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風生水起 "全平臺"新趨勢明顯
2025-03-07 11:38:24
為期三天的2011(第十屆)中國網際網路大會在北京落下帷幕。物聯網、電子商務、雲計算、移動互聯、團購、及IPv6等熱點話題在本屆大會上備受關注。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關係到運營商、終端廠商、網際網路公司、應用平臺的移動網際網路峰會,展現了移動網際網路產業未來發展無限前景。在感受網際網路滾滾熱浪的同時,我們也清晰地看到了網際網路粗放型投資帶來的大量問題「泡沫」,以至網際網路投資者,更看重的是新的盈利模式所帶來的新價值。
新模式,盈利曲線的轉變
一位投資人士談到網際網路時說,中國的盈利模式很簡單,就是兩個半,廣告,遊戲,還有半個是電子商務。其實不然,網際網路發展到現階段,隨著硬體和軟體日新月異的迅猛發展,運營商們藉助不同的網絡技術深度挖掘網際網路應用的潛力。網絡運作模式也正在推陳出新,運營商們都在不斷豐富自己的盈利模式,如何進一步整合併提升是他們眼下在共同考慮的問題。
從依靠渠道和產品盈利向整合平臺盈利模式的轉變
渠道和產品盈利的網絡公司通過渠道的搭建和產品銷售,在銷售過程中獲得收入。而整合平臺化模式則是通過整合平臺向需求者(用戶下載,廣告客戶)收取一定費用,平臺鏈上的渠道者、內容商共同分享利益。現在的APP STORE和安卓就是很典型的平臺化例子,每個下載收費軟體的用戶,都必須支付費用,而平臺方與開發商共同分成。
新的盈利模式層出不窮,更為關鍵的是把握機遇,分享轉變帶來的機遇。
新機遇,網絡應用受熱捧
縱觀國內外網際網路發展趨勢,時下最炙手可熱的當屬網絡應用平臺,已經成為網際網路掘金的新趨勢。
在移動互聯應用領域,美國蘋果公司早已有了自己的應用開放平臺APP STORE,目前收入已高達42億美元,佔有率達到 99.4%。值得一提的是,在上線24小時後,Mac應用程式商店的下載量已經達到100萬次。
在主流媒體應用領域,《紐約時報》近日向其他出版商開放一款名為「出版引擎」應用平臺,該平臺將允許出版商在iPad以及iPhone上開發他們自己的應用程式。出版商將一次性支付給《紐約時報》平臺使用執照費用以及每月維護費,而應用軟體所產生的廣告以及發行所得收入將歸出版商所有。
在移動網際網路領域,中國移動率先搭建起應用開放平臺——移動應用商城(Mobile Market),註冊開發商近10萬家。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也及時跟進,出臺了相應的應對策略。
新價值,全平臺孕育新商機
互聯應用平臺並非新「蛋糕」,事實上,美國蘋果公司早已將這種銷售平臺模式經營得有聲有色,而谷歌、微軟、諾基亞、三星、LG、黑莓等也都紛紛效仿。但是,這些都只是單純的終端廠商或網際網路公司,以平臺運營商的角色布局網絡應用平臺,僅僅局限於自己的發展領域,缺少全平臺的發展眼光。
在國內,緊盯「全平臺」形勢的是網際網路巨頭騰訊等公司。據了解,在網際網路行業素有旗手之稱的騰訊已經將手機騰訊網軟體中心升級為全方位多平臺的網絡應用中心,為用戶提供便捷的一站式軟體挑選、下載、管理、更新、評價服務;為第三方軟體商提供可靠、方便、快捷、高效的軟體發布、銷售和推廣平臺。
與蘋果應用商店、電信業運營商的應用商店的市場定位不同,騰訊應用中心走的是一條全平臺、多終端、深合作的全面開放路線。騰訊應用中心其發展的關鍵並不僅僅在於自身建設,而在於對整合產業鏈能力的發掘,中國軟體業已經很發達,開設軟體應用平臺能聚合整個行業的優勢力量。
毋庸置疑,全平臺即將成為網絡應用的大勢所趨,所帶來的全新價值生態鏈,足以讓人產生無限的遐想。它既能在第一時間為用戶提供優質、安全的網絡應用,豐富用戶的移動生活。也能將開發者應用和內部軟體應用結合更加緊密,形成健康、活躍、共贏的移動應用產業鏈。更能讓廣告主實現廣告資源投放整合優化、精準投放,並逐步實現收益最大化。
網絡應用平臺化,已成不爭的新趨勢,必將掀起移動網際網路投資的新浪潮,把握新趨勢才能掌控新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