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讀後感700字
2025-03-01 07:21:25
從我記事起,媽媽就經常給我講《西遊記》的故事。「三打白骨精」、「大戰紅孩兒」等故事在我幼小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近,在鄭老師的極力推薦下,我自己也捧起了青少年版《西遊記》細細品讀。每一次閱讀,都給了我不同的感受。我為作者細膩而又生動的動作描寫所折服。
我們先一起去看看「車遲國鬥法三仙」吧!唐僧與虎力大仙比坐禪。「二人在臺上靜坐幾個時辰,難分勝負。鹿力有意暗助師兄,就拔根毛,往上彈,落在唐僧領子裡,變只臭蟲,咬了一口。唐僧奇癢難忍,就來回搖頭,用衣領擦癢。」一小段話,連用「拔」「彈」「落」「變」「咬」五個動詞刻畫出了鹿力大仙陰險狡詐的面目。唐僧「來回搖頭」「用衣領擦癢」形象地寫出了唐僧當時處境的艱難,讓我不禁為唐僧捏了一把汗。好在行者及時出手,把臭蟲一下「捻」死,為師傅解了圍。然後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變」成了一條7寸長的蜈蚣,使勁地「咬」住了虎力大仙的鼻子。虎力大仙一個跟鬥「栽」下去,幾乎「喪」了命。哈哈,真是大快人心哪!
再看《孫悟空大戰黑熊精》。「黑風怪急縱身,拿出槍,直刺行者。行者急忙從耳朵裡掣出棍子,現出本相,架住槍尖。二人從中廳跳出,自天井一直鬥到前門外。又從洞口打到山頭,自山頭殺到雲外。只鬥得紅日西沉,仍舊不分勝敗。」短短一段話,數十個動詞無一重複。從「跳」到「鬥」,從「打」到「殺」,讓我們感受到爭鬥越來越激烈,難分勝敗。最後「黑風怪化作清風,轉回本洞,緊閉石門,不肯出來」。三個動詞使「黑風怪」落荒而逃的形象躍然紙上。
「簡潔明快的動作描寫使人物形象更加鮮明」。這是我再次讀《西遊記》的最大收穫。以後我的習作中也要多多使用這種方法。《西遊記》之所以能成為中國古典文學的四大名著之一,它的魅力一定不僅限於此吧!讓我們繼續探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