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的冷知識介紹:「乞巧節」如何「乞巧」
2025-07-03 17:37:10
眾所周知,七夕是個情人節,在中國從古至今都是一個無比浪漫的節日,古時候就有牛郎織女相會。在現在更是情人們的重大節日,懂得一些七夕的知識也能讓節日過得更加豐富多彩,其中七夕也有許多冷知識需要了解。
「乞巧節」如何「乞巧」
說到七夕「乞巧」的主題,比較流行的遊戲有穿針乞巧、喜蛛應巧等等。穿針乞巧始於漢,在後世特別流行。《西京雜記》說:「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具習之。」還有一種方法是「浮針取巧」。據書中記載,在古時候女孩子們在七夕節的前一天,會提前放一盆臉在自家的院中,翌日水面會留有浮塵。然後女孩子們會把自己精心準備的針線放進去,等到太陽出現後,觀察針的投影。
七夕節有什麼美食
【酥糖】在我國一些地方的糕點鋪,這一天還要製作一些織女形象的酥糖,俗稱「巧人」「巧酥」,稱為「送巧人」,民間認為,吃了這種「酥糖」的人會變得心靈手巧。
【巧巧飯】在我國山東,這一天要吃巧巧飯,乞巧的風俗十分有趣:七個要好的姑娘集糧集菜包餃子,把一枚銅錢、一根針和一個紅棗分別包到三個水餃裡,乞巧活動以後,她們聚在一起吃水餃,傳說吃到錢的有福,吃到針的手巧,吃到棗的早婚。
七夕經典文章賞析
《詩經·小雅》中有一首詩:
或以其酒,不認其漿;
鞙鞙佩璲,不認其長。
維天有漢,鑑亦有光;
跤彼織女,終日七襄。
雖則七襄,不成服章;
睨彼牽牛,不認服箱。
東有啟明,西有長庚,
有救天畢,載施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