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節氣的主要特點是什麼,(氣候進入深秋)
2025-07-18 22:29:11
秋分秋分,是屬於二十四節氣中的一種,大家顧名思義也應該知道這是和秋天有關的節氣,是在天氣轉涼的時候的節氣,秋分的到來也暗示著天氣正式開始由夏天的炎熱轉變成秋天的涼爽,那麼秋分節氣的主要特點是什麼呢,有沒有什麼值得講的習俗嗎。
秋分的由來
「鬥指己為秋分,南北兩半球晝夜均分,又適當秋之半,故名也。」太陽黃經為180度,陽曆時間為每年的九月二十二至二十四日。按舊曆說,秋分剛好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點。正如春分一樣,陽光幾乎直射赤道,晝夜時間的長短再次相等,可以說秋分是一個相當特殊的日子。從這一天起,陽光直射的位置繼續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開始晝短夜長。《春秋繁錄》中記載:「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在天文學上,則把秋分作為夏季的結束和秋季的開始。
秋分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秋分時節,我國大部分地區已經進入涼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氣與逐漸衰減的暖溼空氣相遇,產生一次次的降水,氣溫也一次次地下降。正如人們常所說的那樣,已經到了「一場秋雨一場寒」的時候,但秋分之後的日降水量不會很大。此時,南、北方的田間耕作各有不同。
在我國的華北地區有農諺說:「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諺語中明確規定了該地區播種冬小麥的時間;而「秋分天氣白雲來,處處好歌好稻栽」則反映出江南地區播種水稻的時間。此外,勞動人民對秋分節氣的禁忌也總結成諺語,如「秋分只怕雷電閃,多來米價貴如何」。
秋分時節有哪些習俗
吃秋菜
在嶺南地區,昔日四邑(現在加上鶴山為五邑)的開平蒼城鎮的謝姓,有個不成節的習俗,叫做「秋分吃秋菜」。「秋菜」是一種野莧菜,鄉人稱之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採摘秋菜。在田野中搜尋時,多見是嫩綠的,細細棵,約有巴掌那樣長短。採回的秋菜一般家裡與魚片「滾湯」,名曰「秋湯」。有順口溜道:「秋湯灌髒,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秋,人們祈求的還是家宅安寧,身壯力健。
秋祭月
據史書載,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拜的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分設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我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蹟。民間的祭月習俗因地區不同儀式各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