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圖5個成語猜對就是神答案(成語日曆5月6日)
2023-10-06 12:35:50 1
成語詳解丨作壁上觀
讀音:zuò bì shàng guān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及楚擊秦,諸將皆從壁上觀。」
釋義:壁,壁壘,營寨周圍的高牆。在壁壘上觀看別人交戰。比喻從旁觀望,置身事外。
字裡字外
小心從鬥獸場的看臺上掉下去
秦朝末年,項羽與叔父項梁起兵反秦,推舉楚懷王之孫為楚王,軍威大震。已被秦朝滅亡的趙、魏、燕、韓諸國,也伺機復國,與楚王結盟反秦。
秦軍派章邯揮師攻趙,圍困趙王於巨鹿。趙王向楚王及各路義軍求救,時任楚軍主將的宋義與各路援趙軍隊紛紛採取「避敵鋒芒」的策略,固守營寨,坐視趙軍一點點陷於覆滅危境。項羽大怒,殺宋義以代之,破釜沉舟,率部與秦軍決一死戰,大勝之。
我們且不說項羽因此一戰成名,只說在營壘上旁觀的各路援軍,試問如果項羽兵敗,緊接著被秦軍矛頭對準的會是誰?
魯迅在很多文章中都有對作壁上觀的「看客」群體的描寫,在《吶喊》《彷徨》的25篇小說中幾乎三分之二的小說都不同程度的勾勒、描繪了看客形象。
阿Q是魯迅筆下最出名的「看客」,他的「精神勝利法」是地位低下的勞苦大眾的典型思想。阿Q看到過革命黨人被殺,看到過白舉人的秘密等。可他之所以充當看客,只是出於「好奇」的「幫閒者」心態,結果卻是無奈的任人宰割,從「看客」淪為了「被看」。
當下「看客」依然眾多,看到行竊的小偷、持刀的搶劫者、偷排汙水的無良廠商,紛紛選擇作壁上觀,殊不知,今日你不仗義出手,他日你的利益被侵犯時,又有何人會見義勇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