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作文自由與束縛
2025-03-16 08:23:25
篇一:束縛與自由
想幹什麼就幹什麼,這是許多人一直以來的願望。然而隨著年齡增長,人們心裡就會越來越清楚其不可能性。從小到大,在家庭中被父母管教,到了學校受到種種束縛,進入社會後更是直接面對法律、道德的嚴加看管,還會為生活所迫,做不了想做的事,又不得不做不願做的事,無論如何都感到自由被限制。自由被限制,欲望得不到滿足是件令人痛苦的事,可諄諄教誨總在旁:自由是相對的,如果每個人都隨心所欲任意妄為,你還能得到屬於你的自由嗎?
身旁一條條錯綜的準繩改變不得,看起來只有改變自己了。於是,人們在長大的過程中不停地學會收斂自己的欲望,慢慢地減少欲望與束縛的衝撞,似乎生活變得不那麼痛苦了。
記得朋友家有隻貓,幾乎從出生就一直生活在這個家裡,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現在已經長大了,可它從不想出家門半步,一旦被抱到門外就慘叫不止,拼命想掙扎回屋,回到屋中就立刻神態自若,悠然自得了。它在這個家裡有充分的自由,生活很自在,它已經忌憚門外的世界。貓的這種自由是令人追求的麼?我只感到悲哀。如果身邊人人都得到像貓在門內一樣的不逾矩的自由,這個世界會是什麼樣子?
我不願看到如此「自由而快樂」的心靈。或許我們的身體、我們的行動受到種種束縛,但如果我們讓心去適應這種束縛以求得快樂與滿足,就只能是悲哀了。許多人被生活羈絆,於是,束手就擒地被壓榨到一個個固定的、一成不變的生活模式中去,然後坦然地說:這就是生活。可這不是生活應用的樣子。生活應該屬於想奔跑、想飛翔的人,至少是試圖奔跑、飛翔的人。或許這種嘗試終歸會失敗,但他們的生活不是因束縛而強迫形成的,他們的生活是自己努力嘗試後找到的。然後即使他們的行為與其他人一樣被限制,他們的心中也真正屬於自己的自由。
你是願意選擇身心均被束縛後的快樂,還是選擇一份真正自由的心所擁有的快樂?
篇二:自由與束縛
雄鷹展翅,翱翔於藍天,這是雄鷹的自由;樹苗生長,衝出於土地,這是樹苗的自由;池魚潛泳,閒遊於水中,這是池魚的自由。相比於束縛,雄鷹、樹苗、池魚,它們都會毫不猶豫的選擇自由。自由就像含苞欲放的花朵,人們喜愛它,樂於接受它;而束縛就像過街老鼠,人們討厭它,遠離它。但它卻無時無刻不出現在人們身邊,闖進人們的視線內。
如果我是一隻展翅翱翔雄鷹,那麼對於自由和束縛,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前者,只因我喜歡大自然,喜歡藍天,喜歡這一切屬於我的東西。但好景不長,幾年後,突然來了一群獵人,他們把我捕捉到鳥籠中,把我賣到動物園裡。等待我的只有冰冷無情的籠子,但我渴望能夠自由,想見到我的親人。於是,我使勁地啄打籠子,不發出任何天籟般的叫聲,來參觀我的人,他們都是興高採烈地來,垂頭喪氣地走。日夜照顧我的飼養員們也無計可施。終於,在一個晴朗的夜晚,他們悄悄的把我放出去。而得到自由的我,也盡情的在天空裡飛翔。
如果我是一隻渴望長生不老的大熊貓,那麼對於自由和束縛,我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後者。因為我知道在動物園裡生活的大熊貓比在野外生活的大熊貓壽命長。於是,我失去了野外求生的本領,只會享受著在動物園裡的樂趣。有天,動物園的園長下令把動物園裡的大熊貓放歸大自然裡,就這樣,我被他們「無情」地趕出動物園,進入大自然裡,手足我措的我害怕的望著這陌生的世界,也許上帝眷顧我,我遇到的一位長期生活在這裡的同伴,他教會了我獨立生活的本領。漸漸的,我喜歡上大自然,也喜歡上這自由。
回到現實,我還在家裡做作業,望著這堆積如山的作業,我更渴望自由……
自由,就像紛紛揚揚的雪花,人人都渴望捧拿它;束縛,就像冰冷無情的腳鐐,讓人們失去了對大自然的熱情。
篇三:自由與束縛
說起自由,那一定會是近乎所有人想追求的目標。自由象徵著無拘無束,象徵著沒有限制,象徵著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做任何事,這種生活肯定會是人們所嚮往的,可是這種令人神往的完美的自由真的存在嗎?其實這世上總會有一種限制束縛著我們。只有有了束縛,自由才會被我們所發現,束縛有時比自由更重要。
兩千年前的聖人莊子對自由是嚮往的,他想追求的是一種「無所待」的「御風」境界,縱使這種自由還不是那完美的自由,可是終其一生莊子也還是沒能達到那種「御風」的境界。反觀現在,我們真的應該反思一下,什麼是真正的自由?
哲學中有一個很經典的概念,那就是相對與絕對的辯證統一。相對與絕對的辯證統一簡單點來說只有八個字——「沒有絕對,只有相對」。自然,自由也符合這個觀點。自由與限制是相對的,自由永遠也不會是絕對的自由,它只會是相對的自由,自由之中必定包含著限制。絕對的自由那只是一種空想,一種願望,我們只能對其望而卻步。而我們要追求的,其實應該是那帶著些許限制的自由。
即使在《聖經》中所描述的伊甸園中,也沒有這絕對的自由,亞當和夏娃也不是絕對自由的,他們同樣受著上帝的限制,他們也不能吃善惡樹上的果實,他們依舊被束縛著。
人類社會在不斷發展,其過程明顯地顯示了人類對自由的嚮往。從原始社會到奴隸社會,從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又從封建社會到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乃至共產主義社會,人們最明顯的變化就是自由和民主的變化。奴隸社會中身為奴隸的人們,基本上沒什麼自由,整個人甚至連思想都歸奴隸主說了算。可到了封建社會,人們的自由進程前進了一大步,不過封建社會的皇帝卻也限制著人們的自由。到了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人們的自由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可是在這背後,一樣東西也在悄然發展著,那就是道德和法律,自由在發展,限制也在發展。
絕對的自由意味著什麼?意味著隨心所欲,意味著為所欲為,可是人真的能隨心所欲、為所欲為麼?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在人類社會中,人們存在著道德,存在著法律,這些都限制著人們的自由,人們有許多不能做也不願做的事情。人類是一種存在著智慧,存在著感性和理性的生物,每個人都有著各自獨立的思想,如果你想要這樣做,可另一個人卻不願你這樣做,那麼他就是在限制你,可以說世上只要有兩個人,就會有束縛。如果沒有束縛,世界會怎麼樣?那時世界將再也沒有秩序,殺人、搶劫、偷竊……我想那樣的社會很快就會滅亡吧。
回到現實,其實我們不應該妄想去追求那些沒有束縛的自由,我們應該追求的是自由與束縛並存的那種自由,我想,只有這種自由才會讓我們的社會變得更和諧,不是麼?
篇四:自由與束縛
自由即不受拘束和限制。就像鳥兒在藍天中無拘無束展翅高飛,就像魚兒在清水中自由自在的遊來遊去,就像野馬在無垠的草原奔馳,而我卻像風箏,雖在廣闊的藍天飛翔,卻始終被一根線緊緊地束縛著。
在人生旅途中,每個人都會被一些人或事束縛,比如父母,老師,友誼,生活壓力等等。這些束縛好比一把枷鎖,時時刻刻的約束著自己,使我們收斂自己的行為和本色。
童年時光應是無憂無慮,快快樂樂的。然而我卻在父母的束縛下失去了原有的色彩,使得童年變得枯槁乏味。還記得童年的我很渴望可以和鄰家小孩一起玩泥巴,那時的我總覺得柔軟的泥巴在他們的手中被拿捏成各種各樣的形狀是一件很神奇的事,然而父母卻覺得泥巴太髒,不衛生,所以從不讓我觸碰。就這樣他們束縛了我想要的自由,剝奪了我美好的童年時光,使我失去了童年的玩伴——泥土。
少年時的我在老師的教導下,不僅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習如何做人。為了讓自己做的更好,漸漸收斂自己,使我的生活失去了許多樂趣,生活變得不再那麼豐富多彩,在競爭中我感受著學習的動力,使我迫於前進而忘記了本屬於我的自由,使我失去了少年時的個性——活潑。
青少年時的我踏入新的校園,感受新的學習氛圍,面對陌生的同學,害怕孤獨的我很渴望尋找到新的友誼,當我真正尋找到時,卻因瑣事被友誼束縛了自由,使我變得不再那麼充滿活力,使我失去了原屬於我青少年時的活力——自信。
成年後的我也許將會面對生活壓力。剛剛踏入社會生活的我對社會充滿了很多美好想像,然而當我慢慢融入社會生活的步伐時,我不得不逼迫自己接受一些意想不到的現實。在這些現實生活片段中,我不斷學習,慢慢長大,同時也漸漸體會到了生活的壓力,在壓力的束縛下,我迫使自己忙於生活,從而忘記了去尋求自由,使我漸漸變得憔悴,失去了成長過程中的伴侶——稚嫩。
其實,人生就是一段很長的旅程。在人生旅途中,我們不應該讓自己活得這麼累,不應當使自己的生活變得如此乏味,不應當使自己感覺到束縛的負擔,我們應當對自己好一點,不要太過苛刻自己,不要過分約束自己。
[精選作文自由與束縛]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