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970甘拜下風 對手只有蘋果A11 驍龍845性能解析
2025-04-20 21:48:25
今天高通公司在夏威夷正式發布了下一代移動旗艦晶片高通驍龍845,作為高通面向2018年的最高端旗艦,驍龍845相比2017年商用的任何一款安卓手機晶片在性能上都有著顯著提升,比現階段安卓陣營主流旗艦驍龍835、麒麟970以及三星Exynos 8895的性能都要強上不少,絲毫沒有擠牙膏的跡象。
驍龍845不僅僅是一款CPU,而是包括整個AP(Application Processor)和BP(Baseband Processor)的完整的一顆SOC,在拍照以及AI性能方面驍龍845均有提升,不過這些都過於抽象,對一款手機晶片來說最重要的仍然還是CPU以及GPU性能。
性能提升巨大
驍龍845不僅採用了三星第二代10nm LPP工藝打造,而且架構全部革新。新的Kryo 385大核(Gold)基於Cortex A75打造,三發射,小核Kryo 385 Silver基於A55打造。藉助DynamiQ叢集技術,取代ARM CCI互聯,直接共享3MB三級緩存進行信息交換(加上每核心叢集的獨立緩存共3.5MB)。
驍龍845CPU大核晶片頻率從2.45GHz提升了14%到2.8GHz,同時A73(Kryo 280)到A75的理論提升是22~34%,兩相疊加和高通調諧後,最後實現了25%~30%的性能增長。小核上從A53升級到A55,雖然頻率更保守了,但性能還是有了15%的增長。GPU方面驍龍845搭載Adreno630,相比上代產品Adreno 540來說性能提升了30%,能耗比提升30%。
而在製程方面,驍龍845從驍龍835的10nm LPE升級到了第二代10nm LPP,三星全新的10nm工藝「LPP」將會提供比當前已經量產的「LPE」工藝高出10%的性能,並且節能15%。雖然性能提升, 但驍龍845的整體功耗並沒有提升,這對移動產品的續航來說是件好事。
麒麟970甘拜下風:優勢只有AI
相比麒麟970,高通驍龍845升級的更為全面,今年6月份ARM推出基於ARM DynamIQ技術的全新處理器,包括全新的A75+A55架構,高通驍龍845是首款基於A75+A55架構定製的處理器,聯想高通驍龍835的做法,驍龍845的Kryo 385架構應該也只是A75公版架構的小改版,性能可能只比A75稍微強一點。
而此前的高通驍龍835是基於A73架構定製,麒麟970採用的就是公版A73架構,根據ARM官方公布的數據,A75的性能是A73的1.34倍,A55性能是A53的1.21倍。A75架構是近兩年來ARM推出的升級最大的架構。
CPU以及GPU性能是一款晶片最重要的參數之一,而像AI等方面的性能在目前的階段還只是錦上添花的作用,一方面是AI計算性能仍然處於初級階段,另一方面則是AI的應用範圍並不廣泛,就拿華為麒麟970為例,目前更多的應用還是在拍照以及圖像識別上,雖然麒麟970對於拍照有提升,且華為宣稱處理相同AI任務,新的NPU異構計算架構擁有約 50 倍能效和 25 倍性能優勢,圖像識別速度可達到約2000張/分鐘,但實際使用來看麒麟970的發熱仍然要比相同製程的驍龍835更熱,尤其在拍照時。
今年驍龍845可以用英特爾晶片升級策略的Tick(製程)-Tock(性能)中的Tock來形容,在整體功耗基本不變的情況下CPU以及GPU分別提升25%-30%和30%(幅度非常大,主要得益於A75架構的升級),而在AI性能方面驍龍845並沒有集成獨立的NPU,理論上華為麒麟970的NPU性能依然要強於驍龍845,不過這可能是華為麒麟970相比高通驍龍845為數不對的優勢之一。
可以說驍龍845是目前安卓陣營已發布的手機晶片中綜合性能最強的晶片,各方面都沒有明顯短板,CPU、GPU性能提升非常大,而在較為前沿的AI以及拍照等方面相比前代均有升級,相比麒麟970性能更強也要更加務實,綜合性能可以與蘋果A11 Bionic一較高下,驍龍845是款為2018年安卓旗艦準備的晶片,會將安卓手機晶片帶入了一個全新的高度,明年上半年的晶片競爭將會是高通驍龍845、蘋果A11 Bionic以及三星Exynos 9810三足鼎立的局面。
本文編輯:張前
關注泡泡網,暢享科技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