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傳說之七郎射夕 驅除不祥迎接祥瑞
2025-07-19 17:17:21
我們兒時最喜歡聽些傳說,因為這些傳說總充滿了神奇的色彩,因為這些傳說發生的環境什麼的又是我們切身能體驗的,所以我們會對這些有很深的代入感。就比如說除夕的歲會在晚上把小孩子吃掉之類的,總會讓我們在當時心驚膽戰。
七郎射夕
很久以前,有一個妖怪叫「夕」。這傢伙專門害人,特別是看見哪家有漂亮的女孩,晚上就要去糟蹋她。而後還要把女孩吃了才甘心。老百姓對它恨得要死,但又沒有辦法。一天晚上「夕」果然來了,他剛闖進一戶人家就被發現了。這家人馬上敲起了盆盆罐罐,這家一敲,整個鎮子也跟著敲起來了。「夕」嚇得四處亂跑,結果被七郎看見了。七郎放出獵狗去咬他,「夕」就跟七郎和狗打了起來。人們一聽外頭殺起來了,都拿起東西敲得震天響。這時「夕」有點鬥不過,所以就開始逃跑,不過,獵犬直接就咬住了他的腿,七郎藉此機會就將其除去,給人們驅除了災難。
傳說的寓意
從此以後,人們都是紛紛把臘月三十這天都是叫做除夕。為了紀念這個日子,人們就會放鞭炮讓家裡面熱鬧起來,這樣就能去除邪惡了,又有著迎接幸福祥瑞的寓意。除夕是「年」的最後一天,也就是春節的前一天,除夕,在國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義的,是漢字文化圈國家以及世界各地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
除夕的由來
除夕作為年尾的節日,源自上古時代歲末除舊布新、祭祀祖先風俗。最早提及「除夕」這一名稱的,是西晉周處撰著的地方風物誌《風土記》。後又稱除夕的前一天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為大除,即大年夜。另據《呂氏春秋·季冬記》中說,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擊鼓的方法來驅逐「疫癧之鬼」,每年將盡的時候要舉行「大儺」的儀式,用擊鼓的方式來驅除邪惡,幫助我們趕除鬼,從而能夠迎接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