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關于欣賞的作文
2025-03-11 18:26:25
賞畫,品茶,是一種欣賞;崇拜名人、偶像,是一種欣賞。每個人都有他各自的欣賞之人、之事、之物。我想在這裡和大家分享我欣賞的三個「得」。
得寸進尺
提到「得寸進尺」這個詞,人們往往聯想到「給點陽光就燦爛,給你三分顏料就想開染坊」之類形容人毫不收斂貪婪的俗語,其實將這種精神發揚在學習上,難道不是求之不得的嗎?作為學生,我清楚地了解我們現在的學習狀態,上課時,我們唯求理解老師的授課內容,基本能夠解決隨堂練習,至少聽懂老師的講解便可,不會深究其中暗藏的道理,即使有時心中有一絲疑慮,又會在同學們的影響下把它拋諸腦後。此時,如果「得寸進尺」的情緒主導了你,那麼每天的課堂上互動的場面和這種互動給同學們營造出的學習氣氛,定會使我們受益匪淺。無論是站在老師和家長的角度,還是學生自己都希望這種精神能在心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得過且過
同「得寸進尺」一樣,說起「得過且過」這個詞,人們首先在腦海中反應出的一定是這樣的觀念要不得,怎麼能事事勉勉強強矇混過關呢?其實,我所欣賞的是指表現在人與人之間相處中的「得過且過」。通常,我們會在市場裡看到顧客和商家為了一角錢的蔥錢而惡語出口,馬路上因為相互間踩了一下腳而大打出手的情況,當你冷靜下來回想時,定為自己之前的行為感到後悔吧。倘若在處理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和糾紛時,抱以「得過且過」的心態,不就化解了一場不必要的風波嗎?
捨得
佛家常講「有因才有果」,套用於此「有舍才有得」。我想這也並非完全是套用,因為兩者在對於世事的看法上是近同的。正所謂前世造的孽,今世必遭報應;前世積德行善,今世必有福將。在舍與得之間,二者是平衡的,眼下的「難捨」或許會換來日後的「偶得」。每個人,無論處於怎樣的生活和工作環境,都希望自己是個「完美」,然而事事豈能盡如人意?但是有的人則難以釋懷。這時你便不如偶爾「軟弱」一次,捨棄心中的這份執著,在放開之後,帶著坦然的心,才能走得更遠。沿途上,你會發現許多平時未曾留意到的風景,收穫更多意想之外的喜悅。
欣賞,是件賞心悅目的事,是個陶冶情操的過程,是次脫胎換骨的蛻變,在欣賞之中,在「得」與「不得」之間,我一步步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