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讀書筆記範文
2023-10-08 22:14:04
教師的言傳身教關係到一個孩子的啟蒙,所以幼師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幼兒教師讀書筆記範文一:
讀「世事隨緣「有感:「人生如詩,有溫馨的浪漫也有嚴酷的現實;人生如歌,有歡愉的高歌也有沉鬱的低喃。人生就像五彩絢麗的舞臺,有被眾星拱月的主角,也有默默無聞的配角。面對世事沉浮想要『勝似閒庭信步』,就得有豁達的襟懷。人要學會豁達一點,對喜怒哀樂都淡漠隨性一點,學會一種快樂的心態,這樣你的世界才是美好的。」在本文中,主人公講了一個小小的故事,哲理性確實很強,真所謂小事情大道理。在一座寺院裡,小和尚建議老和尚在寺院力撒些草籽,讓寺院變得春季盎然,老和尚說「隨時!」過了很多天,在撒種子的時候秋風四起,種子飄走了,小和尚很著急,老和尚說:「隨性!」又過了幾天,種子被鳥吃了很多,老和尚說:「隨遇!」幾天後,種子被暴雨衝走了,老和尚說:「隨緣!」再幾天後,地上竟然冒出許多嫩綠的草芽,小和尚高興地直奔,老和尚說:「隨喜!」是呀,心情的快樂並不是你擁有什麼,而是你怎樣看待自己所擁有的。
「世界上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心靈。」生活中有很多糟糕事,聽了不如不聽,見了不如不見,要有盲者、聾者的智慧,去聽無聲之聲,去看無色之色。所以,我覺得我需要讓自己的心境變寬。在幼兒園班級管理的過程中,班上難免有幾個「難教育」的「調皮鬼」,有的時候真的覺得他們「不可理喻」、「無可救藥」,我是束手無策,身心憔悴,但是現在的我不同了,漸漸容忍他們的調皮搗蛋,因為畢竟他們是「孩子」,控制能力還是很有限的,雖然持著寬容的態度,但是對他們的教育我還是堅持不懈的,我會耐心地教育和引導他們,多次找他們談心,循循善誘,懷著一顆期待的心,相信他們會長大的。
幼兒教師讀書筆記範文二:
《玫瑰與教育》記錄的是「玫瑰」的教育生命一次次花開的軌跡,抒寫的是「玫瑰」對教育的一片真情,對生活的熱愛,對事業、家庭、愛情的體悟,記錄了她作為一名教師、作為一名家長、作為一名專家對教育顯現的種種反思,活生生的記錄她對教育的無奈與困惑,記錄了她對教育教學的積極的態度。這都讓我們覺得他是那麼的貼近我們的生活呀。
走進《玫瑰與教育》,我感受到的不僅僅是她對教育事業的摯愛,對教育理想的追求,對教育人生的塑造,更多的則是感受到竇老師的獨立思考、獨家發現和獨特表達等個性特徵的彰顯。這本書中我想提及最多的詞語就是「讀書」二字。「讀書-思考-實踐」是這個時代的老師應當靜下心來要做的一件事,這也是要成為一個有專業尊重的教師的必由之路,作為學生要讀書,作為教師更要讀書,我理解學生讀書貴在培養興趣,所以只要是健康的積極向上的即可。教師多讀專業書籍固然是應當的,但更應當多讀一些名著、專著等等,「修身養性、淨化心靈」不敢說!但多多少少可以豐富我們的知識,培養我們的愛好。從竇老師的這本書中我理解,教師應當是要培養讀書的習慣的。
從《玫瑰與教育》中我體會到讀書的重要,作為教師更應做好「讀書-思考-實踐」。竇老師是一名語文教師,書中寫的都是她教學生活中的隨筆和感想,從書中我看到了她那淳樸、自然的人格魅力,心中盛滿陽光,懷著一顆感恩心為人處事的竇老師。這本書中,竇桂梅並沒有講大道理,也沒有羅列出許多原則和規律,而是選擇了一個新的視角:從研究教學活動中的「細節」入手,從一些我們常常熟視無睹的「小事」入手,以小見大,見微知著,讓讀者自己去悟出「規律」。
幼兒教師讀書筆記範文三:
杜威在《藝術即經驗》一書中談到了「一個經驗」(anexperience)的概念,並將之界定為:「我們在所經驗到的物質走完其歷程而達到完滿時,就擁有了一個經驗。」該界定顯示出「一個經驗」至少具有兩重含義。一是完整性,即「走完其歷程」。二是圓滿性,即「達到完滿」。完整性和圓滿性共同構成了「一個經驗」的內涵。
應該說.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教師大多能尊重幼兒對完整經驗的需要,比如.給幼兒講一個完整的故事,讓幼兒唱完一首歌,幫助幼兒完整地經歷一次科學探索活動,等等。然而,不少幼兒園在追求幼兒經驗完整性的同時,往往忽略了幼兒所獲經驗的圓滿性。例如,在美術活動中教師會不斷地催促幼兒完成其作品;為了在活動結束時讓幼兒得出答案,教師會縮減探索的時間,給予幼兒過多的直接幫助.等等。在這種情況下,雖然表面上看來,教育活動是完整的,教師引導幼兒獲得了完成某一個教育活動任務的經驗,但這種經驗卻是膚淺的,不具有累積性。在有限的時間內試圖完成一個完整的任務,常常會在關注幼兒經驗完整性的同時,以犧牲幼兒經驗的圓滿性為代價。
那麼。如何在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中使幼兒獲得的經驗既完整又圓滿呢?
一是分解。分解就是把原先過於龐大的「一個經驗」分解為一個個小的「經驗」。比如。要讓幼兒了解水的特性,就可以讓他們通過幾次活動分別來探索水的顏色、味道、流動,物體的沉浮等不同特性。對一首歌曲的學習,可以通過體驗理解歌詞、初步學會演唱、歌曲演唱與表演、音樂遊戲與創造等幾個層層疊加的活動分步驟地逐漸達成。在這種情況下,幼兒每一次都獲得了相對完整的一個小的「經驗」.而每一個小的「經驗」的不斷累積便構成了既完整又圓滿的一個大的「經驗」。這就好比我們成人在讀長篇小說和看電視連續劇時的經驗歷程模式。
二是留白。留白是國畫創作中的一種構圖方法,以收到虛實相映,形神兼備的藝術境界。
教育工作的留白就是在教育活動設計時間歇性地預留一部分不做任何教學安排的時間。有了在活動設計時有意識的留白後,教師在教育活動過程中才有可能從急迫的教育任務中脫身,才有可能用更多的心力來觀察、分析幼兒:當教師意識到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與活動計劃不一致時,才能根據幼兒現場的反應調整教育計劃,切實追隨和滿足幼兒的合理需要,使他們通過活動獲得深人、滿足的體驗。
三是時間。充足的活動時間是幼兒獲得高質量經驗的條件。要讓幼兒的經驗完整和圓滿,教師必須學會放慢腳步,善於等待,讓幼兒有足夠的時間按自己的步調進行探索。有了充裕的活動時間,教師才可以不急於讓幼兒獲得某個既定的結論,幼兒也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和速度自主探索,自己尋找結論,自己發現和修正錯誤。在這樣的活動過程中,幼兒才會體驗到挫敗與成功,感受到困惑、激動、喜悅、失落、難過等各種情緒,幼兒所獲得的經驗才會是飽滿、充實的,並在與原有經驗的匯聚中成為推動幼兒成長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