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不該禁止?小孩子玩手機遊戲的討論
2025-04-25 11:28:26
泡泡網手機頻道4月3日 雖然我還沒有孩子,但身邊的同事們不少已經做了爸爸媽媽,有些人的孩子已經2、3歲了,相信大家都聽說過誰家的孩子已經會玩iPad了之類的故事。我的朋友有一個愛玩手機遊戲的孩子,2012年7月份時他才5歲,時隔10個月,這次又見到他發現他對手機、平板上的遊戲興趣只增不減。於是想寫一篇關於手機遊戲和孩子教育的內容。注意屏幕左側的孩子
下午四點半,爸爸把他從外教雙語幼兒園接出來,直到目的地,孩子一直保持照片中的狀態,全神貫注在我的手機上,玩的是一款開車撞殭屍的遊戲。
開車撞殭屍
晚上去吃飯的路上因為我需要用手機,暫時不能給他玩遊戲,他一直很期待,當父母說不要玩的時候曾經鬧過脾氣,直到我打完電話把手機給他,才恢復了快樂的狀態。整個晚飯過程他就沒再說話,一直低頭專心玩遊戲。
第二天下午和他爸爸聊了一下午事情,孩子一直在辦公室玩兒iPad mini,媽媽也在旁邊,孩子用iPad mini主要上網看動畫片。兩天的時間裡我見到他和其他人交流很少,和我說過幾句話都是問我藉手機。
我突然覺得手機遊戲有點危險,5、6歲的孩子已經深深陷入了手機遊戲中,而且這種趨勢越來越嚴重,不知道他上學後會怎樣。
過早接觸平板
童年不但將來回憶起來可以很幸福,而且很多心理學、教育學的研究結論都一致認為童年對人性格的形成影響很大。我們假設一個孩子只要放學了大部分時間都在玩手機遊戲,經過幾年後他和其他孩子有什麼區別呢?
一、交流少
二、缺少運動
三、課餘生活單一
---------------------------------------------------------------------
一、交流少
一個人學習能力強,像學霸那樣的人,主要強在3點:獲取信息的能力強,處理信息速度快,記憶力好。而孩子在業餘時間全部專注於手機遊戲後,就像半失聰了一樣,聽不到別人的聊天,聽不見和自己有關的事情。需要他自己處理的事情也少。我們身邊如果有童年就失聰的孩子會發現他們的智力發育滯後,就是因為從耳朵來的信息佔了很大部分。
飯桌上沉迷平板
長期下來容易形成封閉的生活圈,這個圈子很小,甚至連父母都難包含進去,孩子只和手機互動。這樣情感交流減少,情商發育也會受阻礙。2002年美國國立精神衛生研究所對一些臨刑前的變態殺人狂做過一些心理測試,結果反映他們解讀他人感受的能力普遍很差。雖然孩子玩遊戲過於沉迷並不一定會造成這樣嚴重的後果,但對他人感受、反映的無動於衷還是很容易在他們玩遊戲前後觀察到的。比如他們察覺不到大人對他叫嚷要手機的不滿。
二、缺少運動
小孩子追跑打鬧是天性,但一旦痴迷遊戲,就失去了這些戶外活動的機會,體弱多病是小,長大了動作不協調,肥胖追不到女友是大。雖然有各種實驗證明孩子走路、跑步是不需要學的,到了歲數自然就會,但是遊泳、球類運動這些不學不玩是肯定幹不過別人的。
走出去和大家一起玩
三、課餘生活單一
每個人愛好不同,比如我小時候最喜歡打兵乓球、聽評書、踢鍋兒、夾包兒,很喜歡動物,最喜歡的昆蟲是螞蟻。當然還有孩子喜歡畫畫、彈琴、滑冰之類的,不可否認很多孩子的課餘活動是家長給強制報班才開始的,但即便如此大家在一起學技能也需要很多交流。讓孩子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學習,自然而然的接收外界信息,多和人交流才是最理想的模式。即使不能很理想,哪怕能做到給小孩充分時間休息、發呆、閒逛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但如果深深陷入手機遊戲,這些都沒有,甚至連休息都保證不了。
豐富、自在的童年
我相信很多在2009年後添小孩的家庭都會遇到類似狀態,孩子會不會沉迷還要看父母對孩子的管理,手機遊戲吸引力很大,就算在家偷偷隱藏或者禁止,孩子也可以通過其他途徑玩到。如果在他接觸遊戲前已經養成了良好習慣,對很多事情有濃厚興趣,手機遊戲就不會成為他唯一的娛樂方式。
---------------------------------------------------------------------
從另一個角度看,城市化加重了汙染,競爭和社會壓力加劇了犯罪,像北京這樣的地方已經找不到給孩子娛樂的地方,所有能空出來的地方都被建成停車場,孩子單獨去外面玩的風險也更高,如果從幼兒園或學校放學出來,反而是在家裡玩更安全。這種情況下想要孩子健康輕鬆成長只能靠爸媽多費時間了。
各位對這種現象有什麼看法呢?您什麼的小孩沉迷手機、平板遊戲嗎?歡迎在評論中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