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絲接機罵藝人無語(手撕小鮮肉還狂罵粉絲)
2023-10-20 17:17:35 3
編劇汪海林炮轟《陳情令》。
一條熱搜,一場罵戰。
被罵的,《陳情令》,近期大熱門古偶劇。
不僅肉叔後臺的自來水滿溢,豆瓣還喜提7.5分,一周華語口碑劇中排名第八。有31萬人參與評分。
服不服,服不服?
31萬人是什麼概念?
就你別看現在影視自媒體,文章標題都是「豆瓣9.9!」,但其實吧……
真沒那麼多人用豆瓣。
以往有個10萬人打分就算熱門了(當然偶像劇打分人數會多一些)。
這麼說吧,如果你按照「玄幻」類別來按評分人數排序,《陳情令》勇奪第一,並且評分人數是排名第二的、另一名粉絲打分主力軍《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的兩倍。
別說是「熱門古裝玄幻偶像劇」了,扔幾個字,說是「熱門劇」都沒問題。
另一邊,汪海林,什麼人?
中國電影文學學會副會長,參與編劇的作品有《鐵齒銅牙紀曉嵐》,《神醫喜來樂》,《一起來看流星雨》等。
看看,前兩部都是我們熊孩子時期超愛看的劇呢。
罵得特別狠——
一開始呢,8月1日,汪海林在微博上說:
今天跟記者表揚了《長安十二時辰》,美學上有追求,吐槽了一下《陳情令》,我去,太二了,啥玩意兒,變態!
《長安十二時辰》確實考究,這圖肉叔已經放上來第3遍了,越看越好看
當然會被懟啊。
但汪老師作為影視圈老炮兒,在《圓桌派》上開炮多少次的狠角兒,哪怵你些這個啊!
隔天回懟:
啥玩意兒啊,有本事你真搞啊,販賣男演員色相,又不真搞……我都替你們著急
一邊有流量,一邊有戰鬥欲。
大戰不可避免。
汪老師乾脆跟《陳情令》和《陳情令》的粉絲們槓上了,還捎帶上了路人——
希望有點文化的人都去看看《陳情令》這部劇,了解一下我們國產劇噁心到什麼程度了。
還在這個微博下面評論,影視圈古早「賤人賤己賤行業」的罵人術:
你們有權利作踐自己,我在想,平臺,投資人,創作人,是什麼心態,你們不覺得可恥嗎?
罵到後來,汪老師好像也累了:
我質問多位劇評人為什麼不批評《陳情令》,他們的回答是:這個爛劇誰有空批它。除了粉絲自嗨,業內沒有人理它。我是業內唯一談論這部劇的人,你們還這樣對我。
罵累了,決定不跟你們玩兒了。
說句公道話,《陳情令》的評分,有粉絲濾鏡的成分在,肉叔個人覺得有些微虛高,但肉叔這次真不站汪老師。
倒不是說,跟網友反駁他那樣,汪海林沒資格評論。
還有知乎網友說,汪海林擔任《鐵齒銅牙紀曉嵐》編劇,也只是在質量稍遜的第三、四部中參與,而且還不是總編劇,只是三番編劇而已。
況且吧,汪老師自己名下爛片爛劇……
好像也不少……
不不不,趕緊打住。
這邏輯不成立,因為他專業能力暫且存疑,就質疑他沒有權力評論《陳情令》。
要這樣的話,那咱們都別說話了,肉叔一天影視專業的課都沒上過(機叔和雲舅的《電影公嗨課》除外),這不照樣天天胡扯這麼多稿給大家看嘛~
汪老師完全有權發表自己的任何觀點。
只是。
體面點說:地圖炮真的很不體面。
他覺得喜歡 《陳情令》的觀眾,都沒文化,是在作踐自己。
哥,您別這麼亂開牙——
確實,華語劇是有很多缺陷。題材局限性大,戀愛題材佔據大半江山。大環境下,觀眾的偏好參差不齊。題材狹窄到極少觸碰真正的行業和真正的生活。
8月4號的收視排行榜前十名,除《小歡喜》《天下無詐》,其它都是戀愛題材劇。題材失衡
我們也理解,他作為一個業內人士,對於大眾能提高審美,更多地欣賞《長安十二時辰》這樣的品質劇,非常火急火燎。
但。
就像有時候,肉叔不是會吐槽一些爛劇嘛。有些胖友就很可愛,會在評論區說自己很喜歡肉叔吐槽的爛劇,甚至會追劇到凌晨。
肉叔還是那句話。
一部劇的品質好壞,有客觀標準。
但你對一部劇的喜惡,沒有標準。
就好像肉叔會因為那天晚上心情很糟糕,看了它之後特別發洩,而喜歡一個爛片系列《人類清除計劃》,還啪啪給它打了5星,錯了?
又比如,他覺得小鮮肉都是鴨。
評論這部劇,他說演員嬌喘籲籲、梨花帶雨、噁心、太二、變態。
其實,汪海林已經不是第一次發表這樣的言論了。
公雞就該有公雞的樣子,母雞就該有母雞的樣子。這個肯定是這樣的,如果公雞長成了母雞的樣子,這就是特別亂。
如果說,這個戲找幾個小鮮肉來演。翻譯過來就是,我準備找幾個鴨來演。
他這話說的啊,對。也不對。
他是怕過度吹捧陰柔之美,是會讓一部分還不夠成熟的青少年誤認為,精緻的豬豬男孩才是男性的正確打開方式。
亂入一隻真·豬豬男孩
但其實吧,你說大家不會欣賞男性力量的審美就……
《復聯》裡男性英雄都是鋼鐵一樣錚錚鐵骨的傳統男性力量審美啊。
別的不說,你當李現為啥咔咔發糖發不過來?
還不就是也有大把女生喜歡這種乾淨陽光的直男唄,放心,只要她們喜歡,他們就跑不偏。
但。
不是單一的力量型就是正確的審美。
LGBT發展到今天,心理學和精神醫學摞起來八百米高的論文都已經證明了,性別自我認知與生理結構沒什麼關係。
還簡單粗暴地把男性審美等同於「力量」,把女性審美歸類成「柔弱」。
——粗暴的抹平,本身就是對性別魅力最大的偏見。
就像蔡依林的《玫瑰少年》中的故事——
男生葉永志外表清秀,舉止溫柔,常常被同學欺凌。
他不敢去上廁所,每次都要在下課前提前5分鐘跑廁所,因為欺負他的人會把他圍堵在廁所門口,叫他「娘娘腔」,逼迫他脫褲子,揚言「檢查是不是男生」。
直到有一天,他在最愛的音樂課下課前5分鐘,和往常一樣提前去上廁所,卻再也沒回來。被發現時,他流血不止,搶救無效身亡。
學校的老師說葉永志有病,但媽媽覺得他沒有問題。
他的媽媽說,葉永志非常體貼。會心疼自己的勞累,主動做飯,每天給自己按摩,催促她休息。
旁人很羨慕葉永志的媽媽,說:
你的兒子勝過我三個兒子。
可就是這樣一個善良心細的少年,被單一的性別審美歧視害死了。
如果覺得他這樣不正常的人,他本身就不正常。
李銀河說的「男性就是男性,無論形態如何,都應有值得尊重的權利。」
就拿汪海林自己說過的話來講:
欣賞一朵花,不能只規定一個角度。
可他,卻雙標地把所有「小鮮肉」等同於「鴨」,偏激魯莽,充滿歧視。
不過說來說去。
這場罵戰的起點,還是那個問題:
《陳情令》,到底是不是爛劇。
上面也提到了,這部劇確實有粉絲濾鏡下的彩虹屁,而且部分服道化簡陋,新人演員演技青澀。
臉上和手臂上的傷疤,有點過分不逼真
但。
布景很用心,很多場景都是在貴州實地拍攝的。各種廣角畫面也是說來就來,沒有為了省錢省事兒濫用後期。
就連配樂,也請來了林海寫了《意難平》。觀眾的評價也挺好:如果出CD要去買。
林海是誰呢?
《大明宮詞》《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的配樂,都是他搞的。
特別是《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中的《琵琶語》,歪個樓,肉叔真的愛死了,短短一段旋律,就把女人心底隱秘哀傷的情愫寫透了。
好了,說回這部劇。至於新人演員嘛,肉叔沒啥粉絲濾鏡,就是覺得肖戰的魏無羨雖然表演痕跡比較重,但也算得上嬌憨靈動。
王一博的藍湛雖然常年面癱,表演有點單一,但不違和不做作,還算自然。
還有個小驚喜,劇組專門請了95版《神鵰俠侶》的小龍女李若彤來客串姑蘇藍氏的唯一女家主藍翼,為啥?
因為這倆角色,都是常年歸隱山林的人。用心了吧。
誠意有,缺點也有。但被全盤否定,評價為爛劇就……
肉叔是不太同意。
其實。
無論是專業的業內人士,還是我們每一個認真看劇,看電影的觀眾,都希望我們的影視劇的質量可以越來越牛叉。
狗屁不通的無腦劇情不再有,死亡磨皮朦朧美不再來,浮誇的尬演技不要再隨意蹂躪我們的眼睛。
這個願望單純得簡直和老鼠愛大米一樣質樸。
但。
單靠炮轟是沒有意義的,更何況是這樣不體面的發言。
還不如少說話,多辦事來的實在。
幹編劇的,握好手中的筆,多寫好本子。
做觀眾的,操控好手中的遙控器,多支持好片好劇。
每個人做好本分,就是華語片,華語劇最好的體面。
未來,它們不變得更好,都難。
編輯:意安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