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立秋晚立秋的說法 早晚立秋氣候特點
2025-07-02 07:46:10
24個節氣都24個節氣的氣候特點,立秋作為進入秋天的第一個節氣,在氣候特點上也會有所不同。在古時候更是有早立秋晚立秋兩種說法,兩種立秋所帶來的氣候特點也不一樣。那麼早晚立秋究竟有何不同說法呢?
早立秋晚立秋的說法
由於陰曆陽曆立秋時間的不同就導致了有早立秋晚立秋的說法,在陽曆上立秋的時間比較固定,都是在每年的8月7日或8日,但是在陰曆上就有可能差很多。以陰曆7月為參照物,如果立秋時還沒有進入到陰曆7月,那麼就稱之為早立秋;反之,若已經進入到陰曆7月,就稱之為晚立秋。民間有「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的說法,說的是如果立秋時間在上午,則天氣涼爽;立秋時間若在下午以後,天氣就還要熱上一陣。
早晚立秋有什麼區別
立秋早晚是指農曆上立秋的早晚,而不是早上和晚上,立秋是根據氣候平均溫度劃分季節的標準,必須是連續5天的平均溫度在22℃以下才算是秋天。因此若按這個標準來看,中國每個地方的立秋時間都不同了,同一個地區為標準,當立秋這一天較往常來得早一些,就說明天氣更加涼爽,而來得晚一些,就說明比較熱。
立秋的氣候特點什麼樣
中國地域遼闊,雖各地氣候有差別,但此時大部分地區仍未進入秋天氣候,況且每年大熱三伏天的末伏還在立秋後第3日。早晚涼爽中午仍有餘熱「立秋」到了,但立秋並不代表著秋天就到了,在一段時間內還是比較炎熱的。立秋之後仍有一「伏」,「秋老虎」依然存在。秋來最早的黑龍江和新疆北部地區也要到8月中旬入秋,一般年份裡,首都北京9月初開始秋風送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