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2022年大年三十將消失 朔望月變化有影響
2025-07-08 11:45:11
眾所周知,每一年春節的前一天,也就是大年三十被稱為除夕夜。但是按照日期上來看2022年的大年三十即將消失,這是為何呢?每一年的春節都是全國人民十分重視的一個節日,所以有許多的準備事項需要在大年三十就開始進行,去了解年三十的具體時間也好做好更充分的準備。
2022年沒有大年三十嗎
2022年沒有大年三十,除夕在二十九。我國農曆中的月是按月亮盈虧圓缺變化的周期安排的,稱之為「朔望月」。一個朔望月的平均長度為29天12小時44分鐘(29.5306天),並非整數,而一個月的天數要用整數表示,因此有時是小月、29天,有時是大月、30天。同時,為了保證農曆每月的初一必須是朔日,所以大小月的安排也不是固定的,這需要通過科學推算加以確定。
年二十九除夕的說法
十裡不同俗,具體講究要看你所在地區的規定。年三十就是大家所指的除夕,但由於除夕並不是就固定在臘月三十這一天,所以並沒什麼太大的忌諱,不過由於各個地區的風俗習慣不一樣,所以具體的還是要依據你所在地區的規定來看。但如果某一年的臘月初一與下一年度的正月初一之間恰逢小月,那就沒有年三十了。
除夕的傳統風俗
春聯和年畫,春聯、年畫都起源於上古時代的驅鬼習俗。漢魏六朝時代,每至春節,家家戶戶都在門前立桃人,畫神荼、鬱壘驅鬼。後來發展為門神年畫。生旺火,新年來到時,在院子裡點燃火把、火堆、或炭火盆,在古代稱為「庭燎」「燒火盆」「旺相」,現代民間稱為「生旺火」或「點發寶柴」。