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遲不出新品 Intel/AMD都在玩什麼?
2025-05-03 10:41:26
泡泡網CPU頻道1月20日 2014年1月,AMD推出了Kaveri核心的APU,至今已有一年時間。而最新的下一代APU產品Carrizo則只有移動版,暫無桌面型號推出。AMD 2015的桌面處理器路線圖暫時空白。Intel在2014年6月、8月分別推出了Haswell-Refresh和Haswell-E處理器,最新的14nm產品也只有移動版產品,桌面版的Skylake至少要等到下半年的8月份。這意味著,Haswell核心從2013年6月推出,到接替者出現,要經歷超過兩年,這在Intel桌面處理器更新換代的歷史上是十分罕見的情況。也就是說,我們目前能夠確定的在2015年推出的桌面處理器新品只有下半年的Skylake。
CPU一直以來都是PC的核心部件,Intel更是半導體行業的領軍企業,但是為什麼今年我們遲遲看不到新產品推出呢?筆者總結了以下四點原因:
一、PC市場下滑
PC市場的不景氣可能要持續到2018年
從數據調研機構的統計和預測來看,PC市場近年來持續下滑,從2013年開始,已經連續7個月出貨量下降。這個狀況至少要持續到2018年,儘管微軟停止更新Windows XP一定程度上刺激了PC更新換代,但是依然無法阻擋PC整體下滑的大趨勢。由於經濟和政治的不確定性,在亞太、拉美、中東和非洲等新興市場上,PC迅猛增長的勢頭可能要延緩出現,而在北美/歐洲等成熟市場,由於市場已經飽和,增長速度也十分緩慢。
另一個眾所周知的原因則是行動裝置的興起,隨著手機、平板電腦等設備的功能、性能日益強大,傳統PC多多少少會被取而代之,PC已經不再是家庭娛樂、生活的唯一和第一選擇,電腦的地位已經從「必不可少」變成了「可有可無」。很顯然,對於用戶來說,能夠拿在手裡、隨身攜帶的計算設備要比擺在家裡的笨重機器要更有吸引力,在過去,大部分時候PC能夠做的事情手機無法勝任,而現在則相反。總而言之,PC市場的下滑是無法否認的事實,並且仍將持續數年,我們現在經歷的,正是PC的寒冬。
二、性能過剩
Core i7-5960X固然強大,但是有幾個人能用到?
PC市場為什麼下滑?很大的原因就是計算性能過剩。除了專業計算處理和高性能遊戲之外,我們日常已經基本沒有更高的性能需求。就連Intel在推出新處理器的時候用的宣傳語也只不過是:你三年前的電腦該換了。這在某種程度上也說明,一般用戶的電腦在使用2~3年的時候根本無需升級。現在仍然在用超過三年前購買的電腦的用戶相信也不在少數。當已有電腦已經足夠完成日常工作和娛樂的時候,大多數人不會再去重新購買一臺或進行升級。
就CPU性能而言,酷睿四代到二代之間的差距也不過30%而已。在大多日常應用中的差距只會更小。除了發燒玩家和少部分任性的用戶之外,其他人已經非常缺乏升級電腦的動力,尤其是CPU。相對而言,顯卡、存儲設備的升級還能夠帶來明顯的性能提升和使用體驗改善,而CPU的升級已經讓人漸漸沒有感覺。無論Intel還是AMD,近年來升級處理器也都把重點放在了內置顯卡上,CPU本身的性能提升則相對較少。
三、缺乏競爭
AMD目前只有2015年移動版處理器的路線圖
桌面CPU市場基本由Intel和AMD所掌控,兩者佔據了超過99%的市場。兩家壟斷的局面往往會產生「和平共處」的局面:表面上是競爭對手,實際上卻沒有激烈碰撞。更何況,如今Intel已經穩定的把控了80%的市場份額,AMD方面則很難有機會改變形勢,在勉強應付了幾年之後,如今已經處於半放棄的狀態。這樣的競爭局面導致雙方都缺少推出新品的動力:市場疲軟,消費者不買單,市場格局已定,缺乏變數。推出新品需要十分高昂的成本,如果沒有足夠吸引人的利益,廠商確實沒有理由再投入到新產品的研發製造中。
四、廠商轉型
AMD已經一統遊戲機市場:微軟、索尼、任天堂的遊戲主機都由AMD負責提供核心硬體
那麼,Intel和AMD如今都在做什麼呢?Intel在去年重金投入30億美元在移動業務上,要知道,移動和通信部門的贏利只有2億美元,佔Intel全年靜利潤的不到2%,而成本方面,Intel全年的支出也不過100億美元。也就是說,Intel為贏利只佔2%的部門投入了30%的成本。這無疑實在對移動市場的瘋狂砸錢。更有消息表明,Intel欲合併移動和PC業務以尋求突破。對於移動市場,Intel垂涎已久,作為擁有全世界非常先進、強大半導體製造工藝的企業,他們有絕對的信心和耐心在這個領域再現雄風。(能否做到就另當別論了)至少相對於死氣沉沉的PC市場,移動市場的吸引力是無比巨大的,Intel願意玩,也玩的起。換言之,Intel現在的心思已經不在桌面PC上了。
那麼,AMD在做什麼呢?自從賣掉了工廠後,AMD成了一家Fabless型企業,可以說命運已經不能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但是這家仍舊擁有深厚技術實力的企業,另闢蹊徑找到了硬體市場上的另一出路:半定製業務。其中最主要的部分也就是我們熟悉的遊戲機市場,目前索尼的PS4、微軟的XB1遊戲機都由AMD一手包辦核心硬體,包括中央處理器和圖形加速器,有消息表示下一代任天堂新遊戲主機也同樣由AMD包辦。這將是AMD未來幾年內最為重要的業務,甚至可能超過了傳統PC業務。儘管在CPU市場上不得意,但是由於出色的融合理念,AMD成為了遊戲機硬體的非常好的之選。當然,AMD並不會徹底放棄PC市場,這仍將是它們重要的收入來源,但是相對以往,它們不會投入過多的精力在上邊,它們不需要和Intel拼個你死我活。與其孤注一擲又不知勝負,還不如坐享其成。
新一代Core處理器仍然會推出,雖然暫時沒有桌面版
那麼,PC市場會死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PC仍然是一個非常巨大的市場,每年仍有接近3億臺PC出貨,其中臺式機雖然不如筆記本多,也有超過1億臺。同時,除了晶片級企業之外,還有眾多中下遊廠商、品牌以及周邊設備,如今正是PC的寒冬,但是它還仍未到面臨死亡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