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移動市場分析:VAIO Pro將成新寵
2025-04-14 16:56:28
泡泡網超極本頻道8月15日 今年1月,市場分析公司NPD預計2013年平板電腦的全球出貨量將超過2.4億臺,而筆記本電腦的出貨量則是2.07億臺。至2015年,平板電腦的出貨量將超過整個PC市場。平板電腦儼然已成為電腦界的新寵,且熱度穩升不降。
NPD 公司預計至2017年,平板電腦與筆記本電腦的出貨量情況
平板電腦的問世,打破了傳統電腦與智慧型手機所統治下的電子商務產業格局。依靠任意觸摸識別液晶屏、體積小便於攜帶、可附移動通信、智能商務與娛樂於一體等多重特點,大大的滿足了商務人士對電子商務「隨機」的需求,也由此引發了消費者的搶購狂潮與電子商務的業界革命,並不斷被市場冠以「移動商務PC的代表」,「筆記本電腦的終結者」等頭銜。所以今天,你無論是身處公交上,還是在擁擠的地鐵車廂裡,隨處可見平板電腦的身影。
Sony Xperia Tablet Z平板電腦首次亮相於MWC 2013
誠然,平板電腦的種種優點是毋庸置疑的。但平板電腦是否能真正取代筆記本電腦(雖然這不是本文所要闡述的重點)?其實這結論很容易得出。因為只要我們有對創造的嚮往,只要我們對電子產品那日新月異的需求在,那這種被替代的關係就一定是不存在。而潛意識存在的只能是彼此各自存在獨特的優勢和消費群體。這點,相信「上遊」比我們更明白。為了迎合市場需求,超極本誕生了。
平板電腦與超極本終將結合
但需求是現實的,現實又是殘酷的,Intel第一代超極本市場結果並不樂觀。背負著和傳統筆記本電腦又沒有本質區別的消費評價(甚至很多消費者只記得它的名字)直至第二代超極本的誕生。
2012年,跟隨Intel Tick-Tock的戰略步伐,搭載Intel第三代酷睿處理器的二代超極本開始投入市場。憑藉親民的價格,並且部分產品開始支持觸控,超極本產品才逐步獲得消費市場的認可。
不可否認,超極本產品的誕生,它讓整個筆記本產品無論在產品形態、性能以及體驗方面得到了升華,憑藉其高功能、低功耗和輕薄的設計標準,不斷給衝擊著市場(註:事實上,Intel近幾年來一直在倡導筆記本的輕薄化,早在2009年,它就帶領各大 PC 廠商們掀起過一波CULV輕薄型筆記本的熱潮,讓消費者了解到超低電壓處理器省電、低熱量的優點,不過當時這類處理器的性能相對較弱,很難被主流市場所接受,因此很快就淡出了人們的視線,筆記本也回到了原來的厚度,繼續走拼硬體、拼遊戲性能的老路)。
2012年的Intel IDF秋季技術峰會上,Intel毫不「吝嗇」的介紹了「第三代」超極本產品——可觸控的超極本。這種擁有滑蓋式、翻轉式、摺疊式、甚至可插拔的屏幕等多種形態並可以觸控的第三代超極本,將會是Intel以及各個OEM廠商接下來努力的重點,並將於今秋到年底之間亮相。這款集成了平板電腦的應用特性與PC的性能,所以,它終於可以實現眾多商務人士所需求的PC+平板二合一的需求。
觸控超極本特點與創新:
1、基於32nm的Sandy bridge處理器,和22nm ivy bridge的處理器。
2、啟用22nm低功耗CPU,電池續航將達12小時。
3、休眠後快速啟動,啟動時間小於10秒,客戶大會上有廠商展示樣機啟動時間僅為4秒。
4、具有手機的AOAC功能(Always online always connected),這一功能PC無法達到,休眠時是與Wifi/3G斷開的,而手機休眠時則會一直在線進行下載工作,超極本將會引入AOAC功能。
5、觸控螢幕和全新界面。
6、超薄,加上各種ID設計,根據屏幕尺寸不同,厚度至少低於20毫米。
7、安全性:支持防盜和身份識別技術。
Win8定心劑促進格局變化
2013年,伴隨Windows 8系統的進入,我們對可觸屏並結合PC與平板雙重優勢下的超極本產品又加大了期待。一款有筆記本的通能,而且待機時間長、開機速度更快,便攜性又和平板差不多,外接一個鍵盤就能到筆記本電腦用的Surface,似乎是一種取代筆記本與平板的中間體,但是這個走向還得要看微軟未來的構思架構。
Surface應該是更先一步的觸控「筆記本型」產品
同年CES 2013,Intel正式通過名為「North Cape」的概念產品向人們闡述了自己對新一代超極本的理解和期望,該超極本產品正式登臺亮相。基於Haswell處理器所打造,擁有分體式混合設計,並且搭載高解析度觸控螢幕,具備超長的領先於其它同類產品的續航時間與無比輕薄的機身的第三代超極本——觸控型超極本。
Make.Believe象徵著Sony的品牌精神
為了與Windows 8產生更大的「觸控」超極效應,帶動消費者使用方式的變革,目前市面上已擁有多達40餘款具有Windows 8作業系統觸控功能的超極本觸控超極本。其中就包含作為Intel核心戰略夥伴之一的——Sony。
Sony Pro系列產品迎勢而上優異超極本誕生
一直以來,Sony筆記本產品擁有著一批死忠粉絲團,自部署了One Sony戰略後(Sony內部各產品的深度整合),Sony多屏終端融合的產品開始發力。藉助觸控超極本,Sony推出了旗下Sony Vaio Z系的接班產品 ——Sony Vaio Pro系列旗艦超極本。除了觸控這項與生俱來的特性以外,更將超極本真正推向了 「極 」致,可謂投下了一顆轉型的 「重磅炸彈 」。
Sony Vaio Pro系列擁有11英寸與13英寸屏兩款產品,具體產品型號分別為Pro11/Pro13
Sony Vaio Pro系列優勢一:輕薄
曾經,當Macbook Air從牛皮紙袋中抽出時,人們驚呼原來筆記本電腦可以做的這麼輕薄,而如今整個PC行業對於移動PC輕薄化的追逐則絲毫沒有停止的跡象。不得不說,蘋果Macbook Air樹立了整個行業的輕薄標杆,而在多年追趕之後,最輕薄的美名已經不再是歸屬Macbook Air。作為Z 系列的接班產品, Sony Vaio Pro系列超極本傳承了優良血統,將輕薄做的更加極致,其中Vaio Pro 11裸機重量僅為 870g。
能做到這樣的重量,則主要得益於其A面和D面是採用的新一代碳纖維材料面板(1997~2000年間,宇航用碳纖維的年增長率估計為31%,而工業用碳纖維的年增長率估計會達到130%)。這種Sony特有的名為單項碳纖維增強樹脂基複合材料,不僅讓其在同等強度下較之普通碳纖維材質重量更輕,還令其在耐久性方面比普通碳纖維與鋁合金材料還要更勝一籌。特殊的碳纖維彎折處理,也讓Pro系列產品更為堅固。
使用碳纖維材料的空客A380和波音787
碳纖維是由有機纖維經碳化及石墨化處理而得到的微晶石墨材料,是一種力學性能優異的新材料。碳纖維樹脂複合材料抗拉強度是鋼的7~9倍,可以耐受2000℃以上的高溫,具有出色的抗熱衝擊性、低熱膨脹係數和優秀的抗腐蝕與輻射性能。因為碳纖維又輕又堅硬,碳纖維被廣泛用於建築、工業、航天以及跑車等領域。用碳纖維製造的增強塑料質地強而輕,耐高溫、防輻射、耐水、耐腐蝕,是製造飛行器、兵器及耐腐蝕設備等的優良材料,例如空中巴士的A350與A380,波音787均利用碳纖維複合材料來減輕耗油量。現在的F1(世界一級方程錦標賽)賽車,車身大部分結構都用碳纖維材料。優異跑車的一大賣點也是周身使用碳纖維,用以提高氣動性和結構強度。
採用碳纖維材質的VAIO X505AP與VAIO Z13
Sony從2003年起就嘗試把碳纖維技術應用在Vaio筆記本,至今已經有十年歷史。2004年,Vaio X505AP這臺使用碳纖維材質為主要機殼的作品,問世時是全球同級別中最輕薄的產品。之後,Vaio S系列、Z系列等筆記本,也採用了碳纖維外殼。
而此次Vaio Pro 11/13機身採用的是索尼特有的單向碳纖維增強樹脂基複合材料。在同等強度下,其重量僅有普通碳纖維材質的80%,是鋁合金材料的50%。耐久性上,它比普通碳纖維高60%,比鋁合金材料高25%。得益於Sony長達10年的碳纖維材料使用經驗,Vaio Pro採用了碳纖維彎折處理,從結構上來說整體性更強,更加堅固。另外,Vaio Pro 11/13上這種特殊的碳纖維材質還具有金屬般質感,表層還採用了磨砂處理,把握時手感非常舒適。
Sony Vaio Pro系列優勢二:特麗魅彩移動顯示技術
現在所有的產品都在強調自己在顯示技術上的實力,而Sony Vaio Pro系列在顯示技術上也有自己的獨特之處,新增TRILUMINOS Display for Mobile特麗魅彩移動顯示技術,增加了顯示屏的可選色域,讓色彩更真實,更豐富,搭載X-Reality for Mobile迅銳圖像處理引擎,全面提升畫面解析度與流暢性,還原豐富的動態影像效果。高清顯卡的強力支持,配以高清1920*1080 IPS顯示屏幕。這些顯示技術融合Sony Clear Audio+醇音技術,更能帶來的震撼的影音效果。
Sony Vaio Pro系列優勢三:鍵盤設計
鍵盤是我們辦公中最常用的部件,Sony Vaio Pro系列也充分考慮打字時手腕的舒適度,緩坡式鋁合金掌託無限接近桌面,過渡平緩;在掌託與鍵盤連接的部分採用了包裹式摺疊設計,強化支撐,保證最後一排擊鍵的穩定性;整體設計遵循極簡主義理念。
散熱口,進風口和音響都整合在隱藏式中軸和鍵盤側面,在鍵盤上方去掉了傳統的數字鎖、大小寫等指示燈而僅僅低調的保留了被改為黑色的Assist鍵。
Sony Vaio Pro系列優勢四:One Sony開啟融合大時代
黃國強先生就任One Sony戰略中國執行主要負責人之一,就此打開Sony移動市場新格局!
無論One Sony整合戰略的調整所謂幾何,戰略實施前後的意義及影響又會有多大,最終的市場格局又會產生什麼變化,等等等……這些深層的意義我們不用去在意太多。因為這樣的整合概念,最終獲益的會是我們消費者,效果也是最立竿見影的,消費者也更願意為Sony今後的產品買單。
就拿本次Sony Vaio Pro觸控超極本系列產品來說,可謂整合了所有Sony目前產品線最中炙手可熱的幾項特色技術。包括應用在Sony電視機產品上的X-REALITY、特麗魅彩技術(TRILUMINOS),Sony手機/移動產品等多產品實現近距離無線通信的NFC功能,被應用於Sony耳機產品的Clear Audio+醇音技術等,都讓Sony Vaio Pro系列超極本擁有了更多超越同等品牌同等級別,享受更多超凡體驗的取勝砝碼。在Sony Vaio Pro系列觸控超極本上,也真正讓我們感受到了One Sony的概念。
Sony Vaio Pro完美滿足商務需求
我們需要一款怎樣的筆記本?可能10個人有10個不同的答案。隨著核心技術的升級,超極本的性能也再被不斷的被提升。所以在性能上,相信目前市場上的價位在4000以上的觸控超極本都已經能夠滿足絕大部分用戶的辦公需求與娛樂的使用。超極本產品的核心用戶就是面向商務領域,但並非每個品牌產品在工業設計實力上都能符合「極」致的要求。作為開啟One Sony戰略後把Sony各領域的技術整合後的旗艦級產品,Sony Vaio Pro系列產品並沒有讓我們失望。
Sony Vaio Pro系列產品標配電池可連續工作時間約8.5小時,配合外置大容量電池可累積長達17個小時(VGP-BPSE38需另購)
回到開頭,寫在最後!
筆者一直喜歡體驗新設備,記得iPad剛上市的時候我就立刻購入。但由於工作的需要,平時上班必定會攜帶「兩本」。那時,我就覺得即使平板電腦再便攜,也無法取代傳統PC。因為它無法在滿足我的工作所需的同時又能滿足我個性化體驗的需要。或許就像筆者本文開始提到的那樣,「因為只要我們有對創造的嚮往,只要我們對電子產品那日新月異的需求在,那這種被替代的關係就一定是不存在。而潛意識存在的只能是彼此各自存在獨特的優勢和消費群體」。我們在評論兩者的對比需求時,不應單純的僅看市場關注度和銷量,更重要的是看消費者。產品設計的再好,最終的目標也是消費者。因此,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也要看消費者自身的工作性質、工作需求以及購買產品的用途。因人而異,平板電腦和筆記本都有獨特的需求群體,他們的發展也將各自延續,暫時沒有終結或許用高和低衡量比較貼合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