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百家文》有感
2025-03-13 20:24:25
當我捧著《百家文》,讀者一個個古人立志的故事時,學貴有「勤」這四個字時不時地從字裡行間中跳出來,並不斷在我眼前做著放大縮小的運動。
我是個滋味感覺還算勤奮的女孩子,在校能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在家偶爾也能翻翻課外書。每次考試總能應付自如,課餘與同學交談也有共同語言。因此,我曾為自己的這點勤奮而沾沾自喜。然而,當我讀著「遠行千裡為借書的劉恕」「隱居深山為讀書的鄭樵」「夏夜囊蟲而讀的車胤」「冬天映雪而讀的孫康」「牛角掛書而讀的李密」「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的顧炎武」時,「自慚形穢」逐漸爬上了我的心頭,並慢慢擴散開來,我的這點勤奮又算得了什麼呢?
「發憤圖強」,這又是《百家文》烙印在我心頭的一個詞。越王勾踐兵敗而入會稽山,從堂堂皇帝淪落為一介囚徒,可謂免頂之災。然而,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信念,使他忍辱負重帶著妻子為夫差當奴僕,終於得到夫差特赦而放。回到國中,他每天臥薪嘗膽,以告誡自己不忘國恥。正是憑著這種發憤圖強的精神,苦營十年,三千越甲吞吳。是啊,人生若有圖強的精神,許許多多的難題都會給你讓道!
以前老師在我作文本上寫的最多的就是:「怎麼啦?你的字又『喝酒』了,怎麼東倒西歪的!」爸爸也時常感嘆:「你啊!什麼都好,就是字寫得龍飛鳳舞!叫你橫平豎直,你總是左耳進右耳出!」一直以來,我很苦惱,也想寫端正些,可寫著寫著就又潦草起來了。一天,阿姨來我家做客,她一見我的作文本就嘮叨開了:「你啊,與其長久的煎熬,不如痛下狠勁把字練端正!」於是,我買來了鋼筆字帖,開始練習起來。可是心血來潮沒幾天,我又心有餘而力不足了。真的又要半途而廢嗎?不能,決不能!於是我拿來辣椒,每當想偷懶時就咬上一口。一星期過去了,幫個月過去了,一個月過去了……終於,老師在班上表揚我的字明顯進步,爸爸媽媽也不再直搖頭了!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朋友,如果你想成為他人心中的「天才」,那麼請不要忘記:人貴有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