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媽為何鍾情廣場舞?
2025-07-03 09:59:08
廣場舞並非現代社區的必然產物。大型公開集體舞蹈的參與者從中獲得了儀式感,並藉此獲得集體身份。所以各種「廣場舞」不是僅僅是娛樂和藝術,而是組織資源和動員工具。
從廣場舞中得到歸屬感和集體身份
英國著名的經濟學人有一篇名為《拯救中國跳舞大媽》的報導,文中說,在中國大量的人,尤其是大齡女性,在城市公共場所跳舞越來越常見。早上跟傍晚,她們開著揚聲器,在公園裡或者廣場上練習跳舞,談天說地,還帶點炫耀的成分。
中國社會日趨老齡化,人老了之後該幹什麼?大媽跳舞,除了身體鍛鍊之外,也在滿足其他一些需要,比如歸屬感。老一代人多屬「單位人」,在退休之後發自本能地覺得自己需要歸屬於一個群體,被人關注,被人需要,被人關心。在廣場舞中,她們不僅興趣相投,更重要的是結成了一個集體。
廣場舞的「前世今生」
其實,廣場舞並非現代社區的必然產物,廣場舞之風早在20世紀80年代以及90年代就已興起。只是那時的廣場舞為「交際舞」、「迪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