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之前一定要掃塵 你有這個習慣嗎
2025-06-20 15:51:11
說到掃塵,大家可能有所陌生,但做衛生肯定不陌生,所為掃塵就是在大年三十的時候需要掃屋,把房子裡裡裡外外的衛生都處理一遍,乾乾淨淨的過大年,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 統統掃出門,寄託了中華民族一種闢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掃塵簡介
掃塵,又稱掃屋、掃房、除塵、除殘、撣塵、打埃塵等,是中國民間過年傳統習俗之一。年前忙年主要是以除舊布新為活動主題,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南方稱「掃屋」,北方稱「掃房」。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 統統掃出門,寄託了中華民族一種闢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民謠說:「二十四,掃塵日。」此日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撣拂塵垢蛛網,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疏浚明渠暗溝。
掃塵象徵著什麼
年尾廿三,廿四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準備。民間將年尾廿三/廿四稱為掃塵日。每逢春節來臨,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按中國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迎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掃塵日的習俗由來
農曆臘月二十三這是神明歸天的日子,人間只有一些值日神及地主等小神看顧秩序;漢族民間又以為神明上天之後,須等到第二年的初四晚,方才回凡人間;於是便有傳說,這時間內,即使翻轉屋子也不必顧慮任何細節,利用這一天搬移物件或砂塵亂飛更不怕衝犯家中神明。遠古時代的人規定,這一天是大掃除日。在東南亞地區,大多數華裔來自閩廣兩省,受當地民間習俗的影響,所以東南亞地區的華裔一般都把24日看作「送灶」和「掃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