年》記載,齊侯問晏子「和與同異乎」?晏子舉例答道,在為政治國中,國君提出一種想法,大臣可以從不同角度提出不同意見,使國君的想法更加完善周全便是「和」;如果國君獨斷專行,大臣只會一味附和,國君的錯誤意見得不到糾正就是「同」。「和而不同」的完整表述最早出自《論語·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進一步拓展了晏子「取和去同」的觀點,肯定事物之間帶有差異性的和諧統一。孔子「和而不同」思想深刻反映出「和合」的精神實質,即不同事物或觀點在融合過程中的對立統一、求同存異。正是這種同中有異、異中有同,才使得中華和合文化理念歷經數千年始終文脈不斷、歷久彌新。

人心和善 知行合一

人心和善是和合理念在個人層面上的根本要求,也是實現其他層面和合理念的道德基礎。自古以來,對於「和」「善」的崇尚一直深深根植於中國人的價值觀念中。《大學》開篇即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人心和善的核心在於孔子提出的「仁」,就是人與人之間要互相友愛。弟子樊遲問仁。子曰:「愛人。」愛人,就是要和善仁愛、與人為善。具體來說,就要做到仁愛忠恕。所謂「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所謂「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同時,在和合理念中,還要善於將和善之心推己及人,不僅善待自己的至親摯友,更要將和善友愛之心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觀念推廣到社會生活中去。另外,只「知」和善之心還不夠,儒家認為,「知」更要落到「行」之上,做到「知行合一」,即「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在儒家看來,若想立君子之志、成聖賢之德,必須首先修養自身德行,啟發內在良知與道德自覺,同時還要付諸行動為他人作出示範榜樣,以和善之心、善德之行成就齊家、治國、平天下之大業,最終使整個社會都能達到和諧美好的理想狀態,至此,和合共生,天下大同。(徐碩)

來源: 學習時報

,
同类文章
你想燒香和崇拜佛嗎?

你想燒香和崇拜佛嗎?

雖然人們聽說過他們的手,但每個人都真的明白有很多人。手有歷史悠久的歷史,而這個過程的發展過程也更加艱難,對我們進行思考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人們可以看到自己的命運
生命線分支分叉20種圖,即新分叉更困難

生命線分支分叉20種圖,即新分叉更困難

手掌中有許多線條,這些線條不同。而不同類型的手蛤與它的含義不同。事實上,手的類型非常多。一般來說,我們明白我們必須知道屬於自己的一隻手,你可以了解自己的命運
女人手在川志紋理,四川條紋,一個女人有一個強大的

女人手在川志紋理,四川條紋,一個女人有一個強大的

四川鑲邊這隻手是以相同的方式,而手不同,它代表的意義是不同的。男女的結果也有這樣的手階段也不同。當然,雖然手可以看到我們的命運,但我們將在一生中生命
有一種手工製作的飢餓,汞極為開發。

有一種手工製作的飢餓,汞極為開發。

對於一些更好的人來說,他們很容易賺錢,可能會突然有一天,他們的生活會有意想不到的財富,這種意外的財富可以讓你更好地生活。但是,沒有人能擁有如此美好的生活
智能線條突然扭轉了智慧。

智能線條突然扭轉了智慧。

事實上,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如何改變他們的手,因為我們的手會改變,這也改變了我們的命運。我們的一隻手會改變。這隻手代表著我們一天的命運
WISDOM線條被破壞,但佈線很難發展

WISDOM線條被破壞,但佈線很難發展

我相信大多數人沒有仔細理解握手,但每個人都必須聽到它,但手有一個漫長的歷史,但還有很多人都不知道。事實上,注意你的手。好處,因為它代表著我們的命運
6種面部男人注定要在窮人的窮人中有一個典型的可憐的臉

6種面部男人注定要在窮人的窮人中有一個典型的可憐的臉

臉是一個非常神奇的東西,因為我們可以通過它看到一個人的命運。許多人對自己的命運非常好奇,所以他們會去手和自己的出生和八個角色,看看他們的命運
女人臉,大,全圖,長期以來,已久期待著

女人臉,大,全圖,長期以來,已久期待著

每個人都可能有一個長的痰液和身體部位的不同位置,而不同地點的代表的含義也是不同的。最明顯的是最常見的是人臉上的痣。在我們臉上有很多職位
掌心掌心手掌的手掌手掌手掌的女人?

掌心掌心手掌的手掌手掌手掌的女人?

不同的雙手有不同的財富,有些可能具有平穩的水流,有些可能是粗糙的壽命。在性質中,手相對發展一個人未來的財富。如果一個女人真的有一隻手掌,那麼未來會發生什麼
一個男人可以在右手結婚嗎?

一個男人可以在右手結婚嗎?

對於女孩來說,嫁給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他們看不到。有些人不能結婚。如果你結婚,他們的婚姻生活不會幸福。人們,人們,你可以擁有幸福的婚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