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三十守歲 過年守歲的由來
2025-07-08 12:27:10
每一年的大年三十都是一年當中的除夕夜,這一天有許多的傳統活動在進行,為了使春節更加的喜慶,在這一天人們也有守歲的傳統,那麼過年守歲的傳統又有何由來呢?我們去了解傳統文化的知識也能讓我們更好地過好春節。
過年三十要守歲
春節守歲是漢族傳統的年俗,最早的守歲記載是從西晉開始的,距今已經有一千六百多年了。守歲一般從吃年夜飯就開始了,有些人家吃年夜飯要一直吃到深夜,吃完飯後還要擺上瓜果闔家暢談。人們一夜不睡從年三十晚上一直守到年初一,熬夜迎來新年的到來。守歲也是有講究的,年長者守歲是辭舊迎新,一年又一年寓意長壽安康。年幼的人守歲也是對長輩的祝福,希望延長父母的壽命。守歲是我們對舊一年的依依不捨,也是對新一年即將到來的殷切期盼。
過年守歲的由來
過年守歲是關於驅趕年獸的故事由來。相傳年獸會在三十晚上出來傷害牲畜傷害人命,因此人們就在年三十的時候整夜不睡覺以應對年獸的災害,後來人們發現年獸害怕火光、爆竹的聲音還有大片的紅色,於是就在年三十晚上熬年,燈火整夜不散放爆竹用來驅趕年獸。久而久之就有了過年守歲的習俗了。
如何守歲最好
除夕節守歲一家人要團聚在一起,圍坐一圈,中間擺放上瓜子、糖果,茶點,一家人一邊說話閒談,一邊互相恭祝新年,還可以一起做一些遊戲,增進家人之間的感情。守歲時,有些地方也會在家中供奉一份飯,寓意為「隔年飯」,祈求年年有剩飯,永遠也不餓肚子。隔年飯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蒸煮,被稱為「二米飯子」,黃黃的小米被認為是金飯,白白的大米被認為是銀飯,都是寓意來年財源廣進,物質豐厚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