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20年後的車上路 混動超跑寶馬i8體驗
2025-04-10 17:01:33
飛行汽車、遠距傳動(teleportation)和懸浮滑板已經向我們描繪了一個美好的明天。我們目前仍然與這些頗具科幻色彩的東西無緣,但現在我們有了寶馬 i8,雖然它只是代表一種我們還無法企及的未來趨勢。
我感到身心俱疲,思維也陷入了混亂。為了國際消費電子展,我已在拉斯維加斯待了一周時間,正準備乘飛機回家。但首先,我不得不開著嶄新的 2015 年款寶馬 i8 趕赴洛杉磯。這可是一份棘手的工作,但必須有人來做。
i8 是寶馬公司推出的最新款超級跑車,得益於強大的混合動力系統,i8 能在 4.4 秒鐘內從零加速到時速 60 英裡(96 公裡)。i8 外觀看上去就像「風火輪」(Hot Wheels)車模,其實是超級跑車,價格直逼高端保時捷車型。鑑於起售價高達 13.5 萬美元(約合 85 萬元人民幣),這還不是每個人都能買得起的汽車。它的確與寶馬另一款混合動力車、乖巧且價格相對低廉的 i3 存在著很大聯繫。i3 是一款小巧玲瓏的運動車型,寶馬希望藉此與豐田、尼桑和雪佛蘭等汽車廠商的混合動力車型進行競爭。
我開始給寶馬 i8 加滿氣,充滿電。我上手 i8 的時間很短,只是在拉斯維加斯的大街上開了幾天,但獲得的關注度甚至超過了 Mirage 酒店前面的火山。它的出現總是讓周圍交通暫時陷入混亂:有的人從人行道向這邊望來,還有的人從計程車裡伸出頭,拿著手機對著 i8 一陣狂拍。
將 i8 停在天然氣站加氣是一件考驗耐心的事情。每個人都過來拍照,告訴我一個他們曾經喜歡過的汽車的故事——所有人都如此。在我將它停在 CES 會場附近的一家賓館時,i8 吸引了人們最多的目光,大多數人以為它是寶馬車展的展品之一。
它不是展品,而且在接下來的幾天將完全屬於我。
由於 i8 沒有空間合適的後備箱,我只能將行李放在後座上,沿著 I-15 公路向洛杉磯駛去。那一天陽光明媚,沿途車輛很少,我不打算抄近路趕往幾百英裡外的那家機場賓館。我希望開一整天,這樣我就能儘量每時每刻與 i8 一起度過了。在寫有莫哈韋國家保護區(Mojave National Preserve)的第一個路標上,我下了高速公路,直奔我期待已久的東西:空曠的沙漠公路。我不禁心花怒放,心想 i8 應該也是如此。
寶馬公司造出 i8 這樣的跑車還是讓人有些意外。這是一個由概念車變為量產車的典型例證。寶馬在 2009 年即經濟最不景氣的時候推出了這一概念。如今,大概 5 年過去了,我打開 i8 一側的車門,一屁股坐在旁邊空曠的路邊,欣賞拉斯維加斯郊外孤寂卻美麗的景色。我聽到的只是混合電力動力系統準備受虐時發出的輕微的嗡嗡聲。
i8 配備的是電動馬達和小小的 2L 渦輪增壓發動機。它們齊心協力給 i8 提供動力。環保主義者和跑車發燒友對這一結果可能都會很滿意。在混合動力模式下開車時,i8 速度快且動力強勁。在電動模式下,它可以行駛大約 15 英裡的距離。一旦變速杆被切換到「運動」模式,i8 立馬變得令人充滿激動。
無論在上述哪種模式下,i8 的加速度和行駛速度都很快。腳用力踩右踏板,速度能在 4.4 秒鐘內加速到時速 60 英裡。但令人印象更為深刻的瞬間是需要超車的時候。根據我的理解,i8 的動力系統利用電動發動機,給行進中的汽車以即時的動力,幾秒鐘以後,三缸發動機會接管這一任務。
i8 在以運動模式行進時會發出轟隆隆的聲響,如其他現代超級跑車一樣疾馳在道路上。寶馬公司將發動機部分噪音通過音頻系統重新傳遞到車廂中。誠然,這或許有點欺騙性,但它仍然發出真切且原始的聲音。我覺得聲音是 i8 最讓人吃驚的地方。我原本以為混合動力車的聲音不會這麼低沉。
穿過莫哈維沙漠直奔洛杉磯,一路上風景如畫,沿途也有一些坑坑窪窪的路段和各種奇特的道口標誌。在小站 Kelso Depot 附近,公路有數英裡的下坡路和彎道(而且仍然坑坑窪窪),感覺就像是過山車。i8 飛也似的穿過各種障礙物,路面碎石都被濺了起來。i8 一路上向我展現最多的品質莫過於它的超級自信。
在這種路況下,i8 的碳纖維「Life Module」終於大顯身手。無論沿途道路條件有多惡劣,i8 都能輕鬆化解,整車給人感覺就像我急速穿過的格拉尼特峰一樣穩如泰山。當它馳騁在下坡路時,車身仍然緊緊貼在路面,沒有要飄起來的跡象。
i8 整個車身廣泛採用碳纖維材料。i8 全車僅重 3274 磅(約合 1485 公斤),比保時捷 911 Turbo 或 2015 年款雪佛蘭科爾維特輕了 200 磅。這可能也是 i8 起售價就達到 13.5 萬美元的主要原因之一。
這種輕質材料顯著提升了 i8 的整體性能。i8 的重心離地面更低——在開了幾分鐘以後,這種感覺更加明顯。
在從沙漠出來以後,我做好了涉水驅車的準備。我在加州的 Twentynine Palms 停車歇了一會兒,喝了一罐可樂,吃了一個漢堡。即便在這個人煙稀少的地方,i8 仍然招來一群人觀看。幾個孩子從當地一輛車中跳出來,穿過街道過來看。商店店主的兒子不停在我耳邊說著 Chevy Nova,以及他在希臘逃脫服兵役的經歷。
當我離開商店時,一不小心撞上了 馬路牙子——大家千萬別告訴寶馬。不過謝天謝地,在這個小插曲中唯一受損的是我的信心。大家可以看到,i8 車身很寬, 中控臺的直徑至少為 1 英尺,整輛車佔據了商店小路的大部分空間。i8 的車身直徑比 2015 年款雪佛蘭科爾維特多了 14 英寸,僅比福特探險者(Ford Explorer)的寬度窄了 2 英寸。即便如何,我以為自己是不會撞上馬路牙子的。
我開車沿著這條道穿過約書亞國家森林公園(Joshua Tree National Forest),最終重新上了大路。在以運動模式開了幾個小時後,i8 的電也快充滿了,我準備以每加侖汽油行駛的最高英裡數行進。
當我來到洛杉磯市郊時,我對加州乾旱的說法深表懷疑。那天下著大雨,我正好趕上交通尖峰時段。我住的賓館位於洛杉磯市中心,開車過去需要幾個小時。
i8 在這裡就變成了一輛普通的通勤車。它看上去溫順且豁達。我從未在車輛尖峰時段像這樣輕鬆地開過一輛超級跑車。實際上,i8 的動力系統在幾小時後便給我留下了永生難忘的記憶,它就像 Camry 一樣輕鬆在路上停停走走。即便是布滿雨水的路面,i8 也給人一種如履平地的感覺。
別忘了,i8 是混合動力車,經過實踐的檢驗,它的確名副其實。儀錶盤上的數據清楚地顯示車內還有多少電量,而且會用語音報數。在運動模式下,電池充電速度很快。即便在標準駕駛模式下,i8 也能在必要時給電池無縫充電。
在我開始這一旅程之前,我給電池充滿了電,然後重置了車內 MPG 計數器。在高速穿行於沙漠道路和加州高速公路時,i8 的平均耗油量為每加侖 37 英裡。這種超低油耗真是讓人不可思議,甚至讓我很難用語言來表達。我先是駕駛 i8 高速馳騁在坑坑窪窪的道路上(但從未超過規定的速度限制),後來又在洛杉磯遇到堵車。我徵服了山路,又在溼滑的路面行駛了數小時。i8 的確代表著汽車行業的未來趨勢。
純電動車的價值是不可否認的,但全世界還沒準備好完全接受特斯拉向一代人灌輸的理念。寶馬正通過 i8 給這個世界帶來變化。
i8 雖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但在實際推廣中也面臨著許多問題。我駕駛的車型售價 15 萬美元, 還存在各種讓人一時難以適應的問題。像吱吱響的刮水器或是造型奇特的儀錶板,究竟是超級跑車必須做出的犧牲,還是與第一代車型有關,我的確並不清楚。i8 上面居然沒有 Sirus Radio。內部採用的都是寶馬車配備的標準零部件,而缺乏適當的儲物空間也是很可笑的一件事。
如果是我的話,我寧願選擇保時捷 911 Turbo 或裝配齊全的奧迪 R8,這兩款車給人帶來的刺激與興奮與 i8 一樣多。實際上,如果你「不差錢」,這幾款車都能買得起,那麼汽油成本可能根本算不上問題。不過,保時捷 911 Turbo 或奧迪 R8 在交通高峰時期的舒適性趕不上寶馬 i8。
i8 代表了汽車行業的未來發展趨勢。對於寶馬來說,因物質享受帶來的瑕疵根本不是問題。這家公司對解決先進動力系統的設計缺陷、開發低成本碳纖維製造工藝更感興趣。相比用時多年將 i8 變成一款完美的汽車,儘快將依舊存在瑕疵的 i8 推向市場對寶馬而言更具價值。
發布一款有缺陷的產品是汽車廠商的標準操作流程。以雪佛蘭 Chevy Volt 為例,通用汽車急匆匆將這款產品推向了市場。只有將產品推向市場接受實踐的檢驗,工程師才能獲得他們所需要的數據。第一代雪佛蘭 Chevy Volt 價格高昂,問題很多,並不是市場上最具價值的電動車——與 i8 當前面臨的狀況像極了。
目前,市場上有幾款跑車速度和性能都要好於寶馬 i8,也有幾款跑車比 i8 更節能。i8 的後備箱空間也不夠大,甚至放不下高爾夫球桿,後座似乎也只是為了保險而存在——它們是我有生以來見過的最小的後座。車內則是標準的寶馬車配置——內飾和信息娛樂系統與寶馬其他車型都一樣。
駕駛 i8 帶給我的感覺確實很美妙。它是一款極為出色的車型,向我們展現了一個電動機和內燃機如何協作以帶來無盡暢想和激動的未來。i8 的發動機就像科幻電影中的宇宙飛船一樣炫酷。先是電動機發出輕微的嗡嗡聲,接著是震耳欲聾的轟鳴聲。這種感覺既讓人陶醉,又讓人激動。
寶馬和其他汽車廠商正在不斷努力,試圖生產出理想的汽車產品。每推出一款車型,他們距離打造完美汽車的目標都更近一步。得益於開發 i8 積累的經驗,寶馬向這一目標邁進了 不是一小步,而是一大步。
電動汽車革命不應該讓我們心懷恐懼,而應該舉雙手歡迎。如果說寶馬 i8 能帶給我們什麼啟示的話,那就是汽車產業的未來讓人更加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