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自由的初中作文
2025-03-14 18:10:25
有人說,人類的殘疾就在於沒有可以自由飛翔的翅膀。小編收集了有關自由的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自由
鳥只有在遼闊的天空中才能盡情地翱翔;魚只有在深邃的江河才能歡快地遊弋;雄師只有在一望無垠的平原才會充分顯示颯爽的英姿。人,更需要自由。人只有在自由的條件下才會有安寧的生活,一切的理想、抱負只有在自由的前提下才得以實現。人,擁有自由,才有可能獲得幸福。自由甚至比生命還重要,它是一種境界,一種追求的目標。世間所有的生命都渴望自由,尤其是人,那是精神世界存在的條件之一。
所有的人都渴望被尊重,所有的人都有被尊重的權利,人生來就是平等的,大家遵循的制度、受到的待遇也應是平等的。在舊時社會,許許多多的人都受不到應有的平等待遇,甚至會因無法改變的出身等因素被降低人格。對於這些不公的制度,總會有人勇敢地反對。他們是值得稱讚的,因為他們懂得如何去捍衛自己的人格和尊嚴。人們嚮往和平,嚮往愛,嚮往人與人之間美好和諧的關係。於是,越來越多的人們做到了博愛。時常可以看到,在失學少年、貧困家庭的捐款箱前,總有一隻只溫暖的手將一份份的關懷、愛心投入其中;在今年「非典」蔓延時,總有一個個白衣天使不顧自身安危,盡力搶救著病人。許許多多的人能將溫暖和愛給予毫無血緣關係、素昧平生的需要幫助的人,這是善良、博愛的表現,是美的體現。完全達到自由、平等、博愛的社會也許只能出現在理想之中。但人們能夠力所能及地朝這個目標發展。也許,這存在著很多困難,但若擁有堅定的決心和不畏強權的勇氣,這一天始終會到來。
19世紀英國浪漫主義詩人雪萊在13歲的時候進了伊頓貴族子弟學校。在這所學校,剛入校的新生要像奴隸似的給高年級學生鋪被、提水、擦皮鞋、刷衣服,沒有一點尊嚴。若是誰不肯,就要受到攻擊。嚴酷無情的學校,和生性渴望自由、美好的雪萊格格不入,他堅決表示決不給學長們做奴隸。學長們就常常迫害雪萊,有一次將他打了一頓,還撕破了他心愛的詩集。然而,拳頭戰勝不了他,雪萊發下了誓言:「我發誓,我一定盡我最大的力量,做到理智、公正、自由。我發誓,決不與自私自利、有權有勢之輩同流合汙,甚至也決不以沉默來與他們變相地同流合汙。我發誓,要把我的一生獻給美……」
在三色旗中,藍色表示自由,白色表示平等,紅色表示博愛。這一面旗幟,這三種顏色,象徵著人們對美的無限渴望和追求。
第二篇:自由
世界上除了生命,什麼最重要?金錢?權力?地位?都不是,它是自由。沒有了自由,就像一隻被束縛在鐵籠子裡的小鳥,惶惶不可終日,只能徒勞地等死,任人擺布。
周末,我和同窗袁嘉寧去同學馬陽家玩,做了一些作業後,我們就迫不及待地在馬陽家「鬧騰」開了。我們先玩起了「跳格子」,馬陽在地上畫了十個格子我們開心地跳來跳去。後來,我們又想出了新招,找來馬陽的跳球(把腳踩在兩端,可以蹦來蹦去),看誰能跳到最後。我們玩得很盡興,這時,馬陽的媽媽突然喊了一聲:「快來看,有一隻松鼠!」天哪,有一隻松鼠!
從來沒有見過松鼠的我立刻扔下跳球去看松鼠。「哎呀,跑了!」順著馬陽媽媽手指著的方向,只見一隻老鼠般大小、小而矯健的身影一閃而過。「真的是松鼠嗎?不會是老鼠吧?」我半信半疑地問馬陽的媽媽。她說「是松鼠」,又叫馬陽把門關了,這樣松鼠就跑不出去了。「抓松鼠!抓松鼠!」我們大聲喊叫著。馬陽的舅舅聞聲趕來,「在哪兒呢?」他問。馬陽的弟弟指給他看。
他知道後,馬上挽起手腕,撲了過去,小松鼠似乎是受不了這麼多人的驚嚇,蜷縮在角落裡,一眨眼的工夫,一隻毛茸茸的小東西就到了他手上,並把它關進了籠子。我們圍起來一看,興奮了,真的是松鼠!只見這只可愛的小東西渾身棕灰色,有兩條顯而易見的黑色條紋,小小的耳朵幾乎看不見,小爪子牢牢抓著籠子,正害怕地渾身發抖,盯著我們看呢!馬陽扔進去一些牛肉乾。
小東西先愣愣地看著我們,並不吃,後來因為實在是餓了,用前爪捧著牛肉乾,大口大口吃了起來,全身蠕動了起來,從後面看,就仿佛是一團肉球在滾動,真可愛。就這樣單純地望著小松鼠,竟也會感到無上的快樂。我們逗它玩,不停地給它吃東西,可是小松鼠並不快樂。它不停碰撞著籠子,掙扎著,一分一秒都不歇息地跑來跑去,妄想跑出這個籠子。後來,它累了,總算安靜了下來。
它望著我的時候,眼神很迷惘。我惶恐地望著它,它過於安靜的眼裡寫的是要掙脫嗎?很扭曲,很矛盾。正如一般總以為自己是最強悍的人,往往是最脆弱的,我突然有一种放開它的衝動,它那渴望自由的眼睛裡寫滿了悲哀。我去問馬陽,她卻不屑地笑笑,說:「我怎麼不覺得它可憐?」問袁嘉寧,回答也是如此。她們是不懂得動物悲哀的人,她們不知道什麼是自由,失去了自由是什麼滋味,她們不懂。愛,就是放它走,給它自由。
第三篇:自由
魚說:自由自在,遨遊水底,即為價值所在。鷹說:展翅高翔,與天同高,即為價值所在。佛說:掃淨心室,隱忍寬容,即為價值所在。而我說:獻出芬芳,貢獻才智,實為價值所在!
固然,自由自在的一生是有價值的一生,然而,高呼「我要在烈火和熱血中得到永生」的葉挺,雖身陷牢獄,喪失自由,卻一生閃爍光芒!登臨人生顛峰的一生或許是有價值的一生,但誰又能否認三尺講臺上默默耕耘的園丁們價值永存呢?急遊於古今史河,穿梭於自然社會,我仔細搜尋,終於,我揭開了價值的神秘面紗:獻出芬芳,收穫價值!
贏雪一段香的梅花是有價值的,那是因為寂寥天宇之中,它為人間奉獻清香撲鼻;枝枝頂立的竹是有價值的,那是因為百花取寵之際,它為志士樹立崢崢氣節;幽香撲鼻的菊是有價值的,那是由於花萎蟲匿之時,它為人類獻上淡雅閒逸……是的,即使梅花枯萎、綠竹倒地、菊花掩去容顏,它們仍然價值永住,那是因為在人世間,它們將自己的至美、至純無私奉獻。
它們的生既成就了自己,更幫助了別人。寂廖北海之畔,蘇武在靜靜地獨自牧羊。他以天地為家,以羊為伴,將自己的一片赤誠毫無保留地獻給了大漢的子民,獻給了他所深深眷戀的大漢山河。風頭浪尖之中,鄭和勇敢地乘風破浪;茫茫大海之中,鄭和雙眼堅定地注視前方。
他將自己的赤誠熱情虔誠地獻給了祖國母親;將自己的勇敢、睿智無私地獻給了充滿誘惑的海洋。槍林彈雨之中,張自忠在中彈倒下的一瞬依然大呼「殺敵報國」。他將自己的勇猛、忠誠真誠地獻給滿面瘡痍的華夏大地。
翻開泛黃的歷史,他們的名字在浩浩湯湯的史河中熠熠生輝:蘇武在奉獻中,在那脫了毛的漢節中,實現了一個忠臣的價值;鄭和在貢獻中,在那溝通亞非的水上大動脈中,升華了一個航海先驅的價值;張自忠也在獻身中,在至死不忘報國的氣節中,塑造了一個軍人楷模的價值。
於是,在古今的交匯路口,我徹悟:獻出芬芳,收穫價值。我滿懷信心地踏上了當代社會,然而在物質充盈的今天,眼前的一幕幕卻令我瞠目結舌:身陷泥淖中的汽車在路人視而不見的眼神中久久「趴」地;工廠中有待修理的機器在工人們「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理下徹底「退休」;流浪乞討人員在無情川行的人流前默默忍受饑寒折磨……
這些社會上的黑暗面與我們這個欣欣向榮的社會是那樣得不協調。走在其中,我為那被某些人拋至腦後的奉獻精神痛心,但我未嘗泯滅希望,我振臂高呼:貢獻芬芳,收穫價值!我要順著古往今來的奉獻之士開闢的道路義無返顧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