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執著話題的800字作文
2025-03-20 03:38:25
執著
執著的追求能彈奏出世間最美妙的樂曲;執著的信念能開闢出世間最廣闊的天地;執著的奔跑能超越命運的腳步。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都是短暫的時光,人生在世是不是需要一份執著呢?當然,執著是天地間最美妙的追求。
清風拂面,秋日的陽光燦爛,總讓我想起那一個秋日。我騎著單車做著的一次單車旅行,而今日的輕快嫻熟,卻是基於那個秋天的執著追求。
深秋,金黃的葉子落了一地。悠長的小路上,爸爸在教我學騎車,我歪歪扭扭地騎上了車,爸爸剛一鬆手,就聽見了「撲通」一聲,我摔在了地上,自行車重重的壓在我身上,車輪在半空中轉著。我慢慢的站起身,看著手掌上漸漸滲出的點點血紅,我含著眼淚,對著車狠狠地踢了一腳,大嚷著:「不練了,不練了!」作文
就在我即將放棄的一刻,爸爸拍著我的肩用溫厚平和的聲音說道:「執著是人生中,一種不懈追求的過程。執著是一場漫長的分期分批投資,它註定會有困難和失敗;然而,成功就是對這次投資的一次性回報。」聽完這一番話,我想:是啊,我要努力不能因為一次的失敗就止步不前,現在是這樣,學習生活中亦是如此,如果這都堅持不了的話又何談今後執著呢。想到這裡,我努力支撐著站起來,雙手輕輕託住車把,用帶著傷痛的手掌用力。吃力地扶起車,坐上車座疼痛似乎慢慢遠去,車子又一次搖擺著在小路上前行,在枯葉中留下一道蜿蜒的足跡。
來來回回,轉眼就是晚上,路燈亮起來了,灑下一片柔柔的光。我騎著車在小路上來回,扶著車把的雙手因為長時間的用力而微微發抖,雙腿在一天的練習後變得沉重,象有兩雙無形的手在死死拖住我。我咬著牙,想著:堅持到底,一定要執著,會成功的。我不由得又加緊了腳下的動作,強忍住酸疼,身體微微向前傾,腳下使勁蹬了幾步,放開剎車。車又一次奔跑了起來,風又一次親吻我的臉。
幾個來回後,手心和後背都滲出了細密的汗珠,但車子好像變得聽話了,不再像以前那樣和我作對了,身體好像也輕鬆了許多,我也開始享受到了在秋夜騎著車感受清風拂面的美好。路燈斜斜地拉長我的影子,秋夜的小路上留下了我的身影和漸漸筆直的車轍。
執著是忘情是專注,是一心一意的全神貫注的追尋,探索;是熱情的投入,是一種深深的眷戀;是一種對於生活的積極而又美妙的態度。
執著與變通
讀到這樣一個故事:中國在留德大學見德國人做事刻板,不知變通,就存心捉弄他們一番。他們在相鄰的電話亭上貼上寫有「男」、「女」的字樣,然後躲到一旁,看看「死心眼」的德國人到底會怎麼做,結果他們發現,所有到電話亭打電話的人,似乎都看到了標有「男」、「女」字樣的廁所一樣,毫無怨言地進到自己該進的電話亭裡。有一段時間,「女亭」邊閒置,而另一邊男生排著長隊,也不向「女亭」邊挪動。中國學生卻在一旁笑著他們呆板。
這是中德文化的差異,德國人始終遵循「遊戲」規則,一步一步執著地走好自己該走的路;而中國似乎要比德國人聰明一些,所謂「墨守成規」已不復存在,講的就是變通。這變通又給我們帶來了什麼呢?
中國人的變通是圓滑的,更多的時候從功利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唯利是圖」似乎成了其宗旨,其思維方式:這樣做對我有利。西方則講究規則,結果是刻板的,其思維方式:這件事我該不該做。
這兩種中西方思維方式差異,造成了兩種不同的社會結果。中國人的思考方式是局部的、拘泥於一時的盈頭小利。因此,在我們構建這個和諧社會之時,「變通」便成了我們的棘手問題。走在街上,這「變通」帶來的後果顯而易見,行人為了走近路,隨意地踐踏草坪而過,心裡還念叨「走捷徑真快」;騎著自行車趕上班的工人,無視紅綠燈,急馳而過,過後心驚膽戰,但仍像盈了小利,慶幸自己沒被撞著。這些小小的「變通」破壞了我們的社會公德。還有一些「變通」還違反了法律,春節來臨之季,制假售假層出不窮,不法商販懷著僥倖心理,打亂市場秩序,謀取暴利,坑害消費者;工程人員為完成指標,虛張浮誇;國家機關人員見利眼開,成為國家的蛀蟲,……這一樁樁因為「變通」而造成的嚴重後果的事例又給我們帶來了什麼?他們無視國家的法律,社會的公德,由思維的變通到行為的變通,卻仍然沾沾自喜。
西方人的「死心眼」,保持對事物執著的追求,雖然在我們看來似乎過於「墨守成規」,但正因如此,給他們的社會帶來了「文明」的社會風尚,行人走在路上,沒有因為闖紅燈而發生交通事故;草坪上沒有警示標語卻無人踐踏;貪汙受賄事件屢見其鮮。這就是西方人明白什麼是該做,什麼是不該做的處事方式。
「變通」與「執著」看似無法並存,但在我們心中只要築起一條社會公德的界線,在不逾越它的基礎,用刻板維護公共道德的健全,提高我國人民的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