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為什麼叫冬至,冬至節的來歷
2025-07-21 04:12:10
中國人最喜歡過節,在世界上都有著熱情好客的好名聲,所以從古時候開始便有著一個又一個的節日,大的節日有春節中秋節等等,但是在民間也有著很多小節日,比如二十四節氣,對於民間的很多人來說每一個節氣都代表著一個小節日,那麼這些節氣是怎麼來的有著什麼來歷呢。
冬至為什麼叫冬至
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冬至這天,太陽運行至黃經270°(冬至點),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南端,
冬至
太陽幾乎直射南回歸線(又稱為冬至線),陽光對北半球最為傾斜。因此,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並且越往北白晝越短。對北半球各地而言,冬至也是全年正午太陽高度最低的一天。就北京市區來說,冬至這天白晝僅有9小時20分,而正午太陽高度也僅有26°42『。冬至這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陽輻射最少,比南半球少了約50%。冬至節屆即一陽生,新歲實始。《載敬堂集》載「夏盡秋分日,春生冬至時」,冬至節,春之先聲也。冬至過後,夜空星象則完全換成冬季星空,並且從今天起開始「進九」。而此時的南半球正值酷熱的盛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