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錯誤的文章
2025-03-30 20:29:25
篇一:錯誤的自訴
Hello,大家好!提起我,大家並不陌生吧!哈哈,我叫「錯誤」,這個名字很抽象吧,我也有這種感覺。你問我的歲數?嗯,至於我的歲數嘛,我也記不清楚了,只記得上帝在創造人類的時候,就共同創造了我。我同大家一樣,都生活在這個宇宙空間裡。
好了,廢話我也不多說了,現在就讓我來介紹我的輝煌歷史吧!
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提起這兩件事,我的臉就會不由得緋紅,自覺慚愧了。就是因為上帝創造了我,並讓我一味地堅持,這不僅損壞了我的名聲,還使我成為一個亡國之身。
事一:商紂王,他文過飾非,自以為有權有勢,有上天保佑,把向他提出忠告的兩個大臣,一個挖心,一個剁成肉醬。他把我從家中「請」出來,並從容地堅持,給予我特殊的權力。我呢,只好一直跟隨著他,享受一切。結果,臣下都不信任他了,最後,他和他的王朝還被周武王大軍滅掉。我的日子也不好過,遺臭萬年,被世人唾棄。
事二:隋煬帝,唉,他也是聽不進別人的意見,當有臣下指責他不顧百姓勞苦大修運河時,他把這個臣子賜死了。這時的我,又光榮地被「請」了出來,也給予了我一切權力。不用問呢,這個昏君最後也落得個眾叛親離、國滅家亡的下場,人們「賞賜」給我的罵語就不用再說了。唉。
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對於這兩件事,嗯,我先留一個懸念,不說明其實質,先聽我向你們介紹。
事一:楚莊王初登基時,日夜在宮中飲酒取樂,不理朝政。我由於前兩次的教訓,滿臉苦愁,但還是再次厚臉地出場了。後來臣下用「三年不鳴,一鳴驚人」的神鳥故事啟發他,並以死勸諫。他沒有像上面兩個帝王那樣「厚待」我、「奉承」我,我還有點納悶呢。終於,他重新並正確地認識了我,還下定決心要修正我,他認真處理朝政,立志圖強。我光榮但又一頭霧水地退場了。後來,楚國在楚莊王的治理下,逐漸強大了起來,他本人也位列「春秋五霸」之一。
事二:戰國時趙國名將廉頗,他原來居功自傲,瞧不起出身低微、因外交才能而受重用的藺相如,總想當面羞辱他。不用問,我又出場了。當然在這時呢,說實話,我真的很不情願被光榮地「請」出來。後來,廉頗知道藺相如顧全大局,始終避免與他發生正面衝突,以國家為重,在一國內不應「兩虎相鬥」而應合力對付秦國的大度時,他毅然負荊請罪,兩人和好,還成為莫逆之交。對於我嘛,當然又再次沒收穫地退場了。
哈哈哈!我終於想通了,我興奮地快步奔跑著,歡呼著,我還是有一點用處吧。看吧,我從反面給他們樹立了堅定信心,建立了正確觀念,而我在世人的眼中也慢慢地被理解。
總之,我們錯誤家族有功勳,也有失誤。「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而關鍵在於知錯能改。
好,我的介紹完畢,謝謝大家!
篇二:善待錯誤,人生境界頓開
面對《咬文嚼字》的挑錯,著名作家積極以感謝和理解回應,令人為之動容。我總以為,唯有積極面對別人的批評和挑錯,人生境界才能不斷升華,生命才能日益趨向不朽和偉大。
挑錯的必要性,來自於主觀世界的狹隘與片面。我們常常沉醉於自己超於常人的流光溢彩,而忘了在驕傲的同時保留一份面對不足的謙卑。
所以善待別人的挑錯,是為了塑造一個更理性的靈魂,它讓人清醒,讓人自如。智者如曹禺,也深諳這一哲理。當美國劇作家蒙特來華拜見這位劇作大師時,交流正酣,曹禺拿出黃永玉對他的批評信:「我不喜歡你後來的戲,一部也不喜歡,你丟失了通靈寶玉,你為勢位所誤!」如此辛辣,一針見血,指出曹禺「重政治,輕創作」的錯誤,曹禺硬是讓翻譯一字一句譯給蒙特聽……可見曹禺的偉大,除了對藝術的不懈追求,還體現在了對挑錯的理性面對和坦然接受。
然而,若一味妄自尊大,對別人的挑錯「充耳不聞」,人生之路只會越走越窄,甚至不可避免地接受失敗的苦楚。李經緯,在改革開放後建立了「健力寶」公司,創造了可與百事可樂比肩的商業傳奇。可是,面對前無古人的成功,李經緯卻對別人的挑錯一概拒絕,面對公司上至領導下至員工的批評與阻擋,他不管不問,集巨資在廣州建造健力寶大廈,最終超出公司的承受能力。面對業界好友對他「不考慮商業規律,一味拉廣告招商」的挑錯,他拒絕誠懇吸收,最終讓健力寶暗淡於歷史的長河之中,他自己也身陷囹圄。
那麼,如何善待批評以追求完美自我呢?
首先,面對別人尖銳的挑錯,要保持一份淡定平和的心態,不急不躁,不躲不藏;如季羨林所說的那樣:「別人說的話是鼓勵是批評是鞭策,都是對我好。」其次,要學會甄別「有價值」的挑錯與「一味為了挑錯而挑錯」,也就是說,在面對別人挑錯時,不是固定的屈從,而是要保持一份起碼的信任。如演員于是之一輩子都在接受觀眾的挑錯與批評,但必須經過「審視——消化——吸收」的過程,最終把一個個鮮活的角色演到了人們心中……
人生逆旅,每個人都會犯錯,迷失甚至被異化,而往往一份善待別人挑錯的胸襟,能夠帶領你欣賞更旖旎的風景。
篇三:善待錯誤
8歲時,為了得到心愛的玩具,我竟向父母撒了謊,後來被挨了一頓揍。這次犯錯誤,使我更加懂事。
10歲時,朋友們約我早上去玩,我卻忘記了約定,讓他們等了許久,後來被指責了一餐。這次犯錯誤,使我懂得與人相處需要誠信。
12歲時,輪到我們值日,我卻為了打籃球而逃跑,後來被罰掃。這次犯錯誤,使我明白班中事務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責任。
現在,更多的錯誤來自於考試,儘管多是馬虎的小錯誤,但是,卻使我長了知識,努力克服粗心的毛病。
但是,錯誤卻一直以來被人視為眼中釘,人們往往會非常懼怕它,甚至還稱之為「魔鬼」。錯誤都是人們所厭惡的,也許是錯誤會導致前功盡棄,也許是錯誤會讓人留下遺憾,也許錯誤會吃人灰心喪氣。可是,正是因為錯誤,讓人刻苦鑽研,堅忍不拔,勇猛精進,以至走向成功。世界正是這樣,許多東西往往是對立的,但是,它們也是統一的,就如沒有錯誤,哪來成功這般。「失敗乃成功之母」這句老生常談的話以及古今中外的就剛好印證這一點。
「發明大王」愛迪生不知犯了多少錯誤,走了不少彎路,才發明了電燈;諾貝爾又不知經過了多少實驗,犯了多少錯誤,最終才研製了炸藥……每一項驚天動地的發明,正是填了許許多多的錯誤作地基,最終才到達了頂端。
錯誤並不是「魔鬼」,它有時更是「天使」,它不是通向成功的絆腳石,而是開啟成功的鑰匙,對於錯誤,我們不應厭煩,而是欣賞式地挖掘其中的精華。
讓我們善待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